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11月5日上午,张启发、赵春江院士等14位专家学者与5位企业家齐聚2022智慧农业产学研生态峰会,结合所在领域取得的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智慧农业发展献智献策,线上线下累计近7万人次参与交流学习。
张启发作报告(蔡文滔 摄)
张启发院士作了题为“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新时期的稻之道”的专题报告。他以国际粮食安全观念的演进为主线,结合“绿色超级稻”产业的发展变化阐述了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张启发认为,“双水双绿”生产体系尤其是不打农药、精准施肥、不用渔药、精准投喂的“双不、双精准”规划,对智能装备、智慧设施等现代农业技术有着较高需求,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同样赋能“绿色品种、绿色种植、绿色防控、绿色稻田”目标的实现。
张启发表示,在创新生产模式、创新种植技术的智慧农业推动下,利用优质稻米实现基因组精准营养治未病的“大健康理念”,满足人们“要健康、要美味、要营养”的全新饮食需求未来可期,“实现这个目标可望也可及”。
赵春江院士作线上报告(蔡昕炜 供图)
赵春江院士以“北斗卫星导航在智慧农业生产中应用”为题做专题报告。他谈到,在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智能农机装备成为实施智慧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传统的农业机械正在向融合卫星导航定位、智能测控与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智能农业装备快速迭代。他表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机精准生产管理,占据垄断与主导地位,基于北斗的农机导航,能够填补农机精准作业控制与监管领域的空白,打破GPS 在农机装备领域应用的垄断格局。
他认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对北斗导航和智能测控物联技术需求日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面对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快速流失问题,基于北斗的智能农机装备是破解未来“无人种田”的高效生产要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文霆教授围绕装备、农田、区域三个方面分享了作物生长及用水信息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及装备的探究。
浙江大学平建峰教授认为智慧农业最核心的是传感与数据,并围绕“农业微纳感知技术与传感器”进行分享。
石河子大学吕新教授围绕“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实践”主题,从国家对大数据产业的重视、农业大数据加速智慧农业的发展、农业大数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吉林农业大学武志海教授认为,旱作水稻的种植范围更广,节本省工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水稻旱作全程无烟水环境下的生产对生态环境可以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冯利平教授表示,农业模型是智慧农业的大脑,向模型中加入互联网、云计算等各种技术,可以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化。
中国农业大学郭伟龙副教授介绍了团队利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数据对小麦进行种质资源的精准解析,建立描述小麦种植资源亲缘关系的网络化解析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研究所杨其长分享了“技术蔬菜光配方及其人工光源技术、营养液栽培实现智慧化、智能机械与机器人辅助生产管理、环境管控实现智慧化”智慧工厂四大进展。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陆春贵教授表示,希望能加强智慧农业的国际合作,通过A I技术大幅度优化以提高资源利用和效率,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核心技术提升,推进现代农业革新和繁荣。
现场认真听会的师生(段丁华 摄)
华中农业大学章元明教授表示,优质基因及其作用模式是作物种业拥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性的关键,关联分析混合模型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找到优质基因”这个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杨万能教授认为,作物表型组学将有潜力解决大规模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表型数据分析对作物功能基因组、作物育种发展的制约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袁珅教授认为,通过集中优化产量差较大或氮素盈余较高的水稻生产系统的表现,可将水稻总产量提高1.5亿吨,并近乎消除氮素损失导致的氮素污染。
先正达集团中国MAP数字农业总经理单奕介绍了“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并从“赋能种出好品质”“赋能搭建生态圈”“为消费者种出好品质,为种植者卖出好价钱,为产业链集好大数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华为智慧农业解决方案高级架构师杜开发分享了运用数字技术助力种业振兴发展的新技术。他提出运用AI技术来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并以华为领先业界打造的华为云盘谷大模型为例进行了分析。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吕名礼表示,发展可控农业能有效解决设施农业与数字农业融合的全球农业,通过强大的科技装备和“八维一体”的经营体系,构建强韧性的产业,解决农业产业生态链问题和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问题。
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COO罗其斌表示,未来数字农业的企业竞争将会是数字技术和生态问题的竞争,未来农业平台应当具有实用、实效、实时功能,是能够帮助老百姓节水、增效与省工省力的数字化平台。
北京芸播士智慧农业科学院院长陈琳介绍了芸播士利用云计算梳理数据,进行多项核心技术开发,并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的举措。
据悉,本次峰会共邀请了28位学者做交流,其中14位专家学者做科学研究专题报告,5家企业代表做产业实践应用专题分享,旨在将智慧农业与产学研深度结合,加强农业产业与科学技术融合创新,从产业需求视角促进智慧农业人才培养。
来源:南湖新闻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