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随着新发地的重启,蔬菜交易已经全面恢复正常,北京各大商超的货架上,蔬菜种类也更加丰富。不过,记者注意到,有机蔬菜的销售货架并没有明显回温,甚至有些一度“断供”的有机蔬菜专柜,依然没有完全恢复。有机蔬菜的市场有限,动辄每斤20元以上的价格,背后是高昂的成本费用以及难以盈利的种植模式。与此同时,关于有机农业的争议、观点分歧也越来越多。因此,有专家建议,为了促进和保护有机农业的发展,当前亟须出台一部专门的法律。
因为客户少,徐增生的农场里大部分都种了玉米。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有机蔬菜销售仍未恢复
北京昌平一家农场里,徐增生巡视着农场里的一个个蔬菜大棚。210亩的农场中,大部分土地种着鲜花和玉米,蔬菜只有一小部分。
虽然从事有机种植8年,但这个会员制的农场里只有220个会员,只要很小的一片土地就能满足会员们的需求,剩下的大部分地方都种着玉米。
徐增生的农场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会员制的销售模式,使得农场蔬菜在整个疫情期间都保持着稳定的供应。但他也表示,目前无力扩张会员,只能保持现状。
徐增生是2012年开始经营这家农场的,5个合伙人一起投资,最初只规划供给100个会员的规模,到2016年才又增加了120个会员。农场使用有机种植的生产方式,除了北京的蔬菜种植基地之外,在外地还有水稻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
“我们的目标一开始就是盈亏平衡,但这很难达到,事实上一直在亏”,徐增生的农场中,种植、管理、运输、配送,整个生产和供应链条完全自己负责,这让他们的生产成本更高,但并不意味着价格也更高,“有机蔬菜普遍的价格在20元每斤左右,有机大米也是如此,我们的成本确实很高,但也要考虑到客户的消费心理,我们不敢把价格定得太贵,怕会失去客户”。
有机农场里种的玉米。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另外一家生产有机蔬菜的农场负责人也表示,“有机蔬菜销售的情况今年一直比较低迷”。这家农场主要在各大商超销售,“差不多能少一半”,该负责人说。
近日,记者随机探访了北京一些大中型商超。在丰台区一家中型超市销售蔬菜的区域,新京报记者看到,各种时令蔬果堆在货架上,以往包装精美、价格高昂的有机蔬菜,并没有出现在货架上。随着供给逐步恢复,以及普通菜品的不断丰富,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一位售货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绿色、有机蔬菜销售量很少,所以后来超市就不进货了。
另外一家大型超市中,虽然仍有有机蔬菜销售,但售货员表示,今年的销售量确实比以往少了。
有机蔬菜贵在哪里?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有机的认识,更多来自市场上那些包装精美、价格高昂的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为什么这么贵?
几位受访者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徐增生介绍,“首先,有机种植,是不能使用任何化学投入品的,即不用化肥、农药、激素等。这也就意味着,有机作物的产量要远低于常规作物,以小油菜为例,一亩地小油菜,常规种植的情况下,亩产可以达到4000斤左右,但有机种植能达到2000斤就不错了。一般情况下,产量减半是正常现象。其次,不能使用农药,意味着抗风险能力更低,虫害的损失尚可以承受,但如果生病,就只能全部铲掉重种。另外,有机种植的人工成本更高,比如锄草,常规种植用除草剂即可,但有机种植不能用农药,只能用人工锄草。以蔬菜为例,有机种植的成本至少是常规种植的4倍”。
有机种植成本很难降下来。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另外一位从事有机种植多年的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为了应对有机种植更高的风险,种植者会采用一系列复杂的田间管理方式,比如对水肥、土壤、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减少作物受到病虫害影响的几率,同时尽可能提高有机作物的产量,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成本。他还表示,“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普遍在常规农产品的4倍左右,有时候还会更高”。
种植者正面临转型
有机种植的困境,其实早已经出现。
在我国,有机农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在有机种植领域,养殖领域进行有机生产的较少。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我国获得有机认证的种植面积为410.8万公顷,总产量1335.6万吨,畜禽类产量518.2万吨,此外还有少量水产、加工产品等,当年全部有机产品销售额为631.47亿元。
相对于总额超过4万亿元的农产品市场,仅有600多亿的市场显然微不足道。
而且,在这个新兴领域,相应的规则并不健全,致使有机种植领域负面事件频发,今年年初,著名的有机种植品牌多利农庄,一度陷入欠薪风波,其网店也出现“无货可售”的窘境。更早的时候,同样知名的有机种植企业湖西岛,也陷入了欠薪、欠租的风波中。
北京知名的种植企业天安农业执行董事林源在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时也表示,“从纯种植的角度看,有机种植的盈利确实非常困难”。天安农业在北京怀柔有200亩有机种植基地,在张家口也有200亩有机种植基地,此外还有合作的有机农场,但他表示,“有机种植方面一直都在亏损,销售方面尚有微利,两边综合,可以勉强持平”。
有机种植也是未来的趋势。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林源认为,有机种植仍是未来的趋势之一,但目前确实面临许多困境,“技术、渠道、规模等,都制约着有机种植的发展。在未来,通过技术的改进和提升,在纯种植上,是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的,但目前看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他说。
