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2022年12月22日,熊猫指南2022年度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以下简称熊猫指南榜单)正式发布,共有336款中国优质农产品登上榜单,本次发布也是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的第九次发榜。榜单聚焦中国品质农业发展,用科学定义好吃为消费者提供权威的推介指南,打造属于中国人的农产品“米其林”评价标准。
熊猫指南,中国品质农业的“米其林指南”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诸多中国优质农产品不为消费者所知。反观国外,智利的车厘子、澳洲的龙虾,都已成为品质的代言。为了让国内的良心种植者获得溢价,助推中国品质农业发展,世界五百强排名第31位的特大型央企中国中化,于2018年打造了中国首份针对精准地块进行评价的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
为了保障榜单的独立、客观和公正,熊猫指南始终坚持“两有一无”原则,即有精准地块信息,有退出机制,无直接商业利益,并创建了熊猫指南风味轮系统。熊猫指南CEO毛峰曾表示,为了让消费者和优质农产品之间真正产生连接,熊猫指南希望用科学定义好吃,用数据呈现美味,进而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科学的选购建议。
自2018年首次发榜以来,熊猫指南一直保持着一年春秋两榜的发榜频次,但通过对于过往榜单发布的观察,发现部分上榜产品在发榜之际已经错过了最佳赏味期甚至直接下架,导致消费者与其失之交臂。为了保证榜单的时效性, 熊猫指南在2022年正式从一年两榜改为“月度入围名单+全年榜单发布”的方式。通过高时效性的月度榜单发布,实时为消费者进行良心推介。需要说明的是,月度入围产品并不能保驾护航直接进入年榜,熊猫指南会全年追踪其品质、流通等表现,并在年底综合考量后再判断是否上年度榜单。
本次年度发榜,共计336款优质农产品脱颖而出,创熊猫指南榜单历史新高,其中三星产品14款、二星产品79款、一星产品210款。相较于2018年首次发榜(56款),上榜产品新增280款,三星产品也实现了从0到14的跃迁,侧面展示了中国品质农业的突飞猛进。此外,榜单覆盖品类进一步扩充,在果品、蔬菜、粮食、食用菌、猪肉的基础上增加了鸡蛋和坚果,构建七大品类。这一举措使榜单更全面地覆盖了用户的消费选择,完善了国人营养膳食图谱,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满足大众想要吃得更为丰富、健康和美味的需求。
榜单的进一步丰富,推动了更多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化,可以帮助农户实现收入的增长,消费者也能品尝到更多来自田间的美味,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论是区域公共品牌还是单品品牌的创建,都可以拉动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中国品质农业的“米其林指南”,熊猫指南始终怀揣一颗公益之心,为农户、消费者、地方政府创造更多价值。
初心不变,榜单评审标准严苛依旧
本次熊猫指南上榜产品虽为史上最多,但评审标准较以往反而更为严苛。
11月28日,熊猫指南感官实验室正式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意味着熊猫指南感官评价体系的科学精准性在国内外均属一流。而这套体系正是熊猫指南评价模型的重要依据,其核心工具熊猫指南风味轮覆盖了农产品中与好吃相关的各个维度,并将每个维度进行量化,用数据将抽象的“好吃”呈现出来。比如在对葡萄行业的研究中,熊猫指南将葡萄的评价维度结构拆分为果肉顺滑度、果肉滋味浓郁度、果肉酸甜比等12个大维度,200多个细分维度进行解析,并发现葡萄的整体喜好度和果肉的顺滑度、余味、滋味浓郁度、酸甜比例等维度呈正相关,和果肉、果皮的涩味程度呈负相关。用科学的方式,为非标准的农产品建立了精准的评价体系。
不仅如此,为了让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美味能被更多人知晓,熊猫指南不断扩大调研范围,实时关注种植区域和品种变化,甄选有代表性的基地、品种、产品、农人和企业,践行“种植环境优、品种优、种植管理优、品质优、物有所值”的五大调研标准,只为让真正的精品脱颖而出。历经5年的寻找,截止到目前,熊猫指南调研团队已累计行走400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31省市自治区,调研了1400+红线地块和4000+家农业企业。并对三品一标产品、名特优新产品、电商物联网明星产品、线下实体店热销产品进行针对性调研,实时贴合市场需求。
榜单的不断完善和升级背后,是熊猫指南对于中国农业的使命感,以及对农产品美好未来的一份向往,如同熊猫指南联合创始人兼 COO 马祎曾表达的那样:“我们对中国农产品的期待是不再去讲苦情故事,而是能传递美好,让这些美好能有附加的价值。熊猫指南致力于为中国农产品树立一个质量等级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产品的品牌化问题,让不为人知的中国优质农产品被看见、拥有品牌、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帮助中国农人对接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获得更好的收益和尊重,实现科技乡村振兴。只有科技化、标准化、产业链化、中国乡村才能迎来巨大的未来。”
展望未来,共话中国品质农业发展盛世
成立五年,九度发榜,熊猫指南始终扎根农业一线,见证了中国农产品品质的跨越式升级。
越来越多的好品种正为大众所了解和认可。从2021年到2022年仅一年时间,熊猫指南三星产品就从6款增长到14款,二星产品从49款增长到79款,2022年三星二星产品占比提升近1成,优质产品层出不穷。曾经很贵且规模很小的品种正在变得大众化,比如近年来阳光玫瑰和巨峰的火热带动了整个葡萄市场的发展,并从消费端反馈到种植端,推动我国葡萄品种结构持续优化,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
农产品市场的火热,也吸引了不少人才跨界而来,从互联网等高薪领域纷纷转行干农业。与此同时,新一代农人的专业素养也在提升,以前农业专业生常常被迫转行,如今都实现了专业对口直接就业。这也直接促进了农人群体的年轻化,在30-39岁为绝对主力的上榜新农人中,7成以上种植历史都在6年以上,是一批年轻的“老”农人。
而通过与企业、渠道、种植户的品牌合作,熊猫指南也帮他们提升了影响力和销量。中国意境菜代表大董就直接依据熊猫指南榜单从源产地进行采购,并在全国多家分店内都陈列了上榜产品销售专区,不仅提升了菜品品质,也增加了营收。在未来,熊猫指南也将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展开合作,持续发力将好产品送上高端餐桌,为农户打开销路。除此之外,通过推广四川大凉山丑苹果、建立三亚芒果标准等品牌化手段,熊猫指南创造了让当地政府、农户和消费者三方受益的价值链,成为品质农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在深入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熊猫指南以双脚丈量中国农产品的广度,以榜单树立优质农产品的标杆,以科学赋能品质农业的发展。从田间到餐桌,熊猫指南打破了种植端到消费端的“信息壁垒”,改变了农产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惠及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让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品质农业发展的红利。
相关文章
深度研究!“三位一体”: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
【畜牧行业】数字化赋能养殖,开启“智慧畜牧”..
【预制菜】2025年预制菜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浅析!智慧农业9大赚钱模式,哪一个更牛..
普通人搞乡村振兴:不需要当大老板,可以尝试做..
【农村电商】深度拆解!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
农场运营:小农场持续盈利的5个技巧..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