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盈利 生鲜电商的钱都烧错了地方?
生鲜
旺冠阿里网店转让平台    伊妮
2016-10-19 11:43:47
[ 导读 ] 目前生鲜电商的生存情况如何?又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呢?


就在十一黄金周前,号称为消费者提供“精选食材”的生鲜电商壹桌网突然全部商品下架。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开信息称是进行业务调整,暂停生鲜订购服务。但是联想到今年以来整个生鲜电商的现状,其前景不禁令人担忧。

近期,生鲜电商企业接连遇阻,今年4月,曾是上海生鲜电商巨头的美味七七突然倒闭,这是亚马逊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公司。然而从投资到倒闭还不到一年时间。8月,生鲜O 2O企业果食帮宣布停业。

同样是今年,O 2O社区品牌定位的爱鲜蜂开始大量裁员,截止到今年9月,已从原来的1000多人缩减为700多人,同时多名高管离职。亿欧的研究指出,相比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优选等大体量生鲜电商大佬,一些小规模的垂直生鲜电商,由于资金实力有限,烧钱方式不对,前景令人担忧。那么,目前生鲜电商的生存情况如何?又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呢?

生鲜电商88%略亏7%巨亏

南都记者昨日登录壹桌网,发现其官方网站仅剩一张首页,上面仅放了一张照片,没有任何栏目和链接。记者再打开移动端A PP,发现上面只有菜谱介绍和美食指南,没有商品也没有购买的功能了。

“爱鲜蜂”主打移动端,南都记者登录其A PP看到,销售的主打产品只有三类:零食、乳品和大闸蟹。记者没有看到肉类和海产品,水果也只有黑美人西瓜这一个产品,而乳品也主打常温奶,没有鲜奶。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进入2015年以来,生鲜电商从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家争霸的主战场之一,各路投资风起云涌:京东领投天天果园;阿里布局易果网;中粮我买网则完成C轮融资,再获得包括百度和泰康人寿在内的2亿美元左右投资金额。但同时,南都记者又从相关调查公司处获悉,根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除了几大知名的电商平台,众多中小生鲜电商都存在品牌认知度较低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生鲜电商中,处于盈利的企业占比更低。

有数据显示,全国的生鲜电商已达到4000多家。但实际上,全国性的品牌却非常少。据尼尔森介绍,此前该公司曾对全国七大城市1600多名消费者的生鲜网购行为和习惯进行了深入研究。整体来看,天猫商城、京东、一号店等平台型生鲜电商,依靠其巨大的流量入口,在品牌认知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其他大部分专业生鲜电商的品牌认知存在明显的地域性。这意味着大量生鲜电商如果离开了所在的城市,甚至是所在的社区,很可能就没人知道它是谁了。不仅如此,调查还显示,在消费者情感和忠诚度与购买意愿方面,对各专业生鲜网站的偏好度差异不明显,各平台的用户容易相互转换,忠诚度不高。

再看盈利情况,据顺丰冷运市场处推广总监杨健介绍,生鲜电商从2014年开始蓬勃发展,但截止到今年,增长率已经是逐年下降了。他表示,生鲜电商的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在2018年可达到千亿级,但真实的市场渗透率不足3%。而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曾公布一组数据称,在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仅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略亏、剩下的7%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

冷链建设成烧钱环节

生鲜产品极易腐蚀,需要低温物流保证产品品质。外界都说如果没有冷链物流在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生鲜电商的起步速度不会这样快,也不会有那么多垂直商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冷链物流成本已是企业的重点成本,冷链物流一旦无法跟上需求增长,客户必然流失,但初期大笔投入冷链体系建设难度不小。

以美味七七为例,据紫云情报创始人罗建辉介绍,美味七七的模式为,当天晚上接单,第二天配送。为了提高服务的速度,美味七七只好自建配仓。企业一味地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却忽视了因此带来的巨大的成本。据他介绍,美味七七在多地建设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但订单数量跟不上,一个城市才几十单,造成资源浪费,企业也从盈利走向烧钱,而后续融资跟不上,只能倒闭。

而据顺丰冷运市场处推广总监杨健介绍,影响生鲜电商发展的几个因素中,排在首位就是物流成本,因为做电商离不开供应链,而供应链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当高。矛盾的是,消费者对于电商的价格敏感度非常高,相较于线下,认为电商就是要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因此对生鲜电商价格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

生鲜品腐损率高达10%-25%

“果食帮”通过微信公众号宣布8月4日起正式关门歇业。有关倒闭原因,根据其官方微信号表示,主要是在效率上企业无法领先一步,更低估了生鲜行业的经营难度。

据顺丰方面介绍,食品流通中有两个关键指标,一是冷链流通率,指物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的形式运输的占比,还有一个是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即在流通过程中,因为腐败变质而损失的比例。以水产为例,中国水产冷链流通率仅占23%,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水产的腐损率高达15%。而易观国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生鲜品的腐损率则高达10%-25%。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水果电商向南都记者举例说明了生鲜电商的损耗到底有多大。据他介绍,像柚子和橙子,是最好存放的水果,而车厘子和葡萄是最难保存的。以进口车厘子为例,一箱标重是十斤的车厘子,但实际上,减去腐烂的,真正卖出去的,只有9斤。不仅如此,由于这一品类比较难保鲜,随着新鲜度的降低,价格每2天就必须调整一下。比如,500元/箱(10斤装)进货的,那么市场价一般可以卖到80元/斤,但过两天后就得降为60元,如果一直卖不掉,最后就得降到40-50元/斤。这时已经赔本了。

生鲜电商的钱都投错了地方?

就像所有电商一样,资本寒冬的到来,让生鲜电商的艰难生存雪上加霜。“果食帮”在其停业声明里有这样一句话“弹药总有耗尽的一天,这一天,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食得鲜董事长潘文伟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行业确实存在资本寒冬的问题。他认为,生鲜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第二轮。“第一轮主要是靠资本投钱,看谁烧得起钱,而第二轮的竞争拼的将是低成本和高效率,真正的淘汰赛已经启幕。”

“行业误区方面,最大表现就是做生鲜的大部分把钱投在了错误的地方,比如自建仓储和物流,就烧了很多生鲜电商的钱,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再比如,一些人试图发起行业标准,但标准其实很难建立,尤其农产品这块受地域、天气、环境的影响太大。另外,控制上游也是一种烧钱且成效面临考验的做法。”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