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梳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模式,觉得哪一个更适合你
合作社
  
2024-12-24 18:39:28
[ 导读 ] 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模式,觉得哪一个更适合你?

01、村社共建型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资源资产作价和投资入股、服务合作等方式,实现村社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既解决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难题,又解决合作社产业发展难题。

典型案例

枝江市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创新“村社合一”发展思路,将合作社的产业优势与向巷村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强强联手共谋发展。向巷村314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实行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村社拓展延伸成立吉吉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集观景、体验、休闲、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吉吉主题公园”,2022年共接待参观游客50万人次。2022年加工柑桔62000余吨,经营收入达到2.6亿元,为村集体创收28.3万元。

02、企业带动型

由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企业的加工销售优势和合作社的组织生产优势,网络带动小农户,延伸产业链利益链,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走市场引领、产品加工、品牌销售、互利共赢之路,推动共同发展。

典型案例

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领办的枝江市联强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纽带”的肉牛产业联合体和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上联企业提供标准化生产,下接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探索推广“农户代养母牛、合作社集中育肥”的夷陵牛代养模式,构建利益共赢、风险共担、市场共享、契约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已发展母牛代养户65户,发放母牛180余头,户平增收2万元;与8个村开展扶贫牛代养,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2022年,该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1535万元,累计盈余返还45.5万元;

03、集约经营型

以合作社为核心,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联合体,采取集约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典型案例

兴山县昇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成茶叶产业化联合体,建成100亩白茶良种母本园示范基地、300亩茶园基地、300亩标准化苗圃基地、1000亩香稻种植基地、年育柑橘苗50万株占地1万米的大棚,建设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左右的加工生产线,形成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带动水月寺、高桥、黄粮和古夫4个乡镇11个村3000多农户发展产业。合作社全力打造“黄粮香米”、“兴山白茶”两大核心品牌,2022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3200万元、盈余354万元。

04、领办公司型

合作社整合聚集各类资源领办公司,将经营范围拓展到二、三产业,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生产价值最大限度的留在生产端,实现产业富民。

典型案例

远安县瓦仓村大米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4月,2013年配套成立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主体融合发展模式,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各种型号拖拉机等130多台(套、组),组建农业机械等多支专业服务队,实现“统一种、统一管、统一收”全程机械化;公司以合作社基地为依托,投入400余万元,建立高标准的新品种示范孵化基地,成功走出了一条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之路,合作社年经营收入600万元,公司年销售收入2.5亿元。

05、联合合作型

农民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企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校等开展联合合作,做大做强,抱团发展,提升合作社生产经营能力,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小溪塔街道6家从事柑橘种植生产的合作社及1家苗木合作社联合成立,近年来采取社村联合、社企联接、社校联动等联合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道路。联合社成员社现有成员5816户,已覆盖官庄村、仓屋榜村、新合村、岩花村及小溪塔柑橘总场95.6%的农户,柑橘种植面积5.12万亩。2022年联合社累计销售柑橘16.3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2.87亿元,其中:出口2.54万吨,已连续四年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

06、产业融合型

农民合作社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组织优势发展产业、利用产品优势发展加工、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观光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和更多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典型案例

宜都市古樟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旅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型合作社。该合作社建有欧标出口示范基地(核心基地1269.55亩),辐射带动面积约6000亩,带动季节性就业1000多人;投入500万元专项技改资金,建有名优绿茶和宜红茶生产线,申请茶叶冷却装置、茶叶理条机等多项专利。开设“大风口一日乡村游”旅游线路,先后承办了“宜红茶制作技艺”传习交流会、三峡广电的非遗产品“宜红茶制作技艺”的直播现场等培训交流会。接待各类参观学习、乡村游5万多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100万元。2022年,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650万元。

07、三位一体型

农民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销售农产品,开展内部互助金融,实现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推进合作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促进合作社节本增效、稳健发展。

典型案例

宜昌市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生产合作,组建技术服务队,为柑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年均提供劳务服务用工1.5万余个;开展供销合作,每年为成员及周边柑农配送肥料1200多吨,农药2000多万元,为农民节约成本300多万元,年均带动宜昌市本地销售柑橘5万吨;开展信用合作,吸纳380户成员参与入股500余万元,累计为合作社及各实体提供流动资金支持2000多万元,为成员提供短期资金支持50多万元,带动成员实现股金分红收入120余万元。2022年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10010.66万元,实现盈余219.16万元,盈余返还153.42万元。

08、生产服务型

农民合作社聚焦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典型案例

当阳市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模式,与当地农户签订1.5万亩土地托管服务协议,农户亩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上。筹资2000多万元,先后购置3套粮食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提升至1500吨,有效仓容达2万吨;投资700多万元购进秸秆打捆设备和生物质燃料生产成型设备6台(套)。依托在建25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建高端米油加工厂及冷藏库、电商信息中心、研学教育基地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综合服务型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合作社年服务面积达45万亩次以上,年经营收入达5000余万元。

09、生产加工型

农民合作社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以加工带动生产,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从而实现生产、加工的良性互动,实现合作社增效、农民增收。

典型案例

秭归县欣欣茶叶专业合作社聘用茶叶技术专家、制茶能手,根据不同鲜叶品种制定收购标准和生产标准。扩建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配置生物质蒸汽杀青机和自动揉捻机组,并与烘干机连成自动化生产线,全方位提升加工服务能力。成立秭归县首家出口精制茶公司,现已建成4000平方米生产车间,购置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年出口精制干茶2000吨。注册“库首早春”商标,并取得“SC”质量体系认证。合作社将制成的干茶,根据外形、口感、香气、汤色和叶底五个方面,进行分级包装、批量销售。目前,合作社年生产干茶100万公斤,年经营总收入2300万元。

10、产品销售型

合作社聚焦农产品销售,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等多种模式,加大农产品销售力度,增强合作社盈利能力和发展实力。

典型案例

秭归县郭家坝镇橙秭果业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秭归草帽姑娘商贸有限公司,合作社主要负责柑橘种植、管理、采摘、分级、打包,公司则以平台运营、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主,形成了从种到销一条龙服务。公司除了传统渠道销售以外,还积极开发淘宝、京东、抖店等网络销售平台,建立以柑橘销售为主导、其它农特产品为辅助的电商销售“根据地”——屈乡小农女。合作社为满足客户对多种农产品的需求,挖掘整理了九畹丝绵茶、郭家坝山核桃、磨坪土鸡蛋、梅家河香椿等40多种优质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农产品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2022年,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3000万元,实现盈余80余万元。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