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升级在即!政策青睐,巨头加紧布局
农产品
  
2021-04-05 20:03:24
[ 导读 ] 标准化、品牌化如何解决?

中国农产品有很多弱点,其中标准化、品牌化,这2个问题比较突出。透视这2个问题,其也是导致中国农产品溢价不高、上游企业盈利受阻的核心。

因此,中国农产品上游端必须要变革与创新。其中,除了生产方式变革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产地加工,这逐渐成为政府、传统农业企业重视,甚至奉为农产品溢价的“救命稻草”。

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升级在即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环节的产地初加工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造成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

据专家测算,我国农户储粮、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

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有四大好处。一是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据美国ADM粮食产后减损研究所专家估算,全球粮食每年约有13亿吨可食用粮食损失于产后,鲜活农产品的产后损失问题更加严重。采用适宜的初加工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率。

二是便于流通。鲜活农产品干制加工后,质量和体积减小、性状稳定,有利于长期贮藏,调节市场供应。对果蔬进行拣选后再分级包装,不仅便于运输,还能减少无效物流。

三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可显著提高其附加值,有利于增加新型农业主体收入。通过改善贮藏、烘干条件,新疆南疆把小杏子做成了大产业;云南省通海市发展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将高原特色果菜出口到泰国、越南;“世界柚乡”福建平和县蜜柚销售时间延长,出口创汇大幅增加。

四是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外观、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初加工环节筛选出符合需求的农产品,进而引导相关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发展,让果农对品质更加重视,提高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国家扶持产地初加工

近年来,针对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环节设施简陋、损失严重,国家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增收,稳定了市场供应。

自2012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设施。2012至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26亿元,在河北等2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3个县(市、旗、团场),补助4.9万个农户和52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146万吨、果蔬贮藏能力160万吨、果蔬烘干能力110万吨。政策实施4年来,已推动农民减损、错季增收94亿元,并且设施的使用年限都在15年以上。

2020年发布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强调拓展农产品初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2020年,我国农产品初加工加快推进,新增1.4万座初加工设施,新增初加工能力700万吨。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到203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3%以下。

《意见》强调,要坚持分类指导、标准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减损增效。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建设烘干、储藏、商品化处理等初加工设施装备,延长农产品供应时间,拓展初加工范围,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购置补贴范围。

在保障农产品加工减损增效措施落实方面,《意见》提出,将减少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浪费纳入有关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协调机制,调度分析加工环节减损增效措施落实进展,研究改进的具体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对减损增效成效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提供贷款支持。

巨头加紧布局

1、阿里首次实现“带叶”分选耙耙柑

在互联网行业中率先布局“最先一公里”的阿里巴巴,2020年在全国建成五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产地仓)。2021年以来,五大产地仓都在引入新的智能设备,提升科技含量。阿里成都产地仓的全新分选线,耙耙柑首次实现了“带叶带枝”机器分选。

过去,耙耙柑的分选主要靠人工,且不测糖度。由于技术问题,柑橘类的机器分选,带叶带把的实现难度高。然而自1月8日起,通过阿里成都产地仓的全新分选线,粑粑柑将首次实现“带叶带把”机器分选,并进行糖度检测。此次投用的粑粑柑分选线,由全球领先的果蔬分选设备制造商法国迈夫诺达集团根据阿里需求,历时两个月联手打造而成。

“枝头水果”不仅颜值高。成都产地仓负责人表示,以往消费者吃耙耙柑,会遇到不甜的情况,阿里产地仓增加糖度检测,选出10度甜的果子,给消费者带来稳定口感。

由于“枝头水果”对原料果品质要求高,更具竞争力的采购价还将帮助农民增收。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原产地的一些大型果商仓库,基本靠人工称重来分选,分选机器使用率很低,从业者不愿意在设备上投入。成都产地仓的这条分选线开了一个先河——第一次在产区大规模通过机器带叶带枝分选,而且还增加了糖度测试。而阿里的此次投入,也必将在行业内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

在山东,阿里数字农业淄博仓今年将引进一条全新的大樱桃(国产车厘子)分选线,预计4月投入生产。

目前国内主流的车厘子分选设备,只能对通过检测果实大小、外观进行分级,少了色彩这一项指标。业内人士介绍,色彩不止关乎颜值,更是区分车厘子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阿里淄博产地仓的新分选设备,不仅增加了色彩指标,同时在外观检测上建立了更细化的指标,排除皮下软果、裂果、畸形等现象。

2、顺丰茂名果蔬预处理中心再升级

作为中国荔乡,茂名生产的荔枝在销售市场中始终占据强势地位。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销售茂名荔枝的网店数量从36家发展到1500多家,增长40多倍,网络销售量则由450吨跃增到4.5万吨,增长100倍。

为了充分发挥茂名荔枝在网络销售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茂名顺丰荔枝产业园电商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服务中心通过流水线自动化分拣模式大幅提升预处理效率。

采摘完成后,荔枝将首先在剪枝台上被剪去杂枝,然后进行预冷降温,以保障果品的新鲜可口。随后,服务中心内置的专业分拣设备将对荔枝产品进行深度筛选,从果形、果径、单果重量等维度对果品进行精准筛检,便于商家对商品进行分级销售。同时,专业质检人员会对每颗荔枝进行严格的分拣把关,杜绝坏果裂口果,保障果品标准统一。

截至2019年5月,华南地区的顺丰果蔬预处理中心数量已达到9个。2018年荔枝季期间,茂名单个果蔬预处理中心发货总量达10万票以上,在高峰时期日均发货10000件,处理荔枝50000斤,在优化荔枝产业供应链、推动当地农产品上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顺丰2019年首次尝试临时中转场模式进一步提升物流时效,还开辟了5条直发的水果航空专线,进行小批量、多班次模式发运。同时,顺丰在茂名设置了超过300个揽收点,投入荔枝专用冷运车辆,保障荔枝新鲜送达。2019年,由茂名发出的荔枝可做到全国主要城市次晨送达,缩短从枝头到舌尖的等待时间。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在农产品产业链中向上延伸至采收、种植甚至育种,向下至精深加工、贮运销售,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受国家政策青睐,巨头加紧布局,这是中国农业升级之战,践行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内容来源:品牌农业与市场,农业行业观察整理编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