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农业产业互联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互联网+
  
2022-10-28 19:59:05
[ 导读 ] 农业产业互联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贯穿研发、生产、流通、服务全周期的动态概念,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未来,各行各业都将涌现出一批垂直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农业也不例外。

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构建,有利于全行业参与者更好地定义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选择并坐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农业龙头企业用最低的成本、最精准的路径,把握时机成为产业链链主;有利于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以此为据,科学规划布局,做好管理和服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数字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希望通过建设运营农业产业互联网,能让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消费价格构成中更有话语权,从而推动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0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1.1研究背景

1.1.1乡村振兴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分三步走:制定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有5方面的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更是我们生态建设的重点、绿色发展的基础。“乡风文明”是农耕文明复兴,也是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的重要载体。“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更是有效解决我们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的“一剂良方”。“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们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1.1.2数字经济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决定》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反映了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为先行者释放竞争优势。

“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各地也先后出台关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相关扶持政策。

1.2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创新

传统农业产业由单个企业独自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整个链条缺少同外部技术、资源的自发性交流与互动。同时,上下游链条之间的联结缺乏动态化和灵活性,一方面存在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制造,另一方面因追求规模经济人们往往忽视对顾客潜在需求的满足。

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能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升级。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原产业链会发生分化、延伸或变形,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和利润也会被重新定义;另一方面,传统的农业产业拓展到产前的原料、产中生产加工、产后经营销售的全过程,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产业融合,创新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生。

1.2.2区域农业发展新定位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十九届五中全会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为要求,首次提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包括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以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区域农业发展也被赋予了新定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生之本,农业发展要向数字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构建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互联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发挥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集聚生产要素、转变增长方式的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能突出发展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和产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1.2.3乡村振兴利器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

想要达到中央一号文件中所提的这种状态,让农业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必须有理解产业链痛点的服务者,可以深耕农业产业,也能利用现代化工具,也能与各方连接。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平台这样的主体。通过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平台上的交易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也通过了系统和互联网手段,实现农业产业的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通过农业产业平台去为农户、贸易商提供服务,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让农业产业平台把数字工具、金融工具更好的翻译给农户,让他们真正得到保障。这也是国家倡导保障农业的新思路。

02

理论研究

2.1产业互联网

2.1.1定义

所谓产业互联网,大体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把与各垂直产业所关联的组织、企业等关联起来。通过产业内的核心企业,即发起者,整合自身资源、制定相对标准的约束体系,同时不断的吸引产业生态内的全部角色一起,共同将产业进行升级,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质量与效率,并通过新的产业生态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和社会价值。

2.1.2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的出现相对与产业互联网来说更早一些,在中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前20年主要集中领域便是消费者互联网。消费者互联网目前来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等在国内被大家广泛应用的平台。其底层逻辑即为:流量变现。

相对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服务对象则更加偏向于企业,也就是B端客户。产业互联网的服务形式为整合资源、制定产业标准化规则,其主要目的为将某一产业的生产等进行标准化管理,减少生产成本、方便生产企业,而不是满足客户需求。产业互联网的底层逻辑为链条赋能,通过对某垂直产业中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赋能、数字化整合,优化产业链供给侧的流程,省去在生产中不必要的流程及成本,减少产业链中不增值的环节,加强产业链中各企业间的合作,最终实现产业链生产关系的改造优化。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是从“产”到“消”的一个互联网闭环,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从生产至消费的服务链闭环。产业互联网在前,属于供给侧,主要以“产品”为主,服务于产品的生产、供应链等,提高产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产品生产的成本。而消费互联网则是属于需求侧,主要以“人”为主体,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需求作为关注重点,方便消费者进行产品的购买。

2.2农业产业互联网

2.2.1定义

农业产业互联网是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或工具,作用于农业的生产、分拣、加工、仓储、冷链、配送等环节,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及提升效率的动态过程。

农业产业互联网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对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构建与正常运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精准度、农业智能装备的水平、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2.2.2农业产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

首先,农业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细分领域,前者是后者在农业这个特殊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前者在技术基础、运营机理上与后者保持一致。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农业产业互联网与其他产业互联网相比的特殊性。

农业产业互联网涉及的主体更多:一般工业产品原材料来源为个位数,但某种农产品的生产者成千上万,由此可见一斑。农业产业互联网涉及的产业链更长:一般工业产品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金融等产业链环节;但农产品仅生产过程就包括建园、土壤改良、水肥、田间管理、病虫防护、扦插、修稍、套袋等十几个关联度低的环节。农业信息化程度更低:全国有条件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土地,实际使用不到3%。另外,农业主体一般不大,行业号召力不强,很难依靠自身牵头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

