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农产品加工,要把握好这三个发展趋势!
农产品
   老于
2019-03-27 09:38:01
[ 导读 ] 农产品加工的三大趋势。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10%,明显高于同期 GDP 增长速度。虽然近年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未来 30 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然面临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情况

2017 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增速稳步回升、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出口贸易恢复增长,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增长速度稳步回升

2017 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6.5%(扣除价格因素),较上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见图 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9.4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增速较上年上升 1.2 个百分点,延续自 2016 年年初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

质量效益不断改善

2017 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 1.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7.4%,增速较上年上升 3.1 个百分点(见图 2)。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 6.7%。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规模 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0.2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 127.9 万元,比上年增加 13.6 万元。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深度 4.1%,比上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

食用农产品加工量和区域集中度均提高

2017 年,全国面粉、大米、精制食用植物油、鲜 / 冷藏肉等主要加工产品产量均稳步提升,且产量向优势地区进一步集中。面粉、大米、饲料、鲜肉与冷藏肉、冷冻水产品和速冻米面食品的产量分别为 13801 万吨、12584 万吨、28466 万吨、3255 万吨、863 万吨和 568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4.3%、5.3%、5.1%、6.7% 和 5.9%。小麦粉的前五省集中度(产量最多的五省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为 82.6%,较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大米的前五省集中度为 64.0%,较上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的前五省集中度为 46.4%,较上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

出口贸易恢复增长

2017 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 10980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增速较上年上升 4.9 个百分点。从海关数据看,主要食品行业商品累计出口总额 51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5.4%,较上年上升 3.1 个百分点。其中,谷物制品、植物油、干制蔬菜、淀粉和冷冻饮品出口增长较快,出口额比上年分别增长 37.7%、22.9%、23.0%、31.4% 和 45.4%。主要食品行业实现贸易顺差 9.2 亿美元,较上年收窄 62.3%,为近五年最低值。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加工转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产品加工将农产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新的商品,实现价值的提升。随着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如图 3 所示,2004 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不到 1:1,到 2017 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增长至 2.28:1。

食品工业占比越来越重

从行业产值结构上看,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两大主要行业,多年来两者产值合计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了 70%。改革开放以来,食品工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纺织工业比重显著下降。2005 年纺织工业占比略高于食品工业,到 2017 年食品工业占比则高达 61%,成为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主体部分。

区域结构差距逐渐改善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近年来在逐步改善。2005 年,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 72.4:12.6:9.9:5.1,东部地区占全国的绝大部分。到 2016 年,这一比值变为 50.4:26.3:16.3:7.0,东部地区占全国的比例比 2005 年下降了 20 多个百分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与东部地区差距基本平衡。

向主产区聚焦趋势明显

在山东、江苏、河南、广东、湖北等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五的省份中,传统农业大省占了四个,2016 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占全国的 48.3%,近五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 1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6 个百分点。凭借原料资源和传统饮食文化优势,一些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区已经形成。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等 10 个畜禽养殖大省,肉类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国总量的 60%。依托资源和文化优势,湖南辣味食品、安徽炒货食品、福建膨化食品、河南冷冻食品、四川豆制品等在全国的比重和影响力持续提高,其中河南速冻食品占全国的 60% 左右。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十分突出

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约有 50 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82000 多家,但其中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极少,中小型企业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比值达到 97.9%。2016 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0 亿元及以上的企业有 2726 家,约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00 亿元的企业有 94 家,约占规模以上企业数的千分之一。

农产品加工发展趋势

政策引导行业稳健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15 年、2016 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 号文)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 号),阐明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这些方针政策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清晰的引导作用。

以营养健康体验为特色的食品工业将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头戏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消费者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食品工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占比会进一步提高,而食品工业中营养健康、定制体验是未来的新特点。英国著名的食品专业咨询机构 “New Nutrition Business”2016-2018 连续三年发布的十大食品、营养、健康趋势,都将植物基食品、运动营养食品、全谷物食品、高蛋白食品、低脂低糖食品、营养复配食品、医用食品、休闲便利食品、个性化定制食品、生物制造食品等作为未来食品发展的方向。我国《“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预计,中国食品消费正由生存性消费向健康性、享受型消费转变,老年消费者会更加注重食品的功能性和健康性,中青年群体更多关注多元化、品牌化、个性化、定制化的食品及便捷的调理食品,食品创新的重点在营养型健康食品创新开发与低碳制造,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食品的工业化加工,传统酿造发酵、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绿色制造和方便调理食品制造等方面。《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提出,要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开发适合老年人群营养健康需求的食品产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疗膳食,提升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的质量。由此可见,国内外专业机构都将食品的营养健康、功能医疗、休闲便利、个性定制等作为发展趋势,我国还强调了中式食品、民族特色食品的开发利用。

智能化助推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产业跨越发展

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是农机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装备支撑。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德国加工流程自动化程度先进,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合理,成套供应能力强;美国以水果和蔬菜的加工机械为主,机电一体化集成能力突出;日本以中小企业为主,品种多样,具有体积小、精密度高、易安装、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多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是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短板。近些年,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产业有了明显进步。以食品加工装备为例,2015 年出现历史性拐点,食品装备的出口额首次超越进口额,贸易顺差从 2015 年的 6.09 亿美元大幅提升至 2016 年的 11.8 亿美元。我国从食品装备的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不过总体来讲,我国出口装备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而进口装备的附加值相对较高。今后,立足现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势头,融合我国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发展智能化农产品加工装备,有望快速塑造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本文作者程勤阳,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品牌农业与市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