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的十大趋势和挑战与新时代农牧企业的精准定位
智慧农业
   老于
2019-05-30 09:32:09
[ 导读 ] 我国农业的十大趋势和挑战。

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姚民仆被誉为“中国农牧行业管理教父”,他总结了我国农业的十大趋势和挑战、我们应该具有的新思维和新战略,他还总结了企业活命的十二字方针“现金为王,苦练内功,留住人才”。


中国农业新的趋势和挑战

趋势和挑战一:经济的不确定性

1、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

2、中国过去以政府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引擎的传统增长模式受到较大挑战。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打造成房价高升。

3、非洲猪瘟。中国的非洲猪瘟仅仅三个月以每天50公里的速度蔓延到了16省3个直辖市。1970年代这个病毒在欧洲传播,一年才传播了100公里,我们三个月传播了几千公里,猪瘟的感死率是100%,无药可治,只能全部斩杀。中国有上亿头猪,如果斩杀将造成上万亿元的损失。

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三月在《非洲猪瘟对中国的威胁》的报告中就提醒中国,2017年三月在俄罗斯东部城市伊尔库斯克爆发了非洲猪瘟,它距离中国边境只有一千公里。报告说,猪瘟一旦进入中国将给动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带来毁灭性打击。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进入中国则将一发不可收拾,唯一的办法就是严防死守边境。可是不知为什么,事实却是猪瘟从俄罗斯传到中国用了将近一年半,而中国仅三个月。

8月24日,人民网转发了一篇“非洲猪瘟不会感染人,猪肉可以放心吃”的文章,暗示有病的猪肉可以吃。更为严重的是对养殖户的补贴并不到位是造成非洲猪瘟泛滥的主要原因。你不有效补贴,那些养猪户就不会诚实报告猪瘟情况反而加紧出售有病的猪以减少自己的损失。这样你能有效防堵?食品链的初端就是农村,而农民个体是最难生存的,稍有动荡他们就血本无归,他们为很少 一点利益都值得冒险。  

趋势和挑战二:产业化既是发展前景也是陷阱

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轨迹,产业化是必由之路。从原料种植到饲料工业,再转向食品工业,从动物的能源转向人类的能源。

农业产业化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但抱紧它并不容易,要把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形成链条,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必须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荷兰的花卉产业世界闻名,但鲜花贵在一个“鲜”字,因而对营运体系的要求特别高,从培育、生产、分级、保鲜、包装,到运输和销售,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他们的花卉拍卖和配送系统效率之高,堪称世界之最。没有如此高效的服务体系,荷兰的花卉,绝难成就今天的热门产业,更不会领导世界花卉的新潮流。  

产业化是个美丽陷阱,规模化不等同于现代化。规模化是手段,现代化才是目的,如何把牺牲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的根本变革。 

强调企业间合作,真心诚意发挥各自优势。

趋势和挑战三:禽肉的低成本发展会不断挑战猪肉价格

中国的禽肉生产增长速度快于猪肉,归因于禽肉产业提供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效率。在目前中国的各种动物蛋白生产行业中,禽肉生产的工业化水平最高。据分析,中国目前的人均禽肉消费仍处较低水平,年轻一代的中国人越来越接受禽肉产品,这使得禽肉行业有可能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而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于新兴的快餐服务和快速冷藏/加工食品等行业。 

从全球看,全球家禽业呈现“现象级”增长,2030年全球禽肉产量预计将会超过猪肉产量。需求方面,过去二十年,全球鸡肉需求增长91%,年均增速3.5%;预计十年后全球鸡肉需求将会再增加30%。

趋势和挑战四:进口猪肉尤其是猪肉副产品价格会持续挑战国产猪肉价格

2011年至2013年,我国猪肉及生猪产品进口量持续稳步增加,冷冻猪肉累计进口157万吨,超过1995年至2010年进口量的总和。2016年进口猪肉更是高达160万吨,超过了2011年至2013年的总和。除2016年外,大量国外猪杂进口均高于冻猪肉进口。猪肉及生猪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比如,2013年和2014年猪肉进口保持高位,延长了国内猪价在谷底徘徊的时间,拉长了养殖户亏损期,加剧了产能非理性调减幅度,导致下一轮周期猪价的暴涨。

