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落地之战:回归本质更重要!
智慧农业
  
2020-03-03 09:19:53
[ 导读 ] 智慧农业能解决传统农业哪些问题?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作者:马云华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我们经常看到,100亩农场,只需要1-2个人管理;1万头猪只需要1个工人、智慧农业比传统农业降低60%以上的成本、智慧农业比传统农场产出高于1-2倍之多...

近几年,智慧农业的威力、成效已经逐渐被农业企业、农民接受并认可。甚至,有人把智慧农业当作“农场的救命稻草”,运用大数据或连上物联网、使用上滴灌技术,趋于倒闭的农场竟然活下来了。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01

智慧农业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早在2015,国家推出“互联网+”战略之后,互联网农业逐渐裂变出多个模式,比如,物联网农业、农产品电商、大数据应用、气象监测等等新应用。

那么,智慧农业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农业行业观察认为解决生产效率、农产品品质、投入问题,而这3大问题恰恰是农业生产与管理最为艰难的问题。

下面,我们逐步分析下:

1、解决生产效率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认为,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为发达国平均水平2%。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低,以及农民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根本之根本。

智慧农业为何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呢?首先,智慧农业解放了农民,让农民成为农业主导者;其次,智慧农业借助先进技术替代了刀耕火种、提高了农业产出比。

总体来看,智慧农业解放了劳动力、把技术变成生产工具,替代了传统的人,从而实现农业稳定产出能力。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2、提高农产品品质

由于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无标准、口感与外形不统一,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从结果来看,农产品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产品销售和价格问题。

我们发现,智慧农业借助技术优势对农产品生产、施肥、灌溉、日照、采摘时间等方面有详细、标准的操作方法,从而确保了农产品标准化,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品效合一。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3、减少投入

中国农业已经迈入高成本时代。经验来看,我国农民投入成本高于日本、美国,从而高导致价格高、竞争力弱。

以小麦为例,国产小麦市场价格多在2450元每吨左右,而国际小麦平均价格大多数情况则在1800元每吨以下。不仅如此,稻谷,大豆和玉米这些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

为何中国农产品价格高于国外呢?原因是中国农民的土地租金、农资产品价格、人工成本等都在逐年上涨。

所以,智慧农业进入之后,其可以实现土地多空间使用、减少农资产品使用、采用智能化减少了人力成本等等整体成本投入,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02

落地之战

很多人都在认为,智慧农业由互联网公司主导,比如阿里、京东、百度等公司,因为他们具有一流的互联网技术。

其实,智慧农业真正的实践者是一线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产品产区,他们借助智慧农业的应用积极嫁接到农业生产与管理中,从而帮助自身提高竞争力。

接下来一起看下智慧农业的落地之战吧。

1、用智慧农业化整为零 亩产提升50倍以上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青椒农场”面积为20亩,种植着日本小番茄、茄子、菠菜、大蒜、西兰花等蔬菜,与普通菜园不同的是,这里的灌溉系统等装置连着网络线和传感器,并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整个农场只需要3人管理。

同时,该公司把大棚内的菜地被划分成80块小田,还开发了一个APP只要在手机客户端下载“青椒农场”APP,就可认领这里的菜地,并可在手机上24小时实时监控蔬菜的生长情况,并根据网络提示的需要浇水、除草、施肥等信息,在线上下达指令,线下自动实施,让久居城市的人足不出户实现自己的田园梦。到了收获季节,认领者可以亲自来农场体验采摘的乐趣。

该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土地流转费是600元,可以划分成25块左右小菜地,每块认领费是1200元左右,除去前期投入等费用,每亩地的产出至少升值50倍。

2、用智慧农业培育优质果品 增产提质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某个农场主租赁了102余亩的农庄,已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并对农庄内90多亩农田进行了现代化设施改造,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产品为主营的新型家庭农场。

该农场主把自己擅长的工业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融入农业生产,打造出了打造了葡萄、枇杷、蔬菜3座智能连栋大棚。

同时,该农庄还实现“农业物联网+”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种植品种的不同通过传感器采集所需的数据,比如枇杷大棚里主要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地下水位以及土壤的含水率等数据,将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大数据分析,结合数据分析从而提高了果蔬的品质和产量。

除了物联网+智能连栋大棚,农庄还建有物联网+智能的全自动泵站,以及农业物联网+智能控制中控平台和多套物联网+智能的全自动排水子系统,整个农庄只有7名员工,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3、用智慧农业实现亩产高于传统3000多元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海归男”方俊积极探索有机农业+大棚模式,整个大棚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实现大棚的温度、土壤的湿度等等。同时,农场还采用数字化的云生产管理系统。所有的生产信息都会及时录入,同时给售出的蔬菜等贴上二维码,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管和对农产品安全追溯。

该农场主打的小番茄、水果胡萝卜、水果玉米等品种,同时在销售模式上推出“会员制”的宅配送服务,除了少量合作单位的固定业务,多数销售都在其网站上完成,如今农产亩均的效益要比传统农业高至少3000元左右。

4、用智慧农业种菜 每天产出8吨到10吨蔬菜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根据媒体报道,福建有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室内农场,蔬菜不用种在地里,密闭的室内空间有严格的系统来调节温度、水源、湿度、营养物质,并用LED灯代替阳光。莴苣、罗勒和小白菜等各种植物生产在白色培养板上的小插槽里,浸在基本没有土壤的营养液中,整个农场只需要4名工人。

据悉,该室内农场较小的品种可以在18天内收获,较大的蔬菜则需要33天到35天,室内农场每天产出8吨到10吨蔬菜,这些蔬菜足以供应将近3.6万人,每年可产绿叶蔬菜3000吨至3500吨。

5、探索智慧农业产业方案 培育出新价值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目前,新疆森禾智慧农业拥有3万多土地,依托智慧农业系统种植玉米,实现年产值千万级规模。

作为一家传统农业公司把智慧农业体系植入到整个产业循环链中,从智慧企业出发,到产业提升为目的,全部收益均来自自产业环节而是种植端。比如、饲料端、玉米金融期货、秸秆综合利用。

该公司从产业解决方案入手延伸价值,把智慧农业当作产业效益提升的一个助推器,从而实现智慧农业价值最大化。

智慧农业落地之战

03

总结:回归本质更重要

智慧农业不仅仅是阿里、京东、华为的高大上技术和应用,而更多的是产业落地。甚至包括,农民自发地借助智慧农业应用来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

相比于一个花费百万级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农民更需要切实解决生产、销售、产业等某一个环节的落地方案。

当然,目前我们也看到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示范农场”,其目的依然在检验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但未来需要回归本质,互联网公司应该放弃高大上技术专家形象,转变成落地成为农民帮手,帮助农民实现高产高效。

或许,这才是智慧农业硬核的价值。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