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点做到了,还怕合作社无法持续健康发展?
合作社
   陈立耀
2017-06-09 16:08:47
[ 导读 ] 到2016年12月底,全国依法登记合作社已达179.4万家,是2007年的69倍,年均增长60%。

到2016年12月底,全国依法登记合作社已达179.4万家,是2007年的69倍,年均增长60%。在高速增长背后,特别在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厘清思路、把握方向,提升合作社的发展质量。

我国合作社创新发展已成为自觉行动,合作社质量安全意识显著提升,更加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创建品牌、创新经营机制等,合作社成为当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

是什么原因诱致合作社的自觉行动?是市场的力量

1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合作社不断创新机制、保持制度活力和弹性、吸纳先进生产要素;

2

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对合作社转变粗放发展方式、实行集约式发展、绿色发展形成了“倒逼”;

3

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依靠科技装备投入替代劳动力、提升竞争力,成为合作社的理性选择;

4

消费者需求结构升级,要求合作社越来越自发地注重产品质量安全,注重品牌维护,注重挖掘农业的多重价值,也为自身开辟了更广阔发展空间。


我国合作社出现的新变化,既是农业发展阶段的产物,也是政府积极引导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近年来合作社在实践中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企业化、国际化的趋势,这本身也昭示着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前景。

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合作社就是在经营主体层面培育新动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结构、增加中高端农产品供给的基本途径,是加快科技运用、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带动普通农户有效对接市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举措。

今后一段时期,应立足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合作社多元、创新、融合、共享、规范发展,走出一条规模适度、运行规范、机制灵活、联结广泛、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社发展之路。


1

促进多元开放

不仅普通农户需要合作,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新型经营主体之间也需要开展合作与联合。这就要求合作社坚持开放理念,在成员构成、组建方式、业务类型、运行机制上实现多元发展。要鼓励合作社由注重生产环节合作向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人才、土地、资金等多种要素集约利用方向转变,积极优化组建形式、运行机制、决策方式,探索建立企业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势,实现包容性发展。



2

促进创新提质

合作社本质上是经济组织,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依靠创新提高合作社的市场自立性和竞争力显得尤为关键。应鼓励引导合作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结构,既要组织广大农户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农产品,更要创新营销方式,创建品牌提升增值收益。

3

促进融合发展

合作社内部带动农户、外部联系市场、上游对接企业、下游面向消费者,是农业生产经营中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数量众多,但大多小而散,质量不高,社均入社农户仅60户,社均注册资金仅200万元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要积极引导合作社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行业性和区域性联合组织,鼓励合作社加强与其他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4

促进共享收益

合作社具有益贫性,是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原因。应更加注重发挥合作社在带动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展方面的作用,通过产业带动、土地托管、牲畜代养、贫困户资源入股、扶贫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让贫困户得到更多收益。

5

促进规范运行

合作社规范关系长远发展,更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坚守合作社宗旨和原则,让入社农民群众普遍受益,始终是合作社发展的底线。应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改,通过增加合作社注销条款、加强对获得财政资金合作社审计、建立规范化运行合作社动态名录、强化对入社成员宣传教育等办法,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总之,引导合作社创新发展,走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社发展道路,既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更需要抓住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来源: 中农富通)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