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为何一直亏损!未来要靠新模式破解
生鲜
   老猫
2017-02-14 09:42:27
[ 导读 ] 生鲜电商为何一直亏损?


现在生鲜电商行业都在流传着一句话:资本热但增长乏力!

那么,现状是什么呢?

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三季度生鲜电商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在国内生鲜电商市场中,天猫喵鲜生和京东到家分别占据了市场两成以上份额,而包括天天果园、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等一众垂直类生鲜电商企业占据了另外的半边市场。

据BCG《2016中国生鲜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生鲜品类线上销售增长将持续保持迅猛势头。从2012年到2016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已从40亿元人民币猛增至95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00亿元规模,而渗透率亦将达到15%-25%。

2016年,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美菜、每日优鲜、U食管家等生鲜电商平台纷纷成功融资、融资金额更是达千万、亿元。2017年资本对生鲜电商的热情还在持续蔓延。

纵览2016年的生鲜电商市场,抢鲜购、美味七七、青年菜君、壹桌网等倒闭,还有多家裁员、被收购和缩减业务的,趋势可谓越来越明显。

然而业内分析指出,硝烟弥漫的生鲜电商战场上,盈利的企业终究是少数。有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7%更是巨额亏损。

生鲜电商也似乎成为“赔本赚吆喝”的生意!


我们先看看下生鲜电商亏损的原因,我们总结了一下5大原因:

1、渗透率低

从2005年起,国内的生鲜电商经历了发展、落寞、转型、壮大的过程。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2015年生鲜电商交易额约为500亿,2016年预计约900亿。,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当前生鲜电商渗透率尚不到2%,远不及服装行业30%的渗透率。

生鲜电商“渗透率低”直接导致生鲜电商的需要化肥更多的营销成本和运营成本,以便推动用户爱上“网购生鲜”。

生鲜的高频购买习惯远未形成:一周买一次(或更多)的用户占12.4%,半月买一次的用户占11.1%,偶尔购买的用户占高达65.8%。可见,生鲜的高频次消费并非通过电商渠道产生,“有需求,无购买”将继续成为生鲜电商难啃的硬骨头。

2、损耗大

数据显示:生鲜电商损耗率一般约在10%-30%。损耗当成成本的话,至少占着单体生鲜的6%。其中有专家归纳出生鲜电商损耗3大原因:

其一是原产地的损耗。这就是从基地到用户拿到生鲜的损耗。这貌似微乎其微,很多生鲜电商平台也忽视这一损耗;其二是仓储运输的损耗。目前生鲜电商仓储保鲜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建设冷链仓储,目前规模较大的生鲜电商企业基本都在建设,二是对于保鲜期极短的产品直接跳过仓储,从原产地冷链物流送达给用户。行内说,这两种方式对于产品损耗控制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建设和运营成本也非常高; 其三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损耗。这个环节的损耗是最大的,因为从生鲜产品的采摘收割到包装配送,其中的这段时间的产品已经开始在损耗了。

3、投入巨大

生鲜电商投入大是显而易见的,单纯一个电商平台网站的建设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万。同事物流、冷库的建设更得大的吓人,我们可以用千万元来形容。

据数据显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和41%,欧美国家冷链流通率超过95%,这让生鲜冷链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京东相关负责人也认为,生鲜电商作为现在所有电商公司看中的差异化发展方向,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主要痛点就是:品质保鲜、冷链物流。因此,京东将在冷库投入上以亿元来计算。

4、竞争体系尚未形成

生鲜电商沱沱工社CEO杜非也在离职后坦言,生鲜电商行业的最大问题是同质化竞争,缺乏内在核心竞争力,“企业没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靠价格竞争的生鲜电商将是死路一条。但当前,生鲜电商竞争体系尚未建立,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产异化不明显。

因此,生鲜电商未来的竞争将不是单一,而是产业化、体系化。


匍匐前行的生鲜电商 还需要解决3大问题

目前生鲜电商告别赔本,需先扩大规模。其指出,生鲜电商规模越大可把成本相对摊薄,使单位商品成本降低,稀释单位商品成本后,再依靠保证商品品质的情况下,适当提升商品零售价格以减少企业折损。“但这本身也是一件高难度事情,一旦价格提升易造成消费者不认可。”

同时,农业行业观察创始人李剑还认为,目前,生鲜电商是匍匐前行,还需要在品牌、基地、营销、融合上发力与创新。

1、品牌

未来,在资源等同的情况下,生鲜电商将会以品牌成为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品牌可以解决信任问题和复购、溢价等问题。

尽管,当前生鲜电商平台的品牌建设还处在洪荒年代。毕竟当前很多生鲜电商以获得投资为工作重点。一旦获得融资之后,生鲜电商的品牌建设将会体系化。

2、基地

基地,真的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京东生鲜的案例。

京东生鲜在基地上的发力可谓“超乎寻常”。2016年,京东生鲜在基地合作上更是以“品牌大”、“名气大”两个层面突破。其中,京东生鲜与小汤山无公害蔬菜基地达成战略合作、京东与东昇集团签署战略协议、京东生鲜签约舟山政府、圣迪乐村七大生产基地、联手双汇、携手华圣果业等等。

