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发达国家社区消费占整个社会消费零售额的80%左右,而我国还不足50%,亚洲消费者食品账单的50%以上花费在生鲜上,而我国只有36%。鉴于人口基数,我国生鲜市场必定还有巨大的伸展空间。不难预判,会有更多企业与商业资本加入社区生鲜的阵营。
围绕数万亿元的社区生鲜市场,传统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生鲜电商及后起的社区生鲜小店等四股力量正呈群雄对阵之势,必将引致市场的深度洗牌与重新裂变。未来社区生鲜市场已凸显出主体架构非均衡再组合、供给端O2O将成为普遍王道、线上策应增大门店坪效、要素配置向供应链上游移动、区域龙头渐次崛起、三四线城市蓄势爆发、商业盲区得到全面覆盖、场景体验与精准定制大行其道、品牌延伸多向发力、资本布局快马加鞭等鲜明的发展趋势。
生鲜产品的独特本质是“生鲜”,购买者往往会进入市场或店内现场采购,也正是如此,几乎各类生鲜品终端供应商都在加快线下布点的步伐。但是,随着城市年轻消费群体网上订购倾向的不断增强及在家购买习惯的日渐泛化,也为了摆脱生鲜品短消费半径的束缚,生鲜超市及社区生鲜小店都会不约而同架构自身的网络采购技术平台或通过APP和微信小程序等来加大线上产品的输出与配送力度,增强与扩充新型消费人群产品到家的体验。 随着城市家庭人口结构的逐步年轻化及人们对购买便捷化需求的增强,更多消费者会选择距离家门口最近的社区生鲜小店,而这些生鲜小店还有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及生鲜电商不可具备的优点,比如近场化、洁净化与惠民程度高等,因此,市场主体结构今后势必反转,社区生鲜小店在未来市场份额重新组合中将高居显位。
为引入流量,社区生鲜供应端不得不大幅度折扣,而生鲜是损耗率较高的市场,这使得利润不断拉低。再说,社区消费需求较为恒定,销售额存在天花板,所以眼下绝大多数社区生鲜供应企业还并未盈利。为降低成本,更多社区生鲜供应商可能会将战略逐渐上移,即在上游供应链形成共同体,锻造出价格优势。由于上游供应还主要是以分散农户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终端生鲜企业可能会牵头发起上游地带的要素重组,以形成集约化优势,形成自身的品牌与标准化产品,以造就出低成本市场壁垒。
从全国看,社区生鲜由于大势初起,行业集中度并不高,后续还有提升空间,但我国疆域辽阔,消费者饮食习惯迥异,由此催生全国性的头部企业可能性并不高。相反,同一区域的多个品牌之间可能会快速整合,那些强势社区生鲜连锁品牌在走通盈利模式之后,一方面将加快区域密集布局,另一方面也将凭借资本、渠道以及用户等优势,完成区域性的生鲜力量集结,未来社区生鲜将呈现出诸侯割据的常态结构。
社区生鲜目前更多地在一二线城市安营扎寨,而三四线市场被选择性忽略,但伴随着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程度提高,更多农村人口转移三四线城市,生鲜企业势必将经营重点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就生鲜市场而言,在人口存量基数更大的三四线城市自然有着更为可观的商业前景。当然,对于那些首先就将大本营安插在三四线城市社区生鲜,一旦完成了早期用户习惯的培养,且不缺少重塑生鲜产业链的能力,有可能展开对大城市的逆袭与反攻。
鉴于更多社区生鲜物理场所都布局在居民区外围或周边街道,一些距离街道较远的社区或地理位置较偏远的居住区消费者购买生鲜食品还不十分方便与快捷。对此,利用社区空地安插更多生鲜盒子或悬挂生鲜墙柜将是生鲜供应商争夺的“蓝海”。当下,不少生鲜电商都开辟了距离社区1至3公里的前置仓,也完全可以保证这些社区盒子或者壁柜中生鲜食品的及时交付与新鲜度。
获取用户黏性并形成了稳定的目标客户群之后,对市场的精耕细作成了社区生鲜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社区生鲜将搭建出烹饪与食饮场景,边售卖边加工,或者让消费者参与其中现做即用,增强其特殊消费体验;另一方面,社区生鲜还会在发展净菜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需求定制半成品与成品,而预包装的成品与半成品为消费者省去了烹饪前的食材准备工作,同时相较于基础生鲜也有更高的附加值。不仅如此,随着中央厨房、冷链物流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解决中式菜肴烹饪痛点的净菜品类完全大有可为。
生鲜食品不仅具有类刚需属性,还因为保质期短而生成了高频次特征,而在消费场景端,这样的高频次需求,造就了社区生鲜可观的流量入口,一旦生鲜消费习惯成功迁移,社区消费场景得以建立、巩固,社区生鲜便可据此谋求其他变现途径,比如开辟场外转租区域,转租餐饮、熟食等食品相关业态,还可以探索如社群化运营、社区商业服务等更多经营方式,甚至形成社区中心,以满足附近消费者文化、娱乐和社交需求。不仅如此,在上游供应环节,一旦形成标准化品牌,就可以利用供应基地对终端用户的需求赋能,如引导用户进行直采与购买、为用户有偿提供种养试验地块,甚至可以将生鲜种植场所打造成旅游观光基地。
尼尔森消费者趋势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消费者购买生鲜品的频率保持在平均每周3次,超过了其他国家平均每周2.5次的复购率;但是,发达国家社区消费占到整个社会消费零售额的80%左右,而我国还不到50%,同时亚洲消费者食品账单的50%以上花费在生鲜上,而我国只有36%;而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未来国内生鲜市场必定还有巨大的伸展空间。由此也不难预判,后续还会有更多企业与商业资本加入社区生鲜的阵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