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中国区块链第一村!
乡村振兴
  
2021-04-01 19:43:20
[ 导读 ] 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是如何做的?

自古就因酥梨享誉天下的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如今有了一个新的时髦美称——中国区块链第一村。

2020年9月,这里的农民做了一件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都未曾做过的事。将酥梨销售、物流等可信数据搬上了眼下最前沿的区块链平台。自此撬开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基于可信数据资产开展农村金融的口子,信用良好的农民可以借此获得银行无抵押贷款。

对良梨镇基于区块链去打造乡村振兴样本的这次尝试,砀山县良梨镇党委书记刘建是这么说的:“一步慢步步慢,如果不借助一些先进的理念,如何拼市场,如何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当然,结果也没有让良梨镇的农民失望。平台上线仅仅两个月后,农行安徽分行就实现放款1300万元,当地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在村里里铺开,农民从不知道到一知半解,再到有所触动,刘建眼里的良梨镇正在发生着新的业态变化。良梨镇和区块链发生的化学反应并非孤例。

拥有全球最多区块链专利数的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蚂蚁链涉农业务量增长超过12倍,其中农产品溯源同比增长近7倍。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鲜区块链,“上链”正在成为农村地区“触网”之后的新选择。

1、农村涌现“上链潮”

区块链不是无本之木,它的落地必须依托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动的背景下,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网络比例均超过98%,2020年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5.9%。在农村开展数字化发展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

在砀山县良梨镇,正是因为当地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电商销售模式,区块链才有了快速落地的基础。砀山县盛产山梨,素有“世界梨都”“水果之乡”之誉,它还是全国最早一批做电商的地方。公开信息显示,砀山县拥有电商企业1300多家,网店和微商5万家,10万多人从事相关产业。2019年,砀山县网络销售农产品高达46.7亿元,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其中,酥梨占半壁江山。

电商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贸易数据在网络中流转,成为最有挖掘潜力的数据资产。引入区块链之后,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解决商户与银行之间的信任问题。当地农户的每一单交易、物流数据都会在链上留存记录,成为不可篡改的信用凭证,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基于链上的流转信息来精准助贷,降低农村金融的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

区块链的加入,拉平了产、供、销的多方协作关系,为大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思路。刘建说:“区块链就是电商进农村的高级版本,一定会给我们这个地方的业态带来新的变化。

”在砀山县四五百公里外的江苏省金湖县,当地农民发现的则是区块链的另一大妙用。

2020年12月,金湖县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依托,把土地的经营流转信息搬上区块链,并通过引入银行机构进行链上助农贷款发放,打造了农村产权“区块链+交易鉴证+抵押登记+他项权证”抵押融资链条,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模式创新。

除安徽砀山和江苏金湖外,在江西、辽宁、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全国其他地方的农村,还先后出现了 “区块链+数字村务”、“区块链+农业IoT”、“区块链+食品安全”等各种模式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和互联网兴起时从沿海向内地东风西渐梯度发展不同,这一次“农村上链”是东中西部同时兴起,没有明显的地理梯度。各地都充分利用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形成 “区块链+”的地域特色。

2、一把钥匙开多把锁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卞靖对记者表示:“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交易成本过高,导致各类要素难以被有效激活,经济活力不足。

而相较于其他互联网技术,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开放透明、去中心化等特点,在与产业的结合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该产业的交易成本,这正是农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他判断,“农村上链”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大趋势。

从实际情形来看,区块链也正在各种场景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农民去解决农业产业链上一些传统顽疾。郭盛华是江西省遂川县的一名返乡创业者,“科技+农业”是首选赛道。

去年,他经营的蜜柚种植区开始用上区块链物联网设备,果子的生长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并上传至区块链平台。消费者埋单了,好果子撕掉了薄利多销的标签,实现了优质优价的定位。

“区块链的运营,给井冈蜜柚产业确定了一个高端产品的标杆,从品质、外观、重量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标准要求。”郭盛华说,“这样就倒逼着我们果农按照标准化生产种植井冈蜜柚。通过施用有机肥、树干定型、剪枝疏通、采光通风、套袋、疏果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产量的同时更保证每一个果的品质。”

徐选邦是江苏金湖县塔集镇施尖村的村书记,“全国首笔区块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就落在他们村。

多年以来,农民要贷款,就要找担保。此外,贷款手续复杂,仅抵押登记一项,就需要经过流转见证、贷款申请、贷前审查、申请登记、村委会审核确认、复审确认等流程。“这极大牵扯了我们的精力”,徐选邦直言,农民办得难也耗不起。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土地经营流转涉及到的产权、合同、登记等信息利用区块链进行储存,这样一来,农户可以在线发起贷款申请,金融机构通过链上存证、流转数据进行核验,快速完成链上助农贷款发放。

施尖村村民高字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用235亩和280亩两宗土地经营权,共获得了36万元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完成仅花了半天时间,而在过去,同样的流程需要一个月。

在和砀山县良梨镇党委书记刘建交流时他说,过去,很多的数字化服务都致力于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区块链真正解决的是市场和群众直接对接“直接进家门”的问题。虽然他没有直接去提及“信任”这个词,但是“直接进家门”就是对应着从生产端到销费者端的信任。

眼下,刘建正琢磨着在镇里建一个“上链园”,作为一个实验站来把更多的产业装进去。如: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绿色电商、体育康养的融合上链就是他想进一步做的。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研究与规划处副研究员康春鹏表示:“区块链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空间巨大,发展潜力巨大,要把区块链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作为新基建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

3、好经也要防止念歪

区块链作为可以有效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新技术,给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监管等各个环节均带来巨大变化。而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业农村数字化、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划重点,区块链被认为在农村迎来了最佳发展窗口。

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表示,区块链的核心能力在于链接产业,在数字经济中“修路”。当区块链与产业链接后,可以实现数字资产在平台上更好的流转和交换

过去很多的数字化协作是断裂的;未来,“路”修好了,产业就可以繁荣了。不过,在区块链与农业产业加速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其存在的风险。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研究与规划处副研究员康春鹏提醒,要避免“一链解千愁”的错误认识。

他建议,要秉承审慎监管的原则,尽快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引导,要防止把区块链的泡沫吹到农村,阻碍农业信息化发展,特别是要防止以区块链为噱头的数字货币进入农村开展非法集资,损害农民利益。要加快推动政府开展区块链在农业农村中的试点示范工作,以防基层因为不懂区块链而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弯路走错路。

乡村振兴也讲内生动力。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刘建深知“人”的重要性,这也是很多农村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的通病。“区块链+农业”是当下的大趋势,但是如果“人”的思想跟不上,一切都像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村镇干部水平能力得跟得上,群众思得跟着干部一块转,单位部门必须经常性的去研究田间地头,研究农村到底缺少什么,群众需要什么。而专业的技术人也应该深入到田间地头,而不是深入到会场去。”

来源:半月谈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