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老干妈这么好的产品,为啥渠道不愿意卖了?
品牌
   老于
2019-09-19 09:30:52
[ 导读 ] 老干妈未来要如何走?

老干妈这么好的产品,为啥渠道不愿意卖了?

竟然是因为太便宜?

最近,很多人说老干妈变味了,不辣了,甚至吐槽:口感和香度都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好多天吃掉一瓶,现在随便吃吃就一瓶没了。

对于外界来说,老干妈辣椒酱和陶华碧一直都是一个神话,从不做社交媒体,在涪陵榨菜10年提价12次的衬托下,一瓶老干妈十几年如一日的保持8-10元的价格还不涨价,业界良心。

特别是创始人陶华碧还说过:“我是中国人,我不赚中国人的钱,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外国人的钱。”老干妈成为众人心中的“中国良心酱”,更在国外备受追捧,被译作“LaoGanMa”登上了奢侈品折扣网站Gilt。

但,变味了的老干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现在如此多市场竞品的多样选择之下,这样的老干妈你是否还愿意吃呢?

老干妈口味、产品变化原因有三:

1、原材料改变

其实,早在几年之前,老干妈就已经开始不用贵州辣椒,而用河南辣椒了,这是“变味”的根本原因所在。

原材料的改变,根本在价格。众所周知,贵州辣椒在全国辣椒当中数一数二,对比数据发现(中国辣椒网),贵州辣椒价格在12~14元/斤,河南辣椒价格是7~12元/斤,一斤高出1~3块不等,1吨就将近1万块,而老干妈一年要用1.3万吨辣椒,成本的差距可想而知。

数据来源:中国辣椒网

2、陶华碧退出管理

网上资料可查,2014年6月之前,南明老干妈的股东结构中,陶华碧占1%,大儿子李贵山持股49%,小儿子李辉持股50%。2014年之后,老干妈股权再次变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自然人李妙行持股51%,李贵山持股49%,陶华碧彻底从老干妈退出。

陶华碧退出之后,公开资料显示,李妙行关联公司5家,均为老干妈系统的公司。陶华碧大儿子李贵山涉猎则更广,相关联公司14个,是多家房地产和投资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股东。

没有陶华碧,这些继任还能否做到“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 一生做好一瓶酱吗?大众的担心多多少少是存在的。

3、经销商利润下降

超市货架上有很多老干妈新产品,老干妈精制牛肉末、油辣椒、水豆豉、辣三丁、香辣脆等等,而老干妈最经典的风味豆豉却断货了。

从现状来看,老干妈280g风味豆豉的零售价多年来一直维持在8-9元/瓶,但渠道商自身的运营成本一定是不断增加的,包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这些成本逐年增加,如果渠道利润空间没有变化,这就比然会降低渠道商的利润。

尽管消费者多喜欢这个产品,但如果赚不到钱,你再大牌,再如何受欢迎,渠道也是不高兴卖的,普天同理。

另外,老干妈采取的是省级大商模式,厂家对市场是没有维护的,全部靠经销商自己来运营市场,老产品不挣钱了怎么办,那就只能调整产品结构,弱化老产品,强化新产品,由此来提升经营利润。

总结:

毫无疑问老干妈是成功的,有很多觊觎老干妈的成功唱衰它的,做得却比老干妈差远了,老干妈随便一个卖点拿出来都能吊打他们。尤其还能保持实惠的价格。

但是一味崇拜也没有意思,毕竟产品都是在那儿的,口味有没有变化尝尝就知道。原材料都在涨价,老干妈始终不涨价,这本身也不正常。

对一个动辄几十亿的大企业来说,面对激烈的市场变化,思维要变,模式要变,但核心产品不要变!为了保持价格不变被迫更换原料情有可缘,品质不变的前提下,价格适当调高也无可厚非,绝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毕竟这还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

内容来源:新农堂、吾谷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