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饮料柠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中国生鲜电商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3年,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连最低值易耗的蔬菜都成了电商入口,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电商入侵了。生鲜电商不断有创新模式涌现及新玩家入局,多业态并存,发展趋于稳健且良好,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活力。
生鲜电商竞争进入新格局
2016-2017年是生鲜电商市场的洗牌期,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或倒闭或被并购,但与此同时,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入局,加强了供应链及物流等基础建设投资,并带来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进入2019年以来,前置仓、社区团购等模式发展较为火热,未来生鲜电商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生鲜电商竞争进入新格局。
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消费需求以及减少生鲜产品的损耗程度,众多生鲜电商纷纷在社区布局前置仓与线下门店,覆盖其周边1-3公里内的消费人群,缩短配送距离的同时,也提高了时效。
前置仓模式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发达城市,覆盖人群对时效性和产品品质要求较高,下单后1小时达/半小时内达。社区拼团模式布局低线级城市,覆盖人群对价格敏感度高,时效性要求低城市,当日下单,次日送达。商品品种包括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海鲜等全品类。
在生鲜电商这条赛道上,除传统生鲜电商外,前置仓、“超市+餐饮”、社区拼团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割据一方。从目前的格局来看,还没有模式能够真正“称霸”生鲜电商市场,2019年生鲜电商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的格局仍将继续。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下,生鲜电商可根据用户的消费数据、社区用户画像,进行选品优化,精准预估客户采购量,以减少损耗,提高库存周转;在末端配送时,通过线上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最优路线匹配和最优区域派单,提高配送效率。
经过市场淘汰和投资界的理性选择,生鲜行业的集中度在明显提高。
9月份,每日优鲜的App端月活首次超过1000万,创下行业纪录。排在其后的是盒马鲜生、叮咚买菜、大润发优鲜、中粮我买网等平台。单从App端月活这项数据来看,行业梯队分级已经十分明显。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指出,生鲜电商领域经过洗牌之后,一线城市逐渐形成了“631格局”,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和其他玩家分别占据60%、30%和10%的市场份额。
生鲜上游——农业标准化、集约化与生鲜电商互为促进
站在农业的角度,生鲜电商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供应链的上游——生产的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提升。
生鲜供应链上游,只有标准化和集约化,才有可能为大规模采购提供条件。我国农业以个体“小农”生产为主,生产源头农户非常分散,各地生鲜品种、质量、价格不统一,农产品品质缺乏标准。
随着我国耕地流转规模的不断加大,我国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产品的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也随之提升,与生鲜电商的发展互为促进,为生鲜电商规模采购提供了基础。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国规模农业经营户398万户;农业经营单位204万个,较2006年增长了417.4%。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也在稳步提升。
生鲜中游——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仍然是产业链最短的短板
生鲜产品是具有即时性需求的非标品,其本身具有易损耗、低保质的特性。这是生鲜生意最难的难点。极其考验生鲜电商的冷链配送设备、技术与管理能力。
只有冷链物流技术升级和管理到位,才能保障生鲜产品品质安全。
冷链物流包括预冷、冷藏、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涉及到不同的冷链装备以及相应的冷链技术,同时不同的环节之间需要无缝对接,这需要特别严格的管理。目前冷链物流仍然是整个生鲜产业链最短的短板。
我国的冷链技术正在持续发展和升级。未来随着物联网、区块链、RFIF、智能化温控等前沿技术在冷链物流中推广和应用,冷链溯源与全程监控等完美实现,将更加有效地保证冷链中的生鲜产品的品质安全。
生鲜下游——销售渠道和消费者购买习惯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1、大型超市已超越传统农贸市场,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最主要的渠道
《2019社区生鲜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消费者主要通过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社区生鲜店、生鲜电商等购买生鲜产品,其中68%的消费者在大型超市购买生鲜,48%的消费者选择农贸市场,43%的消费者选择社区生鲜店。
这一数据反映出,大型超市已超越传统农贸市场,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最主要的渠道,社区生鲜店或将赶超农贸市场,其中75%的消费者距家500米范围内有社区生鲜店。
2、消费升级和线上购买习惯的养成,促进生鲜电商发展
艾瑞Usertracker监测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用户使用生鲜电商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线上购买生鲜的方式愈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我国消费群体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80、90后成为了消费的中坚力量,其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他们有意愿提升个人的消费水平,并且他们对于品质、体验的标准越来越高。
消费者对线上购买生鲜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超6成用户网购生鲜每周1次以上。
3、“买菜”成为生鲜电商新入口
此前,因水果更容易运输存储等因素,多数生鲜电商以水果为切入口,生鲜电商市场中水果为主要品类,蔬菜、水产品等品类占比相对较少。
现在上述情况正在改变。随着用户互联网购物的习惯养成以及对即时消费需求的增加,作为生活必需品的一日三餐食材成为生鲜电商的新入口,蔬菜在生鲜电商产品品类中占比明显增加。
当下,阿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买菜业务”,同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平台备受关注,资本也向买菜倾注了更多注意力。这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是“互联网买菜”有着供应链条复杂、履约成本较高等难题,恰恰考验着生鲜电商最短的短板。站在生鲜电商的角度,“买菜”能否成为“生鲜电商持续的新风口”,有待观察。
从消费端来看,中国消费者网购生鲜的习惯已经养成,调研数据显示,每周购买1次以上的生鲜网购用户占比达63.8%,其中每周购买2-3次的用户占比为28.6%。从购买生鲜品类来看,72.0%的用户网购蔬菜的频次在每周1次以上,远高于整体购买生鲜频次。
总 结
未来3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仍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连最低值易耗的蔬菜都成了电商入口,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电商入侵了。前置仓、社群运营等新玩法不断涌现,多业态并存,发展趋于稳健且良好,农业企业家要为农产品的销售找好对接方向。
来源:神农岛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