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一个村诞生两家上市公司,背后的玉米加工产业图景
品牌
  
2022-12-27 20:36:31
[ 导读 ] 长寿花背后的玉米加工产业图景~

近期,山东证监局受理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寿花”)的上市辅导备案,拟在A股挂牌上市。

证监会官网长寿花辅导备案显示,长寿花11月3日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A股挂牌上市,辅导期限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辅导内容包括摸底落实整改、上市相关法规培训、会计准则、内控培训、资本市场知识培训、考核评估等。

三兄弟创业

一桶玉米油撑起一个IPO

据公开资料,长寿花是山东三星集团旗下公司,始建于1997年,是国内专业研发生产玉米油的企业,率先在国内食用油市场提出“玉米油健康油”的概念,产品已涵盖了食用油、调味品、粮食产品等厨房食品,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食用油行业尤其是玉米油细分领域的代表企业,多次入围我国食用油加工企业“50强”、玉米油加工企业“10强”等榜单。

(图源:长寿花官网)

而长寿花背后的山东三星集团是一家从事高端装备机械制造、油脂加工精炼、高端铝型材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由滨州市邹平县韩店镇西王村的王家三兄弟(王明峰、王明星、王明亮)于80年代创建。

1998年,国内第一家玉米油企业邹平三星油脂诞生,成为长寿花食品的前身。最初,三星油脂主要给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巨头代工,虽然旱涝保收,但利润较低。于是,有野心的三兄弟在2002年上马了植物油灌装设备,并给植物油注册了“长寿花”的商标,开创了自有品牌。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据长寿花官网介绍,除山东总部外,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辽、辽宁铁岭等地区建设了玉米油原料加工基地,现具备年加工玉米胚芽120万吨,年产精炼玉米油45万吨,年产小包装产品45万吨的生产能力。

2010年长寿花开始将品类拓展至功能性食用油,2017年推出长寿花健康厨房食品战略部署,长寿花调味品系列、粮食系列产品上市,布局了包含食用油、调味品、粮食产品等在内的大健康厨房食品。

长寿花生产线


(图源:长寿花官网)

2009年,长寿花在港交所上市,但上市后股价低迷。2020年9月,控股股东三星油脂决定对长寿花进行私有化,进而退出港股市场。彼时,长寿花给出的退市理由为,股份交易流通量低、股价低迷,公司在股本市场集资进行未来发展及增长的能力有限。

从财报来看,长寿花在港股上市期间的业绩数据并不理想。2019年,长寿花实现营业总收入30.42亿元,同比下滑12.77%,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滑7.60%。2020年上半年,长寿花实现营业收入13.05亿元,同比下滑10.58%,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滑13.35%。

其中玉米油一直以来都是长寿花的营收主力。从财报来看,长寿花的玉米油产品分为长寿花品牌玉米油和非品牌玉米油,玉米油的总销售额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多年维持在八成以上。具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长寿花品牌玉米油和非品牌玉米油的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69.6%、16.5%,合计86.1%。

对于此次转战A股,业内人士认为,过去20年,中国整体食用油消费增速放缓,未来市场将愈发多元化,同时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作为食用油细分领域,玉米油逐渐受到市场青睐,因此长寿花依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山东玉米产业缩影

一村诞生两家上市公司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个村,也有一家企业,几乎同时与三星一起办起植物油厂,给金龙鱼等代工,后生产玉米油,它就是名气更大的西王集团。

西王集团始建于1986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玉米深加工和特钢为两大主业的全国大型民营企业,控股西王食品、西王特钢等3家上市公司、1家财务公司、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西王集团年加工玉米300万吨,集约化规模为全国单体最大。年产玉米油60万吨。


(图源:西王集团官网)

长寿花与西王作为同村的“老乡”,双双凭借玉米加工登陆资本市场。出现这样的奇景离不开山东作为玉米种植大省的背景,山东玉米产能每年都在2500万吨以上,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当地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做深做长产业链。

以西王集团为例,公司的玉米深加工板块已形成以玉米油、果糖、药用葡萄糖、运动营养品为核心的西王大健康产业。年产葡萄糖18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50%;药用葡萄糖国内市场占有率85%,果糖国内市场占有率95%。同时还与国家粮科院合作研发结晶果糖。

当然,庞大的资源供给培育的可不只两家龙头企业,还有一群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与长寿花和西王同在滨州的三元生物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家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今年2月正式登陆深交所,市值一度达到180亿元。


(三元生物官网)

所谓赤藓糖醇,即代糖,其原产物就是玉米,截止2020年,全世界的95%的赤藓糖醇都在依靠5家工厂供给,其中有3家都在山东,除滨州三元生物之外,还有德州保龄宝和诸城东晓。

350亿美元规模

成就全球最大玉米深加工国家

据艾格农业报告显示,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已成为玉米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国家,中国玉米深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2016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发展速度、质量开始有明显提升。目前,中国玉米深加工年产值在350亿美元左右。

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海关总署、艾格农业等机构统计、测算:生产方面,2021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3,268万吨、淀粉糖产量1,665万吨、糖醇总产量154万吨、赖氨酸产量185万吨、谷氨酸钠238万吨、柠檬酸产量150万吨;出口方面,2021年,我国玉米淀粉出口量14.7万吨、淀粉糖出口量115万吨、糖醇出口量16.7万吨、赖氨酸出口量82.6万吨、谷氨酸及盐类出口量67.4万吨、柠檬酸出口量107万吨;消费方面,2021年,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2,793万吨、淀粉糖消费量1,556万吨、糖醇消费量138万吨、赖氨酸消费量102万吨、谷氨酸及盐类消费量170万吨、柠檬酸消费量43万吨。

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主要有两条路线,第一条是玉米酒精生产,主要包括燃料乙醇、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副产物有DDGS(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根据《产业结构指导目录(2019年本)》,酒精生产线、不符合国家规划及产业政策的粮食转化乙醇项目属于限制类投资项目,3万吨/年以下酒精生产线则属于淘汰类投资项目。因此,基于现有产业政策,玉米酒精生产路线在未来的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第二条是以玉米或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淀粉糖、糖醇类、代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生物基材料等产品。在这条生产路线中,定位于高端、高附加值的专(用)、精(品)、特(种)、(创)新类产品有着广阔的商业应用空间。

以三元生物等代表的企业正是走的第二天路线。事实上,山东玉米深加工产业只是当下中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从农业生产、初加工到精深加工,不管是打通上下游的龙头企业,还是小而美的专精特新企业,都可以伴随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找到的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这条实现农业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正在呈现愈加开阔的景象。

来源:投资界、环球网、联商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