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陇东四月,谷雨花好,甘肃省泾川县飞云镇的千亩苹果园迎来盛花期。阵阵清香中,由甘肃省泾川县果业局、飞云镇人民政府指导,甘肃中和农服公司主办的“苹果花开助农行动•科技赋能发展产业”为主题的品牌系列活动在甘肃泾川飞云镇元朝村文化广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汇聚行业产研采销各界代表,聚焦科技赋能与品牌重塑助力泾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水肥一体化智能设备捐赠、科技示范园打造、品牌升级合作签约及电商平台认购合作等多个层面,探索特色农业助力县域富农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泾川县果业局、泾川县飞云镇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品牌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国唯一名字中带“甜”的省份,在政策带动下,甘肃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猛。泾川县作为陇东苹果产业核心产区,拥有独特生态与产业优势,但也面临品牌溢价不足、生产技术滞后、市场渠道单一等挑战。近年来,泾川当地政府充分挖掘世界优质苹果产区优势,积极引入“瑞雪”等优良品种,大力扶植产业升级,逐渐形成了创新引领、全链发展的苹果产业振兴新局面,同时也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的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
泾川县果业局副局长曹海勇对泾川当前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他指出,苹果产业发展能够有效带动苹果主产地乡村振兴建设,有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动态调整与优化的态势明显加快,苹果种植进一步向优势区域和特色产区集中。目前苹果产业存在的两大矛盾非常突出:一是消费者对优质果品的需求与苹果果实总体质量不高的矛盾。二是种植者生产投入增加与效益下降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增产增效和采后增效实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大市场有机衔接,需要更完善、更充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中和农服甘肃公司总经理寇元勋表示,中和农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旗下农业服务平台,致力于搭建服务中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的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发挥联农带农的效应。公司以数字技术和农业技术“双轮”驱动,整合农业产业各项优势资源,为中国中小规模农户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农业综合服务,促进良种、良机、良法使用与推广。“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中和农服将进一步完善集生产技术赋能、品牌升级及产销对接于一体的从种到收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真正助力泾川苹果产业提质升级,帮助更多百姓增收致富。”
作为在平凉地区开展苹果技术研究与推广多年的资深专家,西北农林大学教授袁景军指出,泾川作为苹果产业具有独特区位与产业优势的地区,对于农民增收、产业振兴有着广阔前景。苹果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打造优势产业,需要改变认知,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制、新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一个关键就是品种的更新,而一个好的优良品种可以改变一个产业的面貌。以瑞雪为代表的新品种为例,其平均亩产在6000斤左右,收购均价可达每斤6至7元,相比富士品种有着更好的经济效益。”
活动当天,泾川县飞云镇人民政府与中和农服就泾川苹果产业发展达成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就泾川苹果品牌品升级、技术赋能落地、示范园水肥一体化应用推广、产销对接体系搭建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科技+品牌+市场”三位一体的产业赋能模式,助力泾川苹果实现品牌高端化、生产智能化、产销一体化。生产方面,中和农服将通过高质量产业示范园与设备支持,部署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按需灌溉、精准施肥,预计降低水肥用量30%以上,同时开展免费技术赋能;在品牌升级与推广方面,中和农服将通过“泾川苹果”公用品牌战略规划设计全新品牌标识及IP形象,同时还会举办“品鉴会”“直采会”,启动“电商旗舰店”“云认领”,并将其纳入公司“中和原产地”扶植计划,打通产、供、管、收各个环节,构建分工协作高效、品牌共创共享、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集体+农户”协作模式。
设备捐赠仪式
产业品牌合作签约仪式
“现在大家种苹果不只是看产量了,还得比的是谁家苹果糖度高、谁的包装设计好。”当地村民的感慨,折射出传统小农意识向市场思维的转变。“以前我们只知道种好苹果,投入不少,但是利润却不理想。现在政府在支持,企业的服务也更好了,相信我们泾川苹果牌子会真的高端起来!”
站在飞云镇远眺,苹果花海整齐有序,充满希望。这片曾经“种好苹果,赚薄利润”的土地,如今正在科技赋能与品牌重塑的双轮驱动下,书写着“一颗苹果的现代化突围”。当越来越多的“泾川服务模式”在乡村振兴中涌现,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也必将愈加宽广。
关于中和农服
中和农服(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隶属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和农信农业集团。公司以数字技术和农业技术“双轮”驱动,整合农业产业各项优势资源,赋能乡村小微创业者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搭建全产业链农业服务体系,为中国中小规模农户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农业综合服务,促进先进技术和绿色优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与推广,实现高效绿色,省心增收的目标。截至2024年末,中和农服累计农业生产服务交易额超过40亿元,当年服务全国20余省区的300多万亩土地,服务社员超过14万名。其服务内容涵盖农技服务、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覆盖二十多种作物及畜、禽、渔养殖产业。
相关文章
【考证】农业经理人技能证4月30日报名截止,5月2..
高质量农业势在必行!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有哪些?..
【设施农业】大变革:设施农业的崛起与影响..
【绿色农业】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案例研究..
农业农村8个特色创业好项目,利润都不低!..
农业科技正当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考证推荐】第二期乡村振兴管理师即将封班,证..
2025年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产业集群项..
甘肃泾川苹果花节:科技赋能加品牌重塑,全产业..
乡村项目没钱没资源!这5个低成本运营模式,小投..
2025农业迈入AI元年,或将引爆农业新一轮变革..
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模式与对策..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农村电商:进入3.0时代,不是建群而是建网!..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农场经营】休闲农场和村集体,如何打破“单打..
【世界农业案例】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产学研用新范式: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
【县域经济】2025年壮大县域经济怎么干..
乡村振兴多元产业发展23种模式与实施建议..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