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农领域,产业的次元壁正在被不断打破,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态势在全国层面加强,但是,除了直观的感觉,我国还没有一套指标体系可以监测或评价农村三产融合的水平和现状。
“目前,有关的理论研究为数不多,也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统计数据展开,往往只是通过一些相近的农业经济指标来侧面反映,并没有直接针对三产融合问题的可靠指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明辉在11月20日举行的“农村三产融合:新趋势和新挑战”论坛指出,“事实上,目前关于农村三产融合的统计,严格来说是缺位的。因此,基于已有统计数据而展开的分析研究的结果,或者不是针对三产融合的实际情况,或者存在数据失真。”
界面新闻副总编辑、商学院院长崔宇指出,用大数据研究农村三产融合,某种程度上可以填补这一块空白,更直观地揭示我国三产融合的潜在发展情况。
当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与界面新闻|界面商学院联合发布了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数据研究报告。课题组基于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国村镇地区注册的经营实体数据(数据来源为天眼查),针对其经营范围展开文本分析和内容挖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文本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来揭示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的底层数据。
据钱明辉介绍,报告设计了两种农村三产融合的评价指标,分别是W-融合度和D-融合度。农村三产融合 W-融合度代表了经营实体发生三产融合的数量占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三产融合的广度。D-融合度则是课题组对他们总结的三产融合四种基本模式(内融模式、延伸模式、拓展模式、渗透模式)赋分,并计算累加值,以此来描述农村三产融合的深度。
这两种指标还同时包括了狭义融合度和广义整合度两类。其中,狭义融合度主要反映注册地在我国村镇的涉农经营实体(即经营范围包含第一产业相关目录),其开展三产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水平;广义融合度则主要反映注册地在我国村镇的、且存在开展涉农三产融合可能的经营实体(即也涵盖了经营范围目前不包含第一产业相关目录的经营实体),其开展三产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水平。换句话说,相比狭义融合度,在计算广义融合度时涉及的经营实体所属行业更为广泛。
狭义融合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势头良好。在涉农经营实体中,开展了三产融合的占比自2017年一季度以来平均水平高达91%左右(即狭义W-融合度)。不过,反映涉农经营实体三产融合深度的指标却大大低于三产融合的广度,2017年一季度以来平均水平在55%左右(即狭义D-融合度)。而从广义融合度来看,2019年全国的广义W-融合度和广义D-融合度分别仅为15.2%和8.58%。
基于各省的狭义融合度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的涉农企业在农村三产融合的深度方面排名第一、北京则是在农村三产融合的广度方面排名第一。崔宇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两地本身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在分母效应的作用下融合度水平相对较高,此外,依托于城市资本、技术和人才的都市农业在两地的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
在狭义融合度省级排名中,2019 年,全国农村三产广度的二到十名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海南、吉林、湖南、西藏、江西、山东;全国农村三产融合深度的二到十名依次是北京、天津、湖南、海南、甘肃、福建、山西、江西、浙江。
“整体而言,我国大部分省市农村三产狭义W-融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有20个省市的农村三产狭义W-融合度达90%以上,”钱明辉说,“在五种农村三产融合模式中,复合模式对狭义W-融合度的贡献度最高,达到61.08%,内融模式的贡献度最低1.52%。”
针对经营实体的实际业务范围和其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可能并一致的问题,崔宇表示,尽管二者不完全一致,但企业登记的经营范围也不会与它的实际业务活动完全脱节,还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经营实体当前的业务活动。
对此,报告给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开展第一产业相关业务的经营实体在注册登记时大多有前置审批或后置审批条件,因此经营范围当中如涉及到该类业务的相关词汇,往往是只能在通过前置审批的经营实体当中出现;二是新设立的经营实体在注册登记填报经营范围时,受到工商营业执照的版面限制,使得经营范围的文本规模也受到约束,为此经营实体在填报经营范围时需要优先填报主营业务相关的文本表述;三是现行税收政策当中针对某些特定行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若经营实体过度泛化其经营范围,则会存在错失本来可以获得的行业性税收优惠的机会;四是若经营实体经营范围不够聚焦或与其实际经营活动严重脱节,也会导致其在开展市场经营活动时无法在合作伙伴与客户当中形成专业化的认知,错失市场机会。
报告还以连续两年举办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的江苏为例,用上述大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的农村三产融合的现状,结果显示,2019 年,江苏农村三产融合的广度(狭义的W-融合度)为 99.20% ,位居全国前三;复合模式占比为 71.89%。农村三产融合深度(狭义的D-融合度)为 52.49%,2017-2019年,该指标均超过了 50%。
从江苏下辖的县市来看,2019 年江苏三产融合深度(狭义D-融合度)排在前五位的是太仓市、丹阳市、海安市、沛县和宝应县,分别为 90%、90%、86%和72%。
据江苏省农业厅二级巡视员陈飞在“农村三产融合:新趋势和新挑战”论坛上介绍,在江苏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首先,融合企业主体在不断增加。全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7700家,其中国家级77家,是全国第二位。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比例达到3比1。其次,融合载体不断提升,全省有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5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31个,率先在全国开始建设省级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最后,融合模式不断优化。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着力构建用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逐步形成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全省已成立了400多家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各类经营主体3000多个,覆盖优质粮油、绿色蔬菜、规模畜禽等产业,目前向社会公布了100家省级农业化产业联合名录。
本次“农村三产融合:新趋势和新挑战”是11月19-22日在南京举行的2019 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的分论坛之一,由界面新闻|界面商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作为独家学术指导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