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前三季度,站在风口上的“二师兄”火爆程度依旧不减。
牧原股份:营收391.65亿,同增233.79%;净利润209.88亿,同增1413.28%;
温氏股份:营收554.42亿,同增14.81%;净利润82.41亿,同增35.44%;
正邦科技:营收326.5亿,同增85.63%;净利润54.33亿,同增10711.29%;
新希望:营收747.88亿,同增31.04%;净利润50.85亿,同增65.65%;
天邦股份:营收80.26亿,同增80.17%;净利润28.24亿,同增23553.38%。
前三季度,五大“最能赚”猪企前三季净平均日赚1.5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超3倍。虽然现象残酷,但事实说明卖芯片、做互联网的,不一定比养猪的赚钱。
另一方面,杀猪的同样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日前,国内屠宰和制品行业的龙头——双汇发展发布业绩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7.27亿元,实现净利润49.38亿元,同样不逊色于上述养猪企业。
人们熟悉双汇的味道,对万隆却知之甚少。作为上市公司领军人,他因改革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试图改变一个行业的命运,继而在国际市场上改变中国品牌的命运。
80岁老人日赚千万
人们惊叹于桃李面包吴志刚84岁才退休,娃哈哈宗庆后75岁仍在一线奔波,感叹他们古稀之年仍奋战在食业一线。殊不知,双汇创始人万隆,于1940年出生,今年迈入80岁,80岁的他仍奋战在一线,至今日程中还没出现“退休”两字。
万隆是食品行业泰斗级人物,是中国肉类工业教父,更是中国肉类品牌创始人。他把冷鲜肉引入中国,年生猪屠宰量达5380万头,生产工厂遍布欧美亚,十万员工,年收超1700亿。他豪掷430亿收购美国首屈一指的猪肉企业,帮对方还债150亿,打破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案的纪录,并分别在A股和港股缔造两家肉食巨头——双汇、万洲国际。
近日,双汇及其母公司万洲国际纷纷发布半年报,前三季度双汇营收557.27亿元,净利润49.38亿元;万洲国际营收187.67亿美元(约为1235.69亿人民币),净利润8.9亿美元(约为58.6亿人民币)。双汇及万洲国际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坐稳全球肉食霸主的宝座!
前三季度,双汇净利润约为1014万/天,万洲国际净利润为1200万/天。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疫情、肉类价格通胀等多重压力与挑战,但其业绩情况依然领跑肉类加工行业。
全球肉食霸主
1968年,万隆退伍后,被分配到肉联厂(双汇的前身)工作,从此开启了50余年的“屠夫”生涯。
这家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的国营肉联小厂连续26年亏损,背上了580多万元的债务包袱,站在濒临倒闭的边缘。1984年7月,万隆当选厂长,将一个巨亏580万的小肉联厂做成了全球好评的猪肉食品企业。
1999年,万隆还把冷鲜肉模式引入中国,实施品牌化经营,改变中国几千年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
2013年,万隆豪掷430亿收购美国首屈一指的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控制美国猪肉市场四分之一以上),整合中、美、欧200余家附属公司,帮对方还债150亿,打破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案的纪录,成功跻身国际市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
如今,万洲国际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万州国际的业务现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屠宰生猪5000多万头,肉制品销售800万吨,可谓实力雄厚。
万隆曾说:“企业家首先要认识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未来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产品竞争和渠道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竞争、人才竞争、愿景模式竞争。谁有一支强大的队伍,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想想也的确是这样。
一个低调的杀猪匠 低调的双汇董事长万隆就像沙漠中的一棵树,一生倔强。所以,在食品行业素有“头发很少,头皮很硬”之称。30多年来,他与体制博弈、与资本过招、甚至不惜与自己的年龄赛跑,凭借非凡的毅力,万隆用了几十年把猪肉生意做成了世界第一。
年初,福布斯发布2020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榜,万隆以15亿美元(约合106亿人民币)的身家上榜,被人们称为“最有钱的食神”。财富与名气登上巅峰,缘于万隆带领双汇发展运用资本力量,快速发展壮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但是万隆低调的说,自己只是个屠夫,没那么好炫耀的。
对于财富,万隆也是异常慷慨。6月伊始,A股上市公司们发出的万亿“红包雨”如期而至。
食业家了解到,在A股市场上,双汇以一种近乎暴力的方式分红,近五年,双汇发展实现净利润233.33亿元,派发的现金红利将达227.86亿元,分红率约为97.66%。虽然万隆对事业很执着,但对钱财看得却很淡。
结语
亚洲饮食食品行业的三巨头,已经非中粮集团、丰益国际、万洲国际三家企业莫属。在三家企业中,万洲国际虽然年轻,但以横跨亚美欧三大洲的雄厚实力和勃勃增长力令业界刮目相看,其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
来源:食业家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