相对于规模化种植的企业,中小种植者面临的风险更大,陆续有些有机种植者正在考虑转型或已经转型。
一家从事有机种植多年的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家农场近年来一直在减少有机种植的面积,大部分原本种植有机蔬菜的土地,已经转为种植常规蔬菜,仅留下一小部分有机种植的作物,“20多块钱一斤的蔬菜,消费市场毕竟很小,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购买,所以经营一直很困难”。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有机种植的生产模式诞生于欧洲,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任大鹏介绍,“它最初是一个环保概念,是和化学农业相对的,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方式。但后来,随着全球各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农业也因此被赋予了安全的意义。随后,在商家的推动下,有机农产品更安全的观念影响越来越大。但同时,关于有机农业的争议、观点分歧也越来越广泛,比如有机是不是等于优质、等于安全,再如有机生产是否一定会造成减产等,这些一直是有分歧的”。
法律意义上的有机,包括按照有机生产标准生产及认证机构认证两个层面,我国有《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等对有机农产品加以规范。任大鹏说,“现实中,除了法律上的有机之外,还有一些事实上的有机产品,比如有的农民不用化肥农药,也自认为是有机产品。这导致消费者在认知上出现了混乱,有的商家以非有机冒充有机,有的没有认证却自称有机。所以,当前亟须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有机农业生产进行更加严格和完善的规范”。
任大鹏认为,亟须立法的原因有二,“第一是为了促进有机农业生产的发展。固然,在当前,有机农产品远不是主流的消费品,甚至在未来也未必替代常规农产品,但有机农业本身是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值得提倡鼓励。国外有大量鼓励有机农业的法律法规,我们当前也在大力推动绿色生产,所以专门的立法很有必要。
第二,立法也有助于改善和杜绝当前有机农业中的一些乱象,比如有商家故意混淆概念以谋取私利,比如以非有机冒充有机等。这方面的立法,我们比其他一些国家更需要,比如欧盟除了有机农业外,还有生态农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再如日本,它们还有农产品标签法,规定了标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
专家认为应出台有机农业相关法律。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任大鹏看来,有机农业立法,不是为了约束有机农业的发展,恰恰是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是和生态环保连在一起的,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品的投入,是让我们真正融入生态循环的必要条件。而更进一步规范有机农业生产,对于发展有机农业极有好处,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来源|新京报
记者|周怀宗
摄影|王颖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链路径如何创新?(附路径)..
【世界农业案例】新西兰农业成功秘诀是什么..
【农业案例】生态循环农业的三大模式及运营案例..
【数字农业】2025年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储备指南来..
生态农业品牌建设:绿色发展新路径..
【预制菜行业】孟祥忍:预制菜加工要聚焦大单品..
钵施然引领智能农机科技新纪元:共揭“中乌智能..
综艺助农守正创新 《快乐的田野》书写有机旱作特..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融资?(附资金对接路径)..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满满的高科技!博创联动闪耀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
“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方法分析..
产业集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养殖行业】创新养殖方法的具体实践之法..
喜茶以订单农业“自主”把控桑葚品质,酷黑莓桑..
意大利展团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成员单位招募】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一起赋能..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考评认定”11月4日报名..
罗必良: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如何落地?..
第二十二届中国温室产业大会即将在兰州隆重揭幕..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特色农业:隐藏的市场机会与未来发展之路..
北斗导航助力 开启春耕新气象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中信农业下属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精彩亮相2024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