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2011年,邓锦宏正式离开百度,创办农业B2B平台一亩田,而在随后的近6年时间里,这位以工作狂著称的85后基本上没给自己休过什么假。
四年后,一亩田却忽然陷入补贴、裁员引发的舆论风波,随后这家受到媒体火力聚焦的农业B2B网站逐渐沉寂。
但和同样曾被腾讯科技揭底调查的几家公司不同,在裁员、去线下化等行动一年半后,一亩田逐渐走回正向轨道。
去年年底,一亩田低调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有红杉、云锋、真格等知名投资公司,还有易贸控股这类产业投资性质的机构,这意味着一亩田重新赢回了部分信任。
近日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邓锦宏对腾讯科技表示,“(和那些被扒皮的公司相比)一亩田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公司。”
从2009年开始研究农业到2011年最终创立一亩田,这家公司在2015年深陷舆论风波的时候已经成立了整整四年。
据一亩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平台总注册用户为370万(截止2017年1月底),涵盖1.2万个农产品品种,产品来源涉及2312个县。
“未来还有很久,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把自己的不成熟逐渐抛掉。”邓锦宏告诉腾讯科技。
巨变
2015年,低调蛰伏的农业B2B电商一亩田忽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根据其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在过去4年里一亩田实现了超过20倍的增长。
估值翻番的速度在2015年初甚至可以按月计算,2015年6月底,一亩田的交易流水达到了153亿元。
刷单和数据造假的舆论危机却缠绕上这家当红企业,随后有消息称一亩田裁员,裁员规模超过1500人,75%一线人员被裁,当时正在计划中的C轮融资受挫。
一亩田创始合伙人、总裁顾铭在2015年6月公司进行调整时加入公司,他承认公司当时面临不少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是业务模式,其次是管理模式,最后则是团队的心态,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邓锦宏则直接用“急于求成”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态:“我们觉得在做一件很有意义利国利民的事,帮老百姓卖农产品让他们挣更多的钱。
但使用App对农业用户来说有门槛,所以我们需要做地推的工作。同时通过交易补贴来刺激农业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
在这样的心态下,一亩田迅速扩张到两千多人规模,而且这是一个“散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不是一线二线城市,而是四五线的地方”的很难管理的团队。
在顾铭看来,2015年的那个时候整个市场都非常浮躁和激进,一亩田也可以算是折射出整个行业的一个个案。
在舆论风波爆发后,邓锦宏在事发当时的第一反应却是“郁闷”:“我们觉得本质是做了一件好事,帮助农业这个古老行业里更多的人懂得互联网使用互联网。
做让他们赚钱的事,为什么不了解真相的人如此质疑我们?”不过邓锦宏如今已经释然:“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做事业既要经受得起镁光灯,也要经受得起聚光灯。”
冷回应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一亩田选择了低调回应。
“质疑是质疑者的权利,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邓锦宏向腾讯科技表示,要加强沟通,要告诉大家在做什么。
但这位低调的创始人还是认为,一亩田是B2B公司,曝光的商业化动机并不强。“农村用户这个群体好像是在媒体的主流注意力之外的,我们应该为这个群体去做些事情。”
一亩田迅速消失在主流视野之外,邓锦宏本人则表示这时的窘境是因为管理能力还没有随着公司人员数量的增长而提升。
追求GMV的商业模式挑战了农业从业人员对互联网支付的敏感度,不善言辞的邓锦宏最终没有选择公开面对媒体。
不过在背后,一亩田正在开始变成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在2014年中-2015年年中间,一亩田主要利用自己的地推大军走向线下。
同时在追求GMV的刺激下,一亩田开始深度介入互联网支付,但是当时互联网支付很难进入传统的农产品贸易。
于是一亩田开始采用补贴的手段,这也导致了最后在部分用户与员工之间存在“刷单”现象。2015年7月份,一亩田内部管理层开始复盘,并终止交易补贴。
8月份,一亩田决定放弃将GMV作为业务目标,同时,从总体上停止地推的市场推广模式。
