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农批市场怎样实现数字化转型
农产品
  
2021-09-07 21:32:58
[ 导读 ] 农批市场怎样实现数字化转型?

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农批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在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把关农产品安全、保障城市农产品供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陆续落实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支持农批市场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进一步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农批市场升级发展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然而,随着数字经济浪潮来袭,我国消费形态正经历一场剧烈的迭代进化,以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发展迅速,促使农批市场加快转型升级,从大流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现代化运营能力和效率成为刚需。

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和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带来的双重挑战,农批市场该如何走好符合自身的转型升级之路?

农批市场面临线上线下双重挑战

北京国企工作人员张先生经常遇到这样的难事:由于工作需要,张先生经常去农批市场购买食材,但农产品开不了发票。无奈之下,他只能列一个购买蔬菜的手写清单,虽然有部门验收签字,但清单不符合报销规范,公司财务部门无法予以报销。这件事让张先生一直很犯愁。

仅仅因为“开票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批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张先生的案例并不是个例,很多涉及到大宗消费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食堂采买都需要发票作账面处理。可对于农产品行业来说,销售商难以开具发票,导致这些单位只能选择提供发票的超市或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相关工作。

近年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批市场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关键环节和主力军。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达到9.2亿吨,交易额达到5.4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670万人;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稳步发展,已经覆盖约40%的地级市。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以来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为代表的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和线下新零售异军突起,不断冲击着农产品传统销售市场格局。

“农批市场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内部竞争,生鲜电商等的加入使得农批市场面临双重挑战,数字化转型升级更为迫切。”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办总监李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批市场做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大趋势,但问题是目前农批市场很少有设立大数据或信息部门的,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十分短缺,市场主体想做却不会做数字化转型。此外,入驻市场的商户往往老龄化严重,很多商户抱有因循守旧思想,担心数字化转型会影响其收益,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农产品供应链分会秘书长秦玉鸣表示,数字化农批应助力市场整体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不仅要实现集标准化、信息化、数据化、智慧化为一体的智慧农批市场体系,还必须适应当下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健康的生活。

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监郝圣鹏认为,线上交易对线下农批市场造成巨大挑战,而数字化支付只是数字场景的功能之一,农批市场更需要商务、销售、物流等方面形成系统的数字化体系,以降低成本、增强效率,最终提高销售额,形成金融数据服务。“如何让商户参与进来,留住商户,提升商户收益,需要政府引导进行政策补贴与支持,以及各方合力进行数字化推广与宣传。”

农批市场应合理全面布局零售市场网络

农批市场是城市核心功能设施之一,是大宗农副产品流通的重要节点,直接影响和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秦玉鸣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许多行业都在寻求转变。彼时,生鲜电商行业从传统的生鲜模式中突破出来,陆续出现前置仓、店仓一体化、社区拼团、门店到家、冷柜自提等新模式,这些新模式也在不断瓜分着农批市场原有的消费人群。

农批市场转型势在必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农批市场应在电子交易、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溯源等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及标准化运营管理上进行探索,与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相对接,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据了解,一些行业大型企业已经逐步尝试农产品数字化转型升级。比如,中国地利集团完成了交易结算、云摊位、食品溯源、场内综合管理、客户管理等农批市场业务系统全面构建工作,实现了集团旗下农批市场业务系统的统一和数据互联;山东黑马集团旗下农批市场利用数字化建成肉类、海鲜及调味品追溯体系,加大常态化疫情防控力度,创建食品安全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采访的大多农批市场经营主体均向记者表示,农产品行业是薄利行业,但税费较高,软件和硬件方面亟需提升,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希望得到政府以及平台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5月18日,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提出要重点抓住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补齐农产品流通设施短板,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完善产区“最初一公里”初加工设施设备,提升农贸市场、菜市场“最后一公里”惠民功能,畅通农产品流通“微循环”。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于风龙指出,上述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推动各地传统农批市场加快转型升级。针对农批市场未来数字化转型升级,于风龙认为,还应从以下两点进行思考:“其一,农批市场应该依托现有资源快速出手,合理全面布局零售市场网络,抢占终端市场,为农批市场发展和线上线下融合建立支点;其二,目前农批市场大多采用收取摊位租金的物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管理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但难以充分发挥市场资源利益最大化,因此可以探索市场物业管理模式向商业管理模式转变。”

数字化赋能农批市场转型升级

数字化升级是农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何为数字化农批?就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农副产品信息、数据、物流、配送、仓储、冷链、安全溯源等为核心,构建起基于“农产品进销存+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管理+物流配送+仓储服务”的智慧化、数字化农批信息化平台。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传统农批市场新发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发地在146亩示范区内开始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严格管控进出车辆、进出货物、进出人员;明确了“买卖人车信息化、双方交易可溯化、进出管控自动化、品类价格指数化”的试点方针,推出了“卖家注册制、买家会员制、来货交易报备制”的规章制度。

事实上,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部分农批市场已初见成效。由国家税务总局普洱市税务局指导的“基于交易鉴证下的普洱市农批市场区块链发票”今年初投入试点。针对农批市场高并发、高频次、碎片化的开票需求,普洱市将“票税链”进行定制化开发,以填补销售方和购货方之间缺失的发票一环。

据普洱市税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税务机关将摊主的基础信息上链审核完成后,通知摊主注册并开通支付渠道,消费者在扫描付款的同时提交开票申请,摊主在手机上确认开票信息并通过申请,消费者就会收到一张区块链发票。

该项目开发运营方深圳高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许晓鹤向记者介绍,以前农产品开发票需要消费者向商家索票,商家再向税局办理代开,税局经审查后,再为商家开发票,商家再交给消费者。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现在“票税链”解决了开票难题,可以让数据多跑路,人少跑路,而企业的资金流、数据流等交易数据也更加清晰,助力当地营商环境优化,促进绿色商品贸易流通。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原中国税务学会学委会副秘书长焦瑞进评价道,搭上“区块链发票”的快车,对于摊主来说,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发票,也就意味着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扩大了市场;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遭遇质量问题,也可以通过区块链发票的追溯功能,迅速地锁定销售市场、摊位和具体产品,为后续维权提供有力的证据。

在焦瑞进看来,实现农批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多方协作发力,政府需要进行整体规划,提升农业信息技术投入;市场主体应重视数据采集和应用整合能力,丰富商业模式,加强农业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争取让每个商户都能把农批数字化工具运用起来,以切实行动共同面对农批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中国城市报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