趋势和挑战五:绿色贸易壁垒是中国肉类制品出口的障碍

我国农业贸易体量巨大,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目前,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中国都是全球最大买家。

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农业是受波及的重灾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美两国农业资源禀赋不同,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2017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241.2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2%,我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163.8亿美元。

美国2000亿美元的征税清单中,包含了我国绝大多数出口美国的水产品和果蔬产品。中国公布的征税清单显示,大豆、谷物、棉花、水产品、水果、蔬菜及坚果制品、畜产品等众多农产品是征税重点。

趋势和挑战六:养殖的零排放,无害化,资源化

养殖业环保越来越严格,属山东、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最为严重。无疑,环保政策对养殖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部分当地政府的强制停工、强拆等作业下,“环保高压”让许多养殖户遭受巨大的损失,但并不是所有的拆迁和停工给予了适当的补贴。对于有的证件不齐全的圈舍有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的拆迁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2015年1月1日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对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大大加强,新环保法的实施将使环保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的占比将显著增加,经调查,建设一个4000头能繁母猪的规模养殖场,环保投入高达2000万元。一般的小型养猪场是支付不起如此昂贵的成本的。

趋势和挑战七:2020年饲料端全面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

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大势已定,将会给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1、养殖业生产水平会下降,养殖成本会大幅度增加;

2、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可能会造成养殖现场治疗用抗生素的大量增加,畜牧业抗生素使用总量在“饲料禁抗”的初期可能不会减少。

趋势和挑战八:产能过剩

中国几乎所有产业产能都过剩,农牧食品产业市场也会过剩。饲料产能已经过剩,养殖规模也是过剩的,现在规模化的产能还有空间,那就要看与小规模的成本竞争如何?最后的竞争是产品成本的竞争。我曾反复强调,规模不代表现代化。

从中国赖氨酸产能至中国的饲料产能严重过剩的规律看,从这行业心浮气燥的通病看,中国养猪产能不用三年就会过剩。感谢这一年低猪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趋势和挑战九:生物发酵饲料的兴起

如果说六十年代前的饲料是第一代混合饲料,七十年代是第二代配合饲料,八十年代是第三代全价营养配合饲料,现在正在兴起的是第四代——生物发酵饲料。生物饲料是指通过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提取等手段开发的安全高效、环境友好、无残留的优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的总称。未来,生物饲料将在饲料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发酵饲料将如何改变饲料养殖业?如今饲料养殖行业传统的模式为:饲料加工企业采购饲料原料加工成饲料,饲料再卖给养殖场,由此而产生的二次运输、加工、销售、包装、损耗、利润等增加养殖成本500元/吨左右。而现代的模式为:饲料加工的场地由饲料厂转移到养殖场,一次运输、生物加工、减少销售、包装、损耗、能耗、添加剂等将使饲料成本下降300~500元/吨。

趋势和挑战十:国与民的十字路口

大家知道,现在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跌破发行价的超过了80%。股票跌破了质押线的超过15%,现在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开始求国企包养,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是再往前走,你到底是民营还是国企?

过去多年,民营企业求包养的事情不是很多,这个转折点从哪儿开的呢?其实是从万科开始的,开启了大型民营企业回归地方国企的先河。未来你的企业姓国还是姓民?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选择。 

综上所述——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甩掉你的不是时代、而是你传统的思维和相对落后的观念。


新思维


新思维一:强化生态农业

几代人十多亿人的艰苦努力,一场贸易战打起来,才发现农业仍然是我们的软肋;  

虽然从总体上解决了吃饭问题,但中国每人每年进口的粮食达200斤,还进口大量猪肉、棉花等农产品;

中国每年进口粮食1.3亿吨,其中大豆九千七百万吨,占全世界大豆出口量的64%; 

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员数仅为242.2万人。而同期,我国农业就业人员数为21,919万(2015年数据)。 

支撑美国农业的四根支柱:规模化、机械化、化学化、生物技术化。

但是,美国农业真的所向无敌吗? 

