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力推广农特产品,但是为何效果一直不温不火?
农产品
蓝狮农业品牌策划    伊妮
2016-07-26 10:06:19
[ 导读 ] 如何提高售价?人们就会想到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商超之类,目标用户购买力相对强的场合卖;其次是,为更高的售价寻求合理性。各地努力推广当地特色的农特产品,地方财力支持,官员亲自代言,专家背书文化内涵,企业积极尝试,但是最终结果却往往是不温不火。


如何提高售价?人们就会想到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商超之类,目标用户购买力相对强的场合卖;其次是,为更高的售价寻求合理性。各地努力推广当地特色的农特产品,地方财力支持,官员亲自代言,专家背书文化内涵,企业积极尝试,但是最终结果却往往是不温不火。

可以理解为陷入了“传统渠道陷阱”。

我们开展营销的时候,都是基于渠道来展开的。当然农产品营销的目的是提高售价。

那么如何提高售价?人们就会想到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商超之类,目标用户购买力相对强的场合卖;其次是,为更高的售价寻求合理性。

好,接下来问题就来了,我有一些比如杂粮,然后做成地方特色的小饼,以符合商超的要求。接下来,找营销人士,重新设计包装,专家引经据典延展产品的文化内涵。

那么当农特产品商品化之后,其产品的差异性就不突出了。只是一些甜味的饼,但是却要同娃哈哈、雀巢、达能同台竞技,他们的规模大,对消费趋势敏感,营销熟练。对应商品化的农特产品因为规模小,要卖得很贵。因为性价比不理想,要进一步强调文化内涵,但这不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最后,最大的消费就是当地送礼。

农产品品牌化,是同新渠道崛起对应的,没有全新的渠道,农产品品牌化就只能是个案,而不具有普遍性。

今天农产品流通的80%依然是通过批发市场,通过产地代办,从田头市场到一级批发市场,再到二级批发市场,再到社区菜市,不在于效率,在于这个体系是价格推动,而不是品质品牌驱动的。所以今天要强调农村电商,强调互联网+。

进一步的问题在于,电商对农产品渗透之前比较慢,原因是农产品多为生鲜,供应能力、价格时时在发生变化,通过网店销售周期太长。一场大雨后,西瓜价格波动,农民打电话给网店老板,要求重新标价……只有让农业从业者成为经营的主体,才能联系上下游,形成供应链。这需要新的技术——基于手机APP的移动电商平台。

回到问题的原点,农特产品内在的附加值如何体现?比如说,水产品是中国农业具比较优势的强项,一些地区的淡水鱼品质十分突出,那么如何进一步扩大销路?有些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就加工成包装食品然后向大中城市推销。

其实龙头企业要卖的不是咸鱼,擅长的也不是做咸鱼,而是要为高品质的鱼找合适的买家,这个买家可能是餐厅,也可能是食堂。这里面就需要移动电商、农业互联网来发挥作用了,基于APP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可以让买家卖家随时随地发布价格、洽谈业务、达成供需。生产端和需求端无缝地契合在一起。可能供应方只是一个小鱼塘,但是很好连接到一家特色餐馆。也可能是一个大的鱼业合作社,那么联系到进出口公司。

随着移动电商、农业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部分先行一步掌握新技能的农业从业者,将率先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当然在全新的渠道,地方的支持依然是重要的,将帮助农业从业者跨越式完成品牌的构建,而一旦完成品牌构建,将对地区农业,进一步地区经济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农业行业观察——专注农业领域的产业媒体,服务中小农业企业经理人、行业解读、政策剖析、干货案例、实战课堂、欢迎订阅公众号:nyguancha或微信搜索:农业行业观察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