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剖析】如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看这3个典型案例
品牌
  
2021-12-28 20:38:44
[ 导读 ] 如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兴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要内容,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农村部《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中强调,要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个要求既精准指出了农业发展的痛点,也指明了产业兴旺的着力点。

5月3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

本文以延津小麦、常山胡柚、横县茉莉花为例,看看它们是如何打造全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的。

以全产业链发展 擦亮“延津小麦”品牌

打好粮食生产王牌,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河南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有着“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荣誉称号的延津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小麦产业化经营模式已成为全国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的典型,被誉为小麦产业发展的“延津模式”。

延津绿色小麦种植基地 摄影/于 萌

近年来,河南延津坚持以产业化的理念大力发展小麦经济,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粮食主产区依托小麦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以订单种植为载体的“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构建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008年开始,延津县着眼于发展小麦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小麦,45万亩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绿色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13年开始,获得有机小麦产品认证,新乡市隆嘉实业有限公司与“国酒”茅台集团合作累计建立有机小麦原料基地3.3万亩;2014年,以延津强筋小麦为代表的“新乡小麦”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二是立足拥有规模化的优质小麦资源招商引资,湖南克明面业、香港麦丰食品、福建精益珍食品、中德合资云鹤食品、河南笑脸食品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和湖南酒鬼酒、新乡传统品牌新平川等白酒企业先后入驻延津县,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游关联的小麦产业化集群。三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成立了中国优质小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延津综合试验站,设立了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科研育种基地,成功举办了“中国第一麦”高峰论坛、“中国·延津小麦经济产业升级合作研讨会”“中国优质小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8年会暨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振兴延津论坛”等会议,推动“延津小麦”叫响全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知名品牌示范区”,同时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延津强筋小麦”区域品牌价值达19.55亿元。

▲2019年5月22日,国家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延津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农富通首席专家张天柱,讲解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理论与实践。

延津小麦实施“专种、专收、专储和专用”的产销一体化模式,优质优价的订单面积有50多万亩,很多生产基地种植的优质原料实现了与加工企业充分对接。延津县通过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在生产、加工、购销等产业链上培育1—2家引领企业,实施有机小麦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麦粉产品升级、主食产业化、休闲食品深加工等重大项目,从而实现小麦产业拥有高质量、高标准的原料基地和高精尖的高端产品。总体上延津县形成了以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发展布局,小麦年加工能力已达70万吨以上,年产挂面40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白酒年生产灌装10万吨,被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常山胡柚:做精做深,向产业链延申要效益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被誉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目前,全县胡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年产量达14万吨,总产值达15亿元以上,相关从业人员10万人。常山胡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农产品地域产品保护认证、中国最具影响力区域农业公用品牌目录等荣誉。

近年来,常山胡柚产业积极转型,从鲜果销售,向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方向发展,产业再度被盘活,成为撬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用胡柚青果加工而成的干片为“衢枳壳”,已列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和新“浙八味”道地中药材,“衢枳壳配方颗粒”也进入部分医院。常山县衢枳壳年产量近6000吨,产值能达2亿元以上。

衢枳壳产业只是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常山县致力于把技术做“透”,把标准做“精”,把规模做“强”,使得胡柚产业进一步壮大。如今常山胡柚已从过去鲜果独大,到现在青果入药、加工成饮料食品,最后精炼制药,常山胡柚已然实现了全果利用。

艾佳果蔬作为胡柚全产业链生产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加工方面,建成了年产3万吨胡柚速冻与鲜榨果汁生产线,可全年度供应新鲜胡柚、NFC胡柚鲜榨果汁。

据了解,常山县胡柚加工产品年消耗产胡柚鲜果4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0%。常山县现有12家精深加工企业,按照“饮、食、健、美、药、香、料、茶”,已开发的胡柚深加工产品有胡柚囊胞、胡柚蜂蜜果茶、果脯、果汁、酵素、胡柚宝(黄酮素)、精油面膜、胡柚膏、果酱、青果茶、胡柚酒、双柚汁饮品等50多款产品。

横县茉莉花:一朵花串起9个产业链

横县有着“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的美誉,“全球10朵茉莉花,有6朵来自横县”。目前,横县茉莉花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有花农33万余人,年产鲜花9.5万吨,产值超过120亿元。

近年来,横县跳出茉莉花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附加值偏低的传统发展模式,不断延伸茉莉花产业链,以茉莉花为基础,横县积极打造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1+9”产业集群,促进茉莉花升级引领产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横县从产业、文化、城市三个维度向世界茉莉花产业文化中心转型升级,让花香绵延更“长”。

横县茉莉花盛花期,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将来到这里向花农收购茉莉鲜花,经过加工的茶叶也会被运到横县,与新鲜的茉莉花窨制成茉莉花茶。目前横县已经有了上百家茉莉花茶企业,成了世界最大的茉莉花产业基地,还有福建客商直接投资三亿在那建了加工厂。根据新京报的报道,2018年张一元的茉莉花茶销量是所有茶销量中的85%,这些茉莉花都是横县的。

在横县校椅镇榃汶村茉莉花盆栽和蔬菜育苗扶贫示范园,众多茉莉花老桩被移植在花盆中精心养护,每一株老桩都有自己的“专属造型”。

“茉莉花树种植年限长了以后,产花量会逐年下降,往年村民直接铲掉当柴火烧了,现在我们收购改造成艺术盆景,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横县莉妃花圃负责人闭东海说,被赋予艺术与观赏价值的茉莉花老桩盆景可以卖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不仅延长了茉莉花的生命线与产业链,推动茉莉花盆栽进入更多百姓家,也让花农实现增收。

除了茉莉花茶、茉莉花盆栽,以横县茉莉花为原料制作的茉莉花精油、茉莉花点心、茉莉花香皂等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2020年,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双双上榜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达200多亿元,全城人民都能靠着这朵花脱贫致富。就在今年2月,横县撤县设市,已经是横州市了。

来源:特色小镇那些事、互联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