2.3农业产业互联网之我见

2.3.1过程

农业产业互联网,从流程上讲,无外乎“上线”“协同”“赋智”六字。首先,农业产业需要“上线”,通过现实生产过程线上化,连接产业链的上下游,打通信息,实现资源数字化,从而可以有效指导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为反向定制和按需生产做足准备。第二,产业链需要“协同”,通过资源结网,对传统的产业链进行整合优化,协同联动产业链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价值链中非增值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形成新模式下的产业价值网络连接。最后,产业需要“赋智”,以共享经济模式汇聚产业服务资源,以智慧化产业链运营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金融、人才等赋能,带动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

2.3.2机理

从深层次上来说,农业产业互联网从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产业本身,通过改善参与者之间关系的方式。随着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建立与运营,农业产业链的各角色发生了变化:政府由主导转变为引导;中间企业由谋利转变为共建;农户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合作社由连接转变为共享。

03

农业产业护栏网模型构建

3.1业务模型

农业产业互联网强调全产业链的资源链接和整合,这样一个产业级的集成服务平台,能够为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客户越有粘性,平台越有竞争力。农业产业互联网的业务模型包括三大基础、四大支柱。

农业产业互联网集成服务平台

3.1.1三大基础

标准规范:从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标准化是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环节;从行业发展来看,标准化是保障行业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农业产业互联网,必须要遵守标准规范,遵循合规、避险、降本、增效的原则来打造适用于农业转型发展的产业互联网模式。

信用体系:农业产业互联网面临的是海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面临的是小微农业企业和农户在融资方面的难点和痛点,需要有坚实的信用体系作支撑。

产业大数据:构建农业产业互联网中的重要环节是建设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编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应用的“一张网”,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利用产业大数据分析,政府能够及时、快速、准确的掌握农业产业经济运行信息,做到管服一体。

3.1.2四大支柱

技术服务: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为产业链从业者提供一系列技术赋能,帮助产业从业者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技术研发者和技术需求方进行供需匹配,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应用,为产业链各项环节提供技术质量检测等服务。通过平台向产业链上的各参与主体进行技术赋能,降低技术使用门槛,实现技术普惠,从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技术水平。

供应链服务:目前农业产业普遍存在供需失衡的问题,造成农产品的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通过重构供应链,重点解决供应链交易总成本最小化难题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智能管理难题,改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结构和合作战略,对于农业产供销、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有重要作用。完善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有利于降低交易和物流成本,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提升产业化和流通价值。

金融服务:农业产业链中的价值活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销售、储运、加工等环节,参与这些活动的主体包括生产资料供应者、农业生产者、农产品收购者、储运者、加工者等。为农业产业链中的参与者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融资服务意味着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进而提高各个农村产业活动参与者的收入。

人才服务:农业产业互联网构建与运营,最大的瓶颈是认知的转变和人才的缺失。因此,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想要获得成功,一定离不开构建和提升对产业人才赋能的能力,包括对产业互联网领军人才的培养和认知提升、对新型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专业技能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逐步形成产业级的人才评价认证体系,从而建立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人才供应链。

3.2农业产业互联网技术模型

3.2.1底座

产业云平台:云平台为农业产业物联网上的一切活动提供运行载体和存储空间。农业产业物联网云平台能将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农业环境数据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以供服务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通过云平台可远程自动控制生产现场的灌溉、通风、降温、增温等设施设备,实现精准作业,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另外,云平台可以为每一份农产品建立丰富的溯源档案,将农产品检测、认证、加工、配送等信息的记录,帮助用户进行农产品品牌管理。云平台在农产品订货、出入库、物流等环节上都有应用。

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是农业产业互联网技术中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运营支撑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信息交流模式、提供科学决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日益迫切的需求,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农业基本现状、病虫害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行情、三标一品等农产品品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农业种植、销售、产业决策提供辅助功能。

区块链平台:区块链平台同样是农业产业互联网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记录加增信。目前主要有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区块链、质量安全溯源+区块链、金融+区块链、农业保险+区块链等主要应用模式。

