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农业如何破解传统农业发展瓶颈?
作者:老猫
这个时代,人都是焦虑的!
为什么呢?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对出现问题的无助、对外界眼光的害怕。
害怕或者担心,才是焦虑的主因。
焦虑,2017年有罗振宇提出“知识的焦虑”而被诸多媒体报道:比卖知识更高明的是卖焦虑感。
突然间,我想到:农业领域的创业者和经营者的焦虑又是什么呢?
创业家的牛文文说“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创业不是新兴阶层的专有权力。
但,来做农业人又是哪些呢?
曾有媒体报道过:
章燎原在做“三只松鼠”前,有9年线下零售经验;陶石泉在做“江小白”酒之前,做过9年金六福总裁助理,管过市场和销售;徐正在做“每日优鲜”之前,在联想控股做农业。
那些在行业里深耕多年,了解产业本质,积累了一定资源,能力被证实的人,正在成为新一代创业者。
这些机会不只属于老牌精英,阶层并未固化,普通人日常生意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正在变得价值连城。
因此,知识或将是农业创业者和经营者最稀缺的、最有价值的。
知识付费百亿产业规模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和碎片化的生活中,通过付费获取优质化的知识和能力,已是年轻人群的一种刚需。”
2016年被称为知识经济的元年。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用户倾向的领域主要涵盖专业资料、文学书籍、教育文章、时事新闻、健康心理几大类,占比分别达36.3%、21.7%、15.6%、13.5%以及9.1%。
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指出,2017年底,我国知识付费用户达到1.88亿人。
有数据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大约有150亿左右,到2020年可以到500亿。
知识付费收入显著增长,显示我国知识付费市场的高速增长势态,知识付费的风口将持续。
2018年农业领域知识付费元年
初步统计,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700多万,搞乡村旅游的劳动力已经达到850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人员约130多万人下乡创业创新。
同时,2016年,我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总量达到280万个;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总数超过1270万人。
农业农村部韩长赋看来,目前金融服务仍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短板。
其实,人才或者知识也是这些人的短板。
除了金融,教育、母婴等其它细分领域也受到关注。在经过年初的一段冷静期之后,近来资本再次入场。
比如,农业领域的知识付费。创业者和资本也逐步入局。
早在2017年,农业产业新媒体「农业行业观察」就开始线上课程知识付费。
2018年1月,「新农宝」宣布推出农业知识短视频平台「蜜蜂TV」。蜜蜂TV 已上线微信小程序,同时视频内容在梨视频、抖音、火山小视频、优酷、爱奇艺等平台分发。
据悉,蜜蜂TV 主要面向想要学习农业知识的“新农人”。平台目前与 200 多位农技专家合作,重点打造柑橘学院、苹果研究所、葡萄科考队、蜜蜂百科、大田作物科学院、蔬果科学院 6 大农业知识矩阵,聚焦农民最关心的经济作物柑橘、葡萄、苹果、火龙果,大田作物小麦、玉米,蔬果类辣椒等话题。
据悉,新农宝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农业 SaaS 服务商。2017 年公司完成了 2000 万元 A+ 轮融资,投资方为夸克资本、甲子启航。其官网显示,公司曾连续完成四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亿元2017 年初,新农宝放弃电商业务,转型农业 SaaS 服务商。
新农宝业务方向是面向涉农企业提供信息化云服务,以营销场景为切入口,提供全渠道、全场景解决方案。
除了「蜜蜂TV」之外,最近「天天学农」的融资千万的新闻也非常火爆。
「天天学农」曾在成立之初拿到了农资电商B2B平台大丰收的战略投资,并在2018年5月获得经纬中国千万级Pre-A轮融资。
据悉,天天学农成立于2017年8月,是农业领域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也是一家农业教育服务公司。其农技知识均由天天学农邀请种植大户、农技站、农业院校等在内的农技专家所生产。
目前,平台已累计服务用户50万人,其中注册用户付费转化率达到20%。课程总门类超过120个,覆盖地级市186个。
农业知识付费时代,似乎真的到来!
警惕!虚胖的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持续一年之后,“知识付费死掉”的声音络绎不绝。
据人民日报:警惕“知识付费”让你丧失思考能力。
“古人常常担心自己所知有限,但当代人却大都烦恼于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这样的时代,对人的思考能力的要求无疑是更高了。只有具备出色的思考能力,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但互联网的便捷让沉溺其中的人不愿再动脑子,遇到问题从一搜了之到一问了之,逐渐丧失了思考能力”——摘自人民日报。
同时,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罗振宇带着《李翔商业内参》登录得到,两天订阅超过400万;比特币首富李笑来举办的一场知乎Live参与人数达到10万以上,超过一个大型演唱会的总人数。但不过一年时间,知乎Live答主的单月收益便从巅峰时的上万元下滑到不足2000元;而得到最初上线的近10个专栏,都从初期50%的打开率滑落到30%左右,其中《李翔商业内参》部分内容的打开率甚至跌破20%。
另据人民日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咪蒙《咪蒙教你月薪五万》课程上线有11万人报名,实际用户的课程完成率却不足1/3。
易观互联网娱乐高级分析师黄国锋表示,知识付费细分市场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谁能先一步抓住细分市场内的用户资源,谁便能在后续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但内容和细分成为知识付费的突破口。
还有哪些机会
说机会之前,先说说农业领域知识付费的问题。
那么,农业领域的知识付费又会存在什么问题?
目前,农业知识付费仅仅在种植业领域出现,但养殖业、创业者方向、经管、财税、法务、商标等方向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创业者或者跟进者。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农业领域的知识服务是一个没有壁垒的细分行业。
专家、讲师都不是农业知识付费平台能够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平台和公司都可以通过关系或者资源可以邀请到农业领域的专家或者讲师来分享或者讲课。
甚至,有些所谓农技课程,任何一个在农业领域深挖的团队也可以策划出类似的课程。
还有,为何罗胖、咪蒙等大V能赢得付费,与粉丝数量又觉得大的关系。因此,农业领域的知识付费除了流量大号之外,其内容质量或者细分领域未来也将会成为一个趋势。
除了没有核心竞争力之外,农业知识付费领域还没有形成头部力量或者领军者,这也留给继来者追赶的机会。
另外,在农业领域的商业模式上,收课程费用只是盈利模式的一种,如果只想靠课程收费的平台必将走不长远。
那么,未来靠什么!靠服务!!!
未来,服务才是农业领域知识付费的核心商业模式。
从蜜蜂TV、天天学农的课程上来看,农技知识、病虫害防治等农技视频课程占90%,但农民不仅仅学会这些知识,还需要具体的植保解决方案和系统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是服务的空间。
在农技领域,解决一个问题,不是解决问题;唯有制定系统预防方案和整套的植保方案才是农民真实需求。
仅凭几分钟的视频或者碎片化,似乎很难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系统上的问题!
因此,农业领域的知识付费模式不能成为赚钱工具,而应该是为农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或者服务者。
同时,在农业知识付费的人群是也有一定机会,比如,某个细分人群:农业创业者、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农业职场人、农资渠道人等等,还有细分领域,比如,品牌营销、财税、法务、知识产权、渠道、电商、互联网等等。
但,服务好这些人,才是关键机会。
否则,农业领域的知识付费,只是“虚火一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