美国农业光鲜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高补贴”的巨大隐忧。 

除了上面提到的“五高”,美国农业还因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土壤恶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美国31个州都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仅一个州每年就有31亿吨土壤流失,美国中西部农田的表土以前深达1.8米,现在只剩下0.2米。 

美国农业依赖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违反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农业本性,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持抗性增加、品种资源单一化等等。

土地上的“投入产出比”达到边际效应后不增反降。“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故事仍在上演,不过这次是整个地球。

中国农业还得来一次选择?

中国农业应该如何选择呢?非要选择美国模式?——完全没有必要!

中国农业只有一个使命,就是养活自己。最有说服力的是:最发达的、最崇尚体育的、医保费用最高、医药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人均寿命就是上不来。

中国在模仿美国农业和西方农业,美国和西方却开始回望古代中国。无论日本、荷兰、法国、以色列、甚至美国,正在悄然兴起的生态农业都有着中国古代农业的影子,就是美国,有机农业所占比例已经上升到了百分之十几。日本的自然农法干脆就是从中国来的。

现代有机农业的正宗源头其实就是中国!倒退40年,中国农产品干脆就是有机食品。  

当年三分钱一斤的有机西红柿,今天已高达30元一斤,价格提高了1000倍,质量还不一定等同于当年。现在有机食品成了食品中的贵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奢侈品。  

仅从这个事例来看,如果中国农业不以量为中心而是以质为中心,且不谈有机农业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就价格上来说也可以数以倍计的增长。就以西红柿为例,中国的农业产值乘以1000倍,不,100倍,10倍是不是第一农业强国?!我们的农产品凭质量第一,难道在这个世界会没有竞争力?  

与美式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消耗能源少,水资源利用效率高,有助于防止全球变暖;不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添加剂,全国生产这些“有害”物质的就少了;农业化学物质用量大幅度减少,许多严重污染环境的农药厂、化肥厂就可“关停并转”,环境会得到根本改善;长期下去,耕地将变黑、变肥。  

如果中国30%~50%的农业实现了有机种植,那么,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将得到质的飞跃。  

新思维二:在经济下行与危机时期,企业要熬过寒冬,争取活下来

在经济下行与危机时期,企业要熬过寒冬,争取活下来。我认为要靠12字“活命”方针,即“现金为王,苦练内功,留住人才”。  

1、现金为王。所谓现金是经营性现金流为王,而不是现金本身。一个企业只要现金不断,哪怕是暂时亏损也死不了。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有充足的、可支配的经营性现金流,永远是危机期的最大赢家。

我的经验是——养殖企业一年的利润,经得起二至三年的亏损,这家企业是健康的。有的专家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期,现金流比利润重要10倍,比收入重要20倍,因为所有熬不过去的企业都是死在现金流短缺上。  

2、苦练内功。不管外部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唯有做好自已,就是要比别人能够耗得更久。积蓄能量,耗到最后,耗到别人死,自己活下来。  

3、留住人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时候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把亏损当回事,不要把业绩出现下滑当回事。财富可以暂时失去,只要人在。  

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两种企业——

一种是龙头企业,用别人的钱赚别人的钱;

一种是长寿企业,用自己的钱赚别人的钱。

新思维三:智能化是中国农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信息互联网、社交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万物互联时代,万物互联以AMBBC为核心技术,即AI(人工智能)、MI(机器智能)、Big Data(大数据)、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计算),将改变整个人类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将对所有产业带来革命性改变。数据动态、数据即时、数据真实、数据共享、网络安全、平台开放、共享共生的智能产业是中国农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新战略


整:资源整合!

你能整合多少资源,多少渠道,你将来就会得到多少财富!

借:造船过河不如借船过河。

趋势,无法阻挡;

抉择,要有智慧!

学:今天的企业家,赢在学习,胜在改变!

变:要想改变口袋,先要改变脑袋!

任何一次机遇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结束语:能干事不是本事,不出事不是本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才是本事。

来源:农业大实话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