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编者按:受四川省区块链行业协会委托,我司编撰了《数字乡村——农业产业链信息化观察》行业深度报告,并于2022年7月1日在《信链·观察》第九期正式发布。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遥感气象等信息技术也不断的往民生产业推广应用。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力点。农业产业链信息化要解决农业产业从农业种源(制种与试验)、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收、农产品粗深加工、农产品仓储与冷链物流、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销售(大宗和零售)、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金融保险、农业技能培训等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赋能工作。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化(智慧农业)建设,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源,为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发展做好农业产业数字基座。
本期“信链·观察”专刊将以农业产业链信息化为主题,分析研究县域乡村经济(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农业产业链由传统转向数字化,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探讨发展方向,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示范方向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一) 产业定位
我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竞争战略的首要问题。一方面粮食供给面临人口与社会发展刚性需求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粮食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在不能过多依靠增加投入要素来提高单产,并且耕地面积总量有限甚至可能减少的情况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发展导向,根本出路在于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现代化之路。
从全球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一般认为农业产值占整个GDP 的10%是国民经济的转折点,将迎来现代农业的加速发展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占GDP比重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2013年首次降到10%以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正在引领和支撑世界农业格局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革,农业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基本现实,更加决定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现代化是根本性、决定性力量。
(二) 产业发展阶段
我国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物联网试点、数字农业试点、单品产业链信息化试点、数字乡村试点等几大发展阶段,当前农业信息化市场正在由蓝海向红海转换的过程中,相关应用研究也逐渐深化。从最初的物联网数据采集展示到产业链数据采集展示,从单纯的数据收集到数据的整合分析,从农业数据统计到数字农业场景化的决策指导应用,行业发展逐步进入理性。因此,行业内的服务企业也开始出现等级划分和能力分层:主要体现为物联网项目施工类型企业、智慧农业软件开发企业、智慧农业设施设备研发企业、整体系统集成企业、专项作物研究型服务企业。
(三) 产业规模
智慧农业是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经过物联网、云计算、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高度融合而衍生。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 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数据显示,2016至2019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从155.2亿元增长至231亿元,结合我国农业产值,2021年预计规模685 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43亿元,同比增长 8.5%。
统计显示:2020年,四川省农业农村信息化总投入达62.13亿元,其中:农业农村信息化财政投入21.88亿元,占比35.22%,排名前三的市(州)分别为成都市、雅安市和南充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社会资本投入40.25亿元,占比64.78%,排名前三的市(州)分别为成都市、宜宾市和达州市。市(州)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均总投入约2.96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04亿元;县(市、区)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均总投入约3591.57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265万元。
图1 2020年四川省各市(州)乡村人均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水平
根据有效样本数据综合测算,2020年度四川省县域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水平为38.3%,高于全国平均37.9%的综合发展水平,高出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水平4.2个百分点。
规模决定市场主体的数量,也决定着市场主体的业务开展方向。根据目前国内智慧农业市场发展阶段和大致行业分布,当前在农业产业链上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和占比主要分为精细化种养殖(占比15%)、农机自动驾驶(占比 10%)、无人机植保(占比35%)、软件及数据平台服务(占比40%)。在四川省内已注册登记的智慧/数字农业相关的企业,截止目前已有≥3000家,目前主要集中在省会成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川内从事本行业的企业分类更加细化。大致可分为:传感设备研发企业(3%)、软件应用平台研发企业(30%)、科研机构(5%)、系统集成实施企业(35%)、项目资源整合型企业(18%)、农业产业开发企业(9%)等几大类。
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内还是四川省内,目前从事智慧农业产业研究和行业开发的企业,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业务层面的研究,真正考虑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少之又少。省内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农业产业链全程信息化赋能还任重道远。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深度研究!“三位一体”: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
【畜牧行业】数字化赋能养殖,开启“智慧畜牧”..
【预制菜】2025年预制菜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浅析!智慧农业9大赚钱模式,哪一个更牛..
普通人搞乡村振兴:不需要当大老板,可以尝试做..
【农村电商】深度拆解!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
农场运营:小农场持续盈利的5个技巧..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