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黄季焜:中国农业需要4大驱动力!
种植
   马云华
2018-01-08 16:34:57
[ 导读 ] 今天,农业君(公众号:nyguancha)梳理了黄季焜发表《中国的农业发展与改革》主题报告,听听他为中国农业改革的心声。

经过30年改革的中国农业遇到最好的外部环境和强劲内部动力。

中国占世界人口的 20%,但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可耕地资源的 8%,而我们目前却能实现 95% 的食物自给率。

同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不管是总数,还是占农村人口的比例,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北大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黄季焜发表《中国的农业发展与改革》主题报告,对中国农业改革遇到的问题、挑战、驱动力做了深刻的分析。

其实,早在2016年,黄季焜院士就发表过《中国农业的规模化并非越大越好》的论题。黄季焜院士认为:规模化都是一个趋势。但是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任何地区的规模化都有一个适度性,农地规模太小太大都会不经济。不同地区的最优规模化进程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地理等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中国的东南部地区进行速度相较于东北来说较慢,主要是受到东南部的人口、经济等因素限制。但是其实这些地区的规模化进程也正在进行中。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不应当过度控制规模化的进程,因为这反而会促进农民因为想多拿政府补贴而过度促进规模化的进程,产生“拔苗助长”的负面效果。因此,中国农业的规模化并非越大越好。

今天,农业君(公众号:nyguancha)再次梳理黄季焜发表《中国的农业发展与改革》主题报告,听听他为中国农业改革的心声。

3大挑战

黄季焜院士认为最主要的挑战有三个:

第一个挑战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40 年来,农民收入确实不断增长,但在多数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更快,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到 2003 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首次超过了 3 倍。如何缩小这个差距成为 2004 年以来 " 三农 " 问题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政治任务。

第二个挑战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们曾经是食物的净出口国,但自 2004 年开始,中国从食物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而且进口增长开始显著高于出口增长,到 2015 年食物自给率已降到 95% 左右。其实,对人多地少的国家,95% 的自给率是个了不起的水平。我认为,粮食安全问题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严峻,粮食安全问题被人为夸大了,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也成为本世纪初以来农业发展的另一大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我后面再展开讨论。这里先讨论当面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粮食安全问题挑战时的政策演变。面临这两大挑战,国家自 2004 年以来出台了很多支农政策。有些还应进一步推进,但有些是值得商榷的。

4大驱动力

针对这个问题,黄季焜院士认为:虽然中国农业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最重要的驱动力是: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和农业投入,我称之为 " 四大驱动力 "。

首先,制度创新

对此,我们以及其他学者的许多研究都表明,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初期,即 1978-1984 年间,对中国农业生产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中后期的其他制度创新也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增长。因为制度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这里我就不展开讨论了。

其次,技术进步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较快的增长率。这里我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例,这个图的曲线展示的是 1985 年至 1995 年全要素生产率(TFP),三种粮食的 TFP 年均增长率都达 3% 左右。对其他农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研究结果,同粮食的结果也基本一样。进一步研究表明,这 3% 的增长率主要是来自技术进步。这个图是我们对水稻、小麦和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在 1995 年至 2004 年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从 90 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不同农作物 TFP 还继续保持 3% 左右的年均增长。在国际上,一个国家有 2% 的 长期 TFP 增长率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进一步分解分析表明,1995-2004 年间全要素增长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技术进步。其中,棉花 TFP 增长率最高,为什么?因为棉花比其他农作物多了一项技术,那就是转基因技术。现在很多人讨论要不要转基因技术,我们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技术能够使我国主要农作物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多增长 1 到 2 个百分点。另外,我们对水果和蔬菜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做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即技术进步是这些农产品生产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第三,市场改革

市场改革在农业增长中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即始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改革也是从农业开始的。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业到工业和服务业,采用的是渐进性的改革。即使在农业内部,市场改革也是先从蔬菜、水果和粗粮等一般农产品开始,然后逐渐推向畜产品和粮棉油糖等战略性的农产品;对粮食等农产品,采用双轨制的市场改革,直到本世纪初市场改革才基本完成。

其中农产品市场发展和改革,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益,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二是降低了农民投入品价格,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民收入;三是提高了农民农产品销售价格,更促进了农民增收。

另外,市场改革还包括对外开放。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步伐是相当快的,实际上我们不是在入世之后才对外开放的,入世之前就已开始了,农业进口税从 1992 年的 42% 下降到 2001 年的 21%,2001 年入世后又下降到 11%。农产品的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中国农产品市场逐渐同国际市场整合起来。这个图显示的是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名义支持率,即国内同国际市场价格相比的差价。结果表明,在市场改革前期,比如在 90 年代之前,许多农产品名义支持率要么为 +30% 到 +80%,要么是 -20% 到 -60%。但是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到本世纪初国内农产品市场已基本上跟国际市场接轨,农产品价格差异最高不超过 20%。以上改革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改善了农产品的贸易结构。例如,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这相当于我国 " 出口 " 的劳动力在上升;另一方面,土地密集型产品进口不断增长,这相当于我国 " 进口 " 短缺的水土资源在不断增加。

第四,农业投入

中国政府和农民对农业投入都非常重视,农业投入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就不展开讨论了。

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目前国家也提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首先,在农产品方面,因为水土资源有限,我认为农业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未来农业增长将主要来自高值高效的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特产产品和多功能农业,而不是粮棉油糖等低值的水土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国家要在适度进口粮棉油糖的同时,提升高值高效农业的生产力、食品安全和这些产品市场的培育与完善,弥补这些产品的市场失灵问题。

其次,在改革方面,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理清市场和政府各自不可替代但又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市场去生产我们真正需要的产品,政府要做的是改善市场环境、弥补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物品,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竞争力并促进农业的转型。最后,在政策领域,未来农业发展与改革靠什么?(内容有删减)

文章转自北大国发院BiMBA  农业行业观察整理编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