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疫情之下,生鲜电商迎来了爆发。
“你们设置了几点的抢菜闹钟?”
一时间朋友圈多出了很多抢菜的话题,原来老生常谈的生鲜电商,现在是真正的“炙手可热”:
据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九,杭州市民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厨房生鲜类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近3倍,达282%。
有些人在凌晨12点用盒马抢菜,才能约到次日的派送;有些人一觉醒来发现大白菜、猪肉等热门品类早已被抢购一空,只能再等一天。
叮咚:订单暴增80%,日均配送150-160单
“大年三十订单量较上月增长超300%;近期整体订单量约增长80%,客单价增加约70%。”这是叮咚买菜透露的最新数据。
仅春节7天时间,叮咚买菜的订单量就完成了400万单,原本60元的客单价翻到了100多元左右。叮咚买菜的一位配送小哥表示,他平时每天配送70-80单,现在平均每天要送150-160单,工作量翻倍。
叮咚买菜员工在前置仓配货
尽管年前紧急成立三个小组,“过年不打烊、留下了75%”人力,爆发的需求仍带来不少挑战。在叮咚买菜App上,上海青、油麦菜等绿叶菜和猪肉上架不久被“秒光”;29分钟送达也变成了“当日送达”。
“采购很难,”梁昌霖解释说,叮咚买菜紧急派出了100多名采购人员奔赴全国各地,但是产地都已经放假过年了,“我们马上动员产地复工,但是过了春节,又遇到各地封路,开始是有菜没人采,等有人采了,又运不出来。”
了解到杭州片区叮咚买菜员工约3000人,其中配送骑手约1200人,但是日均订单已经接近7万单。
目前,叮咚买菜每日的叶菜类供货能够达到几百吨,为了缓解缺货,叮咚买菜临时增加了“过年菜”,推出半成品和预制菜品类。
同时,他们也正在加大供给和配送能力。“预计在元宵节以后恢复到正常情况,供应和履单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笔者测评,叮咚基本在早上6:00左右开放(各地不一样情况),次日达,配送费5元,有一次免配送费权益,履约在1-3小时左右。
京东到家:线上订单暴增470%,启动“到家新鲜菜场”
根据京东公布的春节消费数据,除夕至初三,京东生鲜销量环比节前增长超370%,卖出了4000多吨生鲜产品,3-6线城市销量同比增长了近300%。
从除夕到初六,水果同比增长超300%,鸡蛋增长770%,乳制品增长370%,蔬菜增长510%,水饺、馄饨等速冻食品同比增长了790%,线上订单呈井喷式爆发。
京东到家的“到家新鲜菜场”覆盖品类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粮油、方便速食等生鲜、民生类商品供给。
针对线上人手不足,京东到家与具备商品供应优势的商家积极沟通,补充门店拣货人员等,物流方面,通过多种措施调度并激励更多骑手参与配送,增强各地运力。
经过测评,京东到家基本在上午7点到10点开放购买,根据你所在地区可以选择附近菜市场、超市。达达专送,1小时,配送费根据商户而定。
盒马:每天都是双十一,菜品“秒空”,订单量日均10万
春节的供应挑战对盒马也不例外。盒马得解决门店供给+线上订单供给。
因为盒马很多都是订单制合作,所以供应货源相对压力较小,但用户因恐慌心理或是出行受限大量囤积,特别是蔬菜、生鲜类食品,单个订单购买量也很大。
这就不仅导致盒马线下门店来不及上架,一时货品出现暂时性短缺;另一方面,线上订单和配送需求瞬间激增。
为了保障商品供应,盒马鲜生门店小二已经全员出动,每天上货7-8次,“我们很多门店的文职人员,包括财务、hr、店长在内,都去帮忙拣货、开着私家车配送,尽一切努力保证货架是满的。”盒马负责人称。
为了适应疫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盒马还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尝试:
推出社群购物系统,即让消费者提前将购物需求通过系统发出,第二天再由盒马鲜生统一配送到小区,从而减少配送员往返耗时,提高效率。
与餐饮企业共享员工,来盘活餐饮因关店导致的员工闲置。
经测评,盒马平台上菜品较多,预约时间分批次,一般是0点,8点,22点预约次日订单,0点开放9点-12点时间的订单,8点开放12点-19点时间的订单,非常抢手,所以下单没成功,配送至2月13日5元运费(各地不同)。
堂评:
盒马、京东、叮咚,每日优鲜、饿了么、食行生鲜、多点……这些生鲜电商业绩都在井喷,除此以外,实体零售如华润万家、永辉、苏宁、天虹等加码线上……(非常多)
而这也意味着疫情过后一场恶战,避免不了,疫情下的繁荣是表象!未来杀伐中刚需的会被兼并,真正能力者才会留下。
内容来源:新农堂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中芯一号家育“猛芯”种猪芯片全球首发仪式在呼..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