因此,生鲜电商平台与基地。尤其是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合作将会决定生鲜电商平台的档次与用户群。

3、营销

当前生鲜电商的营销也是精彩纷呈,尤其是解决网红、直播、社交媒体等上的营销活动,更是让生鲜电商平台赚到钱、名、粉丝。


柳岩在淘宝直播卖东西,玩直播1小时卖了两万多件农产品。天天果园和顺丰优选,选择了原产地场景直播的方式。京东生鲜直播促销龙虾则采取网红“轰炸”战术,在“龙虾激战之夜”,由直播红人在北京知名地标处现场直播龙虾的制作全过程,引发网友围观,通过迅速集中的流量拉动购买行为。中粮我买网也是通过直播牛排制作过程,以“大厨+网红”的人物设计组合推出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烹饪节目,在促销同时提供烹饪知识,吸引更垂直精准的受众关注、购买。

未来生鲜电商之业务模式之争

生鲜电商处于盈利受阻、虚火不断的问题在于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并不完善,手中握有的筹码并不够多。

因此,未来生鲜生鲜电商之争将会依然是业务模式之争、能在业务模式上形成壁垒电商平台将是未来大赢家。

当前,生鲜模式将不仅仅是在综合电商平台、物流电商、食品供应商、垂直电商、农场直销等大品类模式上,而会在业务模式上突破与裂变。其中,未来有这4大模式:

1、线上+线下模式


这个没有先后,有可能是线上下单,线下消费,也有可能是线下选购,线上付款等。

这个模式最大的对标就是:京东生鲜。尽管京东生鲜没有自己单独开店,而是通过与线下大型生鲜商超合作,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顾客服务。

这套模式需要线上或线下的强大的服务能力,无论是数据、技术还是供应链上都必须要“一等一”。

2、新零售模式


新零售模式已经很火了,自从2016年马云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之后。新零售就成为生鲜电商的救命稻草。

对标平台:百果园。百果园创立于2001年,是中国首家采用连锁方式运营门店的水果零售企业,其业务范畴涵盖上游的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到下游的门店销售,对生鲜电商运营也有过尝试。2016年12月11日,水果零售商百果园却打破了惯例,对外宣布并购了垂直类生鲜电商一米鲜。这是生鲜电商新零售的开始。

同时,作为社群电商的U食管家获得B轮融资之后,生鲜电商优食管家也将其首家线下门店开设在首城国际挂牌开张。该店主要是生鲜、美食中心、包装食品三大品类700多个SKU,水果、蔬菜、肉类占据了店内2/3的面积。U食管家CEO李文宪认为,“纯电商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用户的购物需求及购物习惯,全渠道是互联网环境下电商模式升级的必然结果”

看好线下机遇的还有易果生鲜和味道网。味道网在未来两年计划将自有及合作门店数量扩展到5000家,而易果集团在C+轮融资时,张晔曾表示,“易果生鲜的新零售渠道建设会有比较大的投入。

3、社区生鲜模式

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生鲜食品行业逐渐向更高科技领域发展,这体现了所有当代人对绿色、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因此生鲜市场被誉为有着庞大潜力的市场。无论是家里,还是单位,便捷的生鲜蔬果购物体验,健康的食品饮食,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为人们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生鲜电商在社区、商圈的落地,为其线下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有关社区生鲜模式目前已经有天猫“喵鲜生”、苏宁“苏鲜生”。其中天猫生鲜平台涵盖了全球70多个国家,商品数量超过10万个,商品大类包括优质水果、水产、肉禽等。苏宁超市主要分布在各大城市商圈、社区较为集中区域,依托地理区位优势,“苏鲜生”在切入生鲜领域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线下资源的盘活,可能为苏宁带来更多的单量。苏宁超市生鲜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宁超市还将凭借着优质合作商的货源支持与全程冷链的物流配送,逐步推进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重点城市的自营生鲜业务。

4、娱乐社交模式

边看边买、边玩边买将会成为90后、00后主要购物形态。随着直播、VR、智能终端等等的走红,电商消费将越来越休闲化、娱乐化、体验化。目前,VR、直播等技术并不完全成熟,但作为流行趋势和技术变革,如大数据、云计算,必将有更多电商企业涉足。因此,为VR、智能终端、视频直播等技术的运营将会被大众越来越喜欢。

虽然,目前生鲜电商还没出现巨头,也还没有实现全部盈利。但生鲜电商的趋势正在形成。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散发出光满。我们看好生鲜电商的未来,你呢?

更多农业重磅新闻、产业报道、干货案例,500万三农领域的行业人都在订阅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