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农村插上翅膀,农村互金万亿市场切入点在哪儿?
互联网+
  
2017-04-11 10:39:49
[ 导读 ] 互联网+的发展为农村插上翅膀,那农村互金万亿市场切入点在哪儿?

中国农村,占据了国土面积的95%以上,人口占据全国的70%以上。然而长久以来金融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应用的匹配。在城市,互联网金融已经完成了市场教育,行业走向红海。资本是逐利的,于是他们开始向农村拓展,我国政府近年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逐步重视起来,再加上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的普及,农村互联网金融会迎来腾飞吗?而嗅觉灵敏的资本,又是否找到属于你的切入点呢?

互金的发展是在普惠金融理念下得以迅速扩张的,普惠金融是指在能够负担的情况下,有效为全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提出主要是从国家政策层面,更加关注过去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中小企业等主体的金融需求,试图实现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而普惠金融再向前追溯,其典型的案例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孟加拉国、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小额信贷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尤努斯创办的乡村银行。时下从国家政策来看,提的较热的词汇之一是精准扶贫。互金的溯源就是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不忘初心,互金应该会有更大的成果。

传统农村金融困境

目前我国农户中约有27%可以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则是无法获得有效的信贷支持。截至2015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6.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9%,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大量的农村缺乏最基础的金融服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金融机构自身的弊病:第一,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农商户经营模式、资金流、周期都不是很了解,没办法做一般贷款服务。第二,传统金融服务机构没有渠道掌握农商户的信息。第三,传统金融机构风控手段比较局限。

二是农商户本身问题:第一,多数的农商户没有使用资金杠杆的意识、没有融资意识,认为用自己的钱是安全的。第二,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所需要的财务信息抵押物、信用记录对农商户比较复杂。第三,农产品流动周期性很长,一般行业贷款产品不适用于农商户。

互联网+农村商机

2015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也是中央一号文连续12年聚焦“三农”。意见指出,要建设现代化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另一方面,随着当下“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当前农村金融的主要方式是正规金融机构十民间借贷。然而,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50%,主流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需求缺口达上万亿元。互联网金融是破局农村金融的关键入口。

商务部发布的具体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3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实物型的网络零售额超过2000亿元,服务型的也就是非实物商品的网络服务的零售额超过了1100亿元。此外,去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60多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去年农村网络零售额环比增长13.48%,高出城市网络零售环比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网络零售额的占比持续提升,去年上半年已经占到14.14%。互联网+为农村插上了翅膀。

互金的切入场景

互金进军农村绝不该只看电商领域,应该从更高远处入手,打通农村金融发展的全链条闭环,充分改造农村金融市场,能够实现精准农业,因为传统靠天吃饭的农业无法弥补互金的略高昂的资金成本。发展精准农业,目的在于以较少投入达到同等或更高的经济效益,并能够改善环境、高效利用各类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高。在精准农业实践方面可以切入的场景是供应链金融物联网的应用。

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依据“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农户+政府+银行+保险+科技”的基本框架,围绕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及农户放贷,通过互联网开放平台以及整合资源的优势让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无缝对接,省去资产端获客以及担保、风控等成本,从而低成本、高效率地取得经济环境效益。

而农业物联网仍然沿着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数据的及时采集分析,打造智慧农业,为农户带来智能化、去人工化,据中信证券估算,未来农业发展一旦能应用物联网,将极大地扩展农业市场,有望达到万亿级规模,为众筹细分行业带来商机。

随着“互联网+”应用重心下移,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获得了国家政策激励,机遇良好,农业物联网或将掀起新一轮浪潮,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精准农业将极大地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现状,也为互金赢得更大的声誉。(来源:互金观察站)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