此时的一亩田开始了轻资产运营之路,但邓锦宏却并没有认为补贴犯了本质错误:“如果再回到当时的场景,一亩田仍然还会做补贴。补贴为一亩田带来了种子用户和早期用户。”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一亩田无论是组织和团队,还是产品和业务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邓锦宏在反思过去的时候觉得还有些值得庆幸的是:“核心骨干都在,而我们也找到了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点位和阶段性的市场打法。”
用户的反馈也让邓锦宏觉得安心:“很多用户说非常感谢一亩田,这可以说是我们转型发展的重要精神来源。
我们用移动互联网的方法帮助农民去赚钱。一些年轻人在城里打工很困难,我们现在还在推动和帮助一些在北上广深和其它大城市里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大风口
能够在饱受质疑后重新回来,一亩田的背后是迅猛发展的“三农”电商。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9月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1700亿元。
农产品在线经营企业和商户达100万家(主要指有GMV记录的B2C平台商家),全年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可期。
目前一亩田以“撮合”为中心,搭建了买卖信息、行情、关系、交易、社群等多项产品。
以行情为例,一亩田专门推出行情版块,并逐渐在全国构建了2.38万个信息源(行情样本),为行业提供行情的判断和咨询。
在顾铭看来,撮合交易的最初问题是要解决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通过机器匹配。目前一亩田已经梳理了超过以水果蔬菜为主的一万两千种农产品,后续还会更多介入禽牧、肉类、水产等。
这些标准化产品一亩田通过4级分类体系对其进行分类,每个分类整理出标准化的规格参数。此举可以让卖家的供应和买家的需求变成标准化的描述。
方便通过技术手段将买卖双方自动匹配,同时一亩田还会将供应商、批发商等交易双方进行标准化定级,在顾铭看来,一亩田将通过这样的方式做更精准化的撮合匹配。
除此外,面对消费升级的进程,一亩田也正在通过标准化手段,搭建平台上产品的品质层级,建立起一系列依托品质的标的,可以称之为“品质撮合”。
在邓锦宏看来,未来和农业相关的互联网企业依然处在风口:“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现在才真正开始。
其次,在政策层面,国家相关部门都在鼓励土地流转,未来国内也会像欧美一样产生更高效的农业。我们跟着这个节奏走。
第二传统意义上那些老的农业从业者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那这些土地怎么办?肯定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中国的土地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阶段,我们去顺势而为帮助他进行助推。”
而这个时间,可能依然会很长,顾铭对腾讯科技表示:“农业是一个比较慢的行业,需要持续的耐心去经营的,是一个需要厚积薄发的过程。”
资本
据介绍,一亩田公司已于2016年11月完成C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易贸控股、红杉、云锋、真格基金等。此前一亩田曾于2013年12月、2015年4月先后经历过A轮、B轮两轮融资。
在谈到被资本重新关注时,邓锦宏表示资本是重要的裁判员:“我们是经历了这么大风波的公司,很多人都觉得这种公司已经死掉了。但我们不仅没有死,还在不断的增长,这就是因为用户正在用脚来投票。”
而谈到农业电商的未来时,邓锦宏表示未来几年还很欢迎资本市场支持,因为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人去参与,才能够加快这个行业的变化。
据顾铭介绍,在2017年一亩田将持续扩大规模,因为毕竟还是一个和互联网相关的项目,而农产品撮合这个单点打透以后,一亩田会开始慢慢重视行业里面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变现手段。
顾铭进一步表示,在未来,一亩田不排除在金融、物流等领域进行更深的探索,这是因为这些领域是农业天生的需求。
这家曾被认为犯了“大错”的公司和团队正在逐渐找回信任。在一亩田负面消息最多的2015年9月,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表示:“一亩田也许犯错误了,但是个伟大的尝试。”
而周亚辉也曾表示:“在一亩田出现之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没有一家企业对农业互联网化予以如此的重视和专注。”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