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文 / 陈锡文(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和现实命题。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是读懂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起点,也是理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现状的逻辑原点。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和现实命题。
纵向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土地制度、税赋制度、国家治理制度的变迁演化,农业生产和工程技术的发明发展、中国特色人文精神的脉络和传承等,都与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横向看,当代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则涉及今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是整个中国国情现状、社会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演变的缩影。因此,了解中国农村、农民,对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演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了解中国农村、农民,就必须从历史着眼,观察现实,这样才能把握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要素和内核。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版图上独立成章,延绵不绝,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中国的农民在千百年来的劳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耕作制度、技术体系和文化理念,中国农业发展历史底蕴的深厚是令人惊叹的。在中国历代执政者心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他们在治国理政中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这不但关乎整个国家的命运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且事关每个平民百姓的生活福祉,因而也关系政权的人心向背。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就曾说过,“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自周代以来,历代皇帝都要在春耕之前率群臣亲耕,这就是“籍田”礼,以此来为天下百姓作表率。自汉代以来,地方的主政官员们就有一项年复一年的重要工作——“劝农”,即在春天来临时,勉励人们依据季节,重视及时耕作。中国的历代执政者都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建立了各种支持农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一代又一代不懈地推动着农业的进步,锲而不舍地一直走到今天。一句话,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
将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执政党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尤以土地制度和粮食问题最为根结,这是因为中国农业的历史使命首先是需要养活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繁衍的人们,中国农村的发展就是要让住在这方土地上的人民至少获得温饱。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调整着这个国家的政府与人、人与地、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经济关系和分配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土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粮食问题。土地制度如果不符合农业的规律和农民的愿望,粮食问题必然就难以解决。
今天的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中国自己的粮食不够了,任何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可能有帮助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在1949年中国政权发生变更之际,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曾预言:中国人口众多,历代政府包括国民党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同样,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它必然会因此而垮台。但是历史证明,艾奇逊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吃饭问题确实历来是中国的一个大难题,历史上的执政者很少能够真正解决好它。
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执政的政府是否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当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到了1994年,当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超过370公斤时,有一个叫作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的美国学者写了一本叫《谁来养活中国?》的书,声称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对于中国的粮食需求和未来前景有不同声音并不奇怪,但这无疑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执政者们比以往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并将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执政党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到2015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超过450公斤。
让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更加好起来,为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事实胜于雄辩。从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毫无疑问,中国粮食的供给影响着世界粮食的供给,而中国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影响着全球人口减贫目标的实现。这是因为到可预见的未来,即使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能达到70%以上,仍将有4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如果他们的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和提高,不但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无法如期建成,世界的贫困问题也不会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国际经济的发展轨迹都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因此,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不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更与我们这个地球村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血脉相连。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也更加紧密。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格局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走到今天,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中国人有决心、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并能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中国人已经成功解决了自己的吃饱问题,下一步要解决如何吃好、吃得更营养健康,如何让农业的发展对环境更加友好,如何进一步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使中国的农业更加有效、持续地发展,让中国农民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为幸福,让中国的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为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农资360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深度研究!“三位一体”: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
【畜牧行业】数字化赋能养殖,开启“智慧畜牧”..
【预制菜】2025年预制菜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浅析!智慧农业9大赚钱模式,哪一个更牛..
普通人搞乡村振兴:不需要当大老板,可以尝试做..
【农村电商】深度拆解!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
农场运营:小农场持续盈利的5个技巧..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