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独家内容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近些年,国家多项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多元化农业模式,比如三产融合、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等。
探究其目的有2个:1)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2)推动农业产业融合。
在中国农业资源分散、小农户居多的现状下,用产业融合模式、农业一体化模式集中资源、整体发展,从而实现产业振兴之梦。
接下来,以云南保山地区特色农业为例,农业行业观察深度剖析该地区的龙头企业如何发挥带动作用,如何践行农业一体化模式。
该地区以一粒果(褚橙)、一头牛(肉牛)、一棵草(石斛)这“三篇文章”,将褚橙、肉牛、石斛三大规模特色产业打造成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加快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一、用一粒果撬动3000万产值
2014年10月,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恒冠泰达公司)与该地区签订了3万亩柑橘水果产业基地开发建设项目协议。
恒冠泰达公司通过企业实施种、加、销一体化发展打造的产业链,把农民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具体干法如下:
1、农民土地分红
该地区将恒冠泰达公司的项目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来抓。为达到土地利益最大化,探索了一条“一租二包三分红”的农村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该地区的农民除了分土地的出租租金之外,同时,恒冠泰达公司吸纳当地农民进入基地上班,成为产业工人;另外以产业工人奖励提成为基数的15%作为“产业收益反哺基金”奖励土地出租户,出租户每亩每年可增加600至750元收益。
2、产业链带动
恒冠泰达公司发挥品牌优势、供应链优势、产业优势推动公司收益持续攀升,同时,恒冠泰达公司实施种、加、销一体化发展打造的产业链。
目前,该项目基地种果10000亩,建成育苗基地1个、有机肥加工厂1个;2018年挂果3000吨,实现产值600万元;2019年预计挂果8000吨,预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
总结:这案例是恒冠泰达公司以保障当地农民收益为前提,并开展产业叠加等模式,帮助农民和企业实现利益回报。
二、单产带动多产
2018年,云南东方皓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皓月公司)落地该区,计划投资20亿元打造肉牛养殖基地。
之后,该公司通过实施“草变肉”工程,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制革业——生化制品业——有机肥加工业”相互促进、循环再生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以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以一个产业带动多个行业。
具体干法如下:
1、以单产切入
东方皓月公司以“肉牛养殖”为切入点,建立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同时还开辟万亩连片的草山、示范养殖基地,育肥场、良种牛繁育场等,以便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
在产业带动上,该公司以单产切入形成巨大的产业牵引力,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联结当地饲草料种植户和肉牛养殖户,通过订单养殖、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利益再分配等模式,实现农户饲养优质肉牛“低投入、低成本、规模化、高效益。
2、单产带多产模式
单一产业一旦做强之后,势必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该公司以肉牛基地为核心,通过不断的产业叠加,开辟了屠宰厂、物流中心、活畜交易市场、特色小镇、食品加工、制革厂、生化制品厂、有机肥加工厂等多条产业链。该公司形成相互促进、循环再生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以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以一个产业带动多个行业。
总结:这个案例体现出“单产带多产”的结合,该公司通过一个产业带动不断叠加、补强,从而带动产业链发展。
三、用一棵草推动产业延伸
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品斛堂公司)是该地区石斛产业的标杆企业,该公司拥有集石斛规范化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品牌营销为一体。
品斛堂公司围绕这棵草,品斛堂公司发挥产业组织优势,实行研、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有效带动了龙陵石斛产业向产业化、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18年,公司石斛总面积达810万平方米,产量3400吨,实现农业产值4.8亿元。
具体干法如下:
1、打造完整的石斛供应链
品斛堂公司打造了一条完整的石斛供应链,用技术和产业优势吸引当地的农民加入。比如,
在原材料方面,品斛堂公司除了由公司的4000亩示范种植基地提供外,还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并与贫困户建立了1500余亩石斛种植基地,该公司按照生态种植模式,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并收购石斛鲜条。
同时,为了保证石斛的品质,公司建造了专业鲜条保鲜冷库,全力打造石斛原料收储、初加工、流通基地。
2、发力精深加工
品斛堂公司发挥产业组织优势,发力石斛精深加工。另外,该公司形成集石斛产品研发、加工、生产、检验为一体,并且拥有中药饮片联动生产线、固体制剂生产线、石斛保健酒灌装生产线等。
同时,该公司还开辟了石斛健康白酒、多品类石斛保健酒和石斛系列保健品,现已覆盖云南省各地两万多个市场终端。并且在杭州建立了新零售事业部,开发了电商专业产品,准备借助电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
总结:这个案例以单产为切入点,形成研发、加工、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路径,用一体化思路做产业,值得学习。
其实,特色农业本身拥有强大的单产优势,但在产业化、跨界上存在不足。
因此,需要借助产业一体化思维,不断地形成产业联动、产业跨界的新链路,从而实现农产品溢价、企业和农民双双增收。
当然,我们还得再思考一点:产业设计必需考虑农民利益,一切围以农民增收,产业兴旺为出发点。或许,这才是产业振兴的精髓。(完)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