
温氏、牧原、双汇、新希望……这 13 家农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强!
【摘要】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发展第三产业和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工作创新,完善配套措施,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面对乡村旅游这一巨大的市场,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存在基础不牢、创意不够、特色不足、结合不紧、覆盖不广、品牌不响等诸多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推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要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上做文章,以文创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找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着力点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两个不同产业的碰撞,必须找准着眼点和立足点,实现精准融合。乡村旅游具有地域属性和资源属性,是文化创意的土壤,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必须以文化创意为手段,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体现文化创意的价值。目前,乡村旅游侧重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古迹等地域资源吸引游客,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够。固有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的母体,历史古迹、名人故居、影视拍摄点、特色人文聚集区、历史事件发生地等都可以成为文化创意的活载体,各地可以通过创意手段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比如,河北铁花村、剪纸村、陕西的泥塑村、四川绵竹的年画村等,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加上独特的创意,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乡村旅游产品、市场、组织方面的拓展和延伸。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创新的优势,将文化创意理念、模式、智慧融入乡村旅游开发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一是促进产品融合。积极推进“创意+产品开发”模式,结合乡村旅游中的绿色生态、乡村文化、建筑艺术、生活方式、农业园艺等多种元素,利用创意形式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体验感。随着城市的大力开发建设及带来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城市居民开始向往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通过创意开发,可以使这些元素从静态的低层次旅游产品向高层次立体化旅游产品升级,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二是促进市场融合。文化创意融入乡村旅游产业能够扩大传统乡村旅游市场,通过结合其区位特点和周边人群结构,合理划定目标人群,针对可能的目标人群,提供符合其消费习惯的产品。比如,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出文化创意产品,要开发青少年喜爱的配套服务设施,如游戏、娱乐设施等。三要促进营销融合。扩大市场需要对应的营销思路,要改变乡村旅游传统营销思路,在巩固乡村旅游植入式、体验式、互动式等销售手段基础上,抓住潜在客源的兴趣点,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移动客户端,以及将广告植入影视作品、出版物、休闲娱乐活动等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宣传地域文化,打造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还没有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少数乡村旅游项目虽融合了文化创意产业,但融合度较低,表现为文化创意产品在乡村旅游领域中的种类较为单一,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有待加强。
要通过深度融合发挥好文化创意产业对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一要建立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园。文化创意产业一般以园区形式聚集化、规模化发展,这样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完善,降低产品运营的成本。乡村旅游作为地域色彩浓厚的特色旅游项目,迎合了文化创意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是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我们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谋划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园区,以规模化、规范化的产业格局发挥行业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和知名度,打造乡旅精品。二要强化创新能力。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缺乏创新,文创产业难以持续发展。我们要不断推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体现层次感的文创产品,为乡村旅游产业注入生机活力。三要发挥科技优势。科技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影像技术、3D打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文创产业创新创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多形象逼真、现场模拟感强、关联度高、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从而增强消费者现场体验。
完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配套措施
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满足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感觉到物有所值,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和认同度,不断巩固老客源、扩大新客源。首先,增强消费者体验感。体验是消费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对消费品的直观感受,直接影响对消费品的满意度。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体验偏好,老年人比较倾向于优雅安静的环境,中青年对文化和休闲更感兴趣,而青少年则喜欢游乐设施和美食。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出不同的文化创意主题,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其次,增强消费者舒适感。要合理设置除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之外的配套设施,提高消费者旅游的便利性。基础设施不健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要从细节处着手,包括垃圾桶位置、厕所位置、马桶个数、道路宽窄、路标提醒、路面平整度、树种搭配等,都要结合参观路线进行规划。最后,增强消费者融入感。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旅游是放松心情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单纯的观景式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我们应创新旅游形式,让消费者参与到旅游过程中,比如,在情景剧中扮演角色、表演才艺、开展竞技活动、体验虚拟场景,等等。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属于朝阳产业,应从多方面予以扶持,努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强化政府统筹管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涉及到农业、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管理部门,审批繁琐,程序复杂,政府应把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列入扶持对象,明确牵头部门,实施跟踪服务,在行政审批、融资渠道、土地征收、税收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给予适当优惠,帮助企业更好发展。二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的结合,必然会形成人口、资源、资金的集聚,使乡村与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要立足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需求,加快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产业融合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三要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结合地方实际,创建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着力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要大力引进文化创意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与高校、文化机构的对接合作,壮大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夯实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基础。要着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拓展产业链,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厚植文创产业发展的土壤。
【参考文献】
①严海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机制研究》,《中国报业》,2018年第20期。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马建云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