3.2.2数据库

在底座的基础上,建立涉农产业的土地库、主体库、土壤库、气象库、科技库、投入品库、品种库、标准库等,方便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对数据的调取与使用。数据库不是越大越好、越全越好,其基本原则包括适用性、实用性和完整性。适用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标准要界定范围,以适用于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实用性是指数据库的建设能够满足各方的需要,在数据库设计时要考虑用户可能的需求;完整性是平台价值的重要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及认可度。

3.2.3标准应用

统一门户网站:要布局产业互联网,首先得规划并建设一个与产业互联匹配的门户网站。产业互联网门户网站应针对性地为业内人士提供行业内及行业相关信息服务,强化业内信息的分类,充分体现本行业特色。门户网站应定位于行业的动态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和技术发展信息,树立业内信息权威形象,为客户提供需要的信息和网上交流的空间。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重视行业内外的产品供应链管理,提供实际的商业机会,增强网站与客户进入良性互动性。

APP:伴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基础由个人转为生态体系,原本在特定领域、特定需求、各个环节安身或隐身的技术、经验与知识,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放大与赋能下,以软件形式现身,产业互联网APP是农业产业软件化的重要产物。针对产业互联网APP开发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实时监控系统、生产进度管理、机器设备情况等

SaaS应用:SaaS服务作为传统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为传统行业搭建了转型“互联网+”所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而一款好的SaaS产品可以作为纵贯上游种植养殖业与下游营销的纽带,使产业深度融合。比如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测量、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与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产量息息相关,这些数据就是农业SaaS要实现的内容。

3.3六位一体推进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

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构建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地推动。这里涉及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数字化平台公司、金融机构、专业研究/服务机构这六类参与主体,需要六位一体协同推进。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推动者与政策资源支持者,也是受益者。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是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应当把握产业互联网发展新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政策,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引导、优化环境,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构建。

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桥梁,与互联网相结合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方向。行业协会在农业产业互联网构建的过程中将发挥带头作用,引导产业链参与主体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断增强使命感、增强责任心,推动全行业树立扎实进取、有益民生的新风尚。行业协会应夯实基础功能,形成行业标准,进行行业调研,在行业自律、信用、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互联网构建中发挥引领作用。农业龙头企业应聚焦农业产业互联网的高价值应用,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分析挖掘,优化生产、经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加快产业生态链的建设和完善,为产业集群建样板、树典型,推动农业产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落地。

数字化平台公司:数字化平台公司在农业产业互联网构建中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无论是农业龙头企业还是农产品主产区地方政府,一没能力二没必要自建一套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这需要更大地域范围内出现一家或几家数字化平台公司,以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提供,同时服务于更多场景。

金融机构: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难题。而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农业产业互联网在线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突破口。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能够重新勾勒产业链上下游主体间的相对关系,将农户和小微农业企业真正纳入供应链的网络体系中,使之在整个产业链生态中的经营行为数据变成“可评价的信用”和“可流通的资产”。

专业研究/服务机构:专业研究/服务机构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为农业提供规划设计、包装、策划、营销等的公司。这些机构要积极研究总结农业产业本身存在的问题、需改进的技术、可尝试的模式,帮助农业生产主体规避风险和误区,保障农业产业互联网开展的方向正确、道路正确,实现可持续增长。

04

实证研究:昭通苹果产业互联网

4.1产业基本情况

苹果产业是云南省昭通市的特优主导产业。昭通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被誉为云贵高原的“乌蒙圣果”。近年来,昭通市按照苹果产业、苹果品牌、苹果之城“三部曲”的思路,充分挖掘“苹果”这张城市名片,积极打造百万人口与百万亩苹果高度融合的“苹果之城”,苹果产业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满园鲜”和“昭阳红”牌苹果先后获云南省“10大名果”,“昭通苹果”等9个品牌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苹果年度榜样100品牌。

昭阳区是昭通市苹果主种植区,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是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目前,苹果种植面积73万亩,占全市85%以上,占全省65%以上,产量达到80万吨,综合产值80亿元。2021年10、11、12三个月份,以昭通市昭阳区为主的云南苹果出口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一。昭通苹果产业涉及15个乡(镇)、办事处,惠及农户11.7万余户,35万余人,苹果已真正成为了昭阳区人民最大的致富果。

4.2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背景下,云南省昭通市对当地苹果产业做出了新的尝试,打造苹果产业互联网,构建昭通苹果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昭通苹果产业互联网围绕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来进行搭建。

昭通苹果产业互联网的业务蓝图

首先,苹果产业互联网要实现的就是对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引入科研及种植技术服务主体,提升育苗产量、引导周边种植户转变种植理念,实现丰产增效;升级分选及加工服务能力,建立起集“育苗、种植、加工、冷链”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实现产业融合;此外,引入专用投入品服务商,为广大农户提供全面、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食品安全和品质提升。第二,则是提升价值链。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实现商品化;通过吸收中介机构行业咨询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入具备渠道分发和中下游市场辐射能力的合作方,依托政府国企间的交流能力,提升区域品牌价值;苹果产业互联网可以降低生产、供应链及渠道成本,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价值链。

苹果产业互联网的业务蓝图希望发挥链长和链主的引领作用,协同创新、解决产业链基础问题、发挥牵头和协调的作用,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形成苹果数智云,促进苹果产业发展。

4.3苹果产业互联网的实施路径

苹果产业互联网是在昭阳区政府的支持下,由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云果产业大脑共同搭建,通过各自的优势,构建以苹果产业为根基、标准为基础、数据为核心、互联网为手段的产业化运营体系。苹果产业互联网将建设一个线下产业服务中心和一个线上产业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驱动苹果产业升级。产业服务中心依托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建立苹果专业投入品服务团队、种植服务窗口等;产业数字化平台通过对数据的积累、模型的搭建,提升苹果产业的数字化能力。在苹果产业互联网的实践下,最终目标是提升昭通苹果产业10%的产出。

苹果产业互联网将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实施,计划于2022年全面建设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基地种植管理系统、集成现有系统数据、建设调度指挥中心,先实现果园种植、生产的数字化;第二阶段:建设供应链系统、销售系统实现果园销售及供应链的数字化;第三阶段: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全面实现全链条的智慧化。

4.4苹果产业互联网当前的建设成果

苹果产业互联网目前已建设完成智慧果园种植管理系统、可视化系统及区块链追溯系统。

智慧果园种植管理系统

智慧果园种植管理系统是为果园主及果园管理人员提供的一套全面的农事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帮助果园主管理好基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查看基地环境要素和作物长势,同时支持水肥一体化系统接入,通过信息终端远程查看或控制智能灌溉等设备,从而实现园区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达到降低虫情病害,减少施肥用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为责任风险,提高品质品相,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可视化系统基于已有果园管理体系,在三维模型、GIS 引擎、720°全景地图中做模型开发,进行地块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耕作管理信息、生长动态信息、现场视频等可视化展示和远程管理并集合果园介绍。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气象、土壤、图像、定位等资源环境数据进行数字化采集。此外,通过对果园“四情”的监测预警及气象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数字化决策支撑,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新型就业和增收渠道,最终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效能。

智慧果园调度智慧系统

区块链追溯系统围绕种植环节、采收环节、加工物流环节、仓储管理环节及交易环节,提供苹果产品全产业链追溯的SaaS应用,为每一个产业链环节中的企业都能够使用上对应环节的追溯信息化系统。同时,区块链追溯系统也使得各参与环节连接更加高效、可信,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连接,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生产关系的智能化,帮助企业打造苹果品牌,帮助政府实现全程安全监管。数字果园内进行的农事记录及投入品使用记录、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果园环境数据,会自动上报追溯平台,并上链至区块链平台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为后续果品溯源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05

研究结论

5.1构建农业产业互联网正当时

三个方面来说。一是构建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技术成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业已成熟,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得到应证。二是云南省农业产业的内在要求,云南省农业普遍存在小、散、品质优的特点,亟需有套工具助力其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三是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外部压力,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是平台经济的竞争,自己不着手构建农业单品产业互联网,那本地产业的主导权就会落在外地手上。

5.2走数字化平台公司搭台,各方共同唱戏的路子

构建农业产业互联网主要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认知问题,二是建设运营成本问题。前文我们也说到,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自建并运营一套农业数字化工具,这在经济上不划算。地方政府也不适合作为农业产业互联网的直接运营主体。最好的方式是由数字化平台公司来建设基础平台,主产区政府来购买服务并做适应性改造,龙头企业带头使用,行业协会号召加入并制定标准,金融机构及其他科研服务机构做支持。

5.3要非常重视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

我们一直认为,数字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在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多触点、甚至对全行业都有支配力的平台。该平台是把双刃剑,一面能提升全行业的发展水平;另一面能决定利益分配。我们在平台运营时,要非常重视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毕竟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消费价格构成中更有话语权。

内容来源:云果产业大脑  作者:孙月秋  农业行业观察全网推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