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氏、牧原、双汇、新希望……这 13 家农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强!
(活动现场启动“农一春耕万里行”)
3月3日,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和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农一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农一网”)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农资电商春耕节(即“三三春耕节”)在上海盛大启幕。据了解,“三三春耕节”是为了更好地与农时季节结合,旨在让广大农民线上即能买到优质优价的农资产品。
(签名留影)
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常务副秘书长张互助、前首席专家张跃进,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电子商务处处长陈晓明、上海市嘉定区区经委主任雷文龙,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秘书长花荣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华、农一网投资人仲汉根等代表参加会议。
(截止3月5日24时,农一网产品销售实时数据)
截止3月5日24时,实时数据显示销售总额超1.01亿元,订单总数28078笔,一品销售占比21%,至此,第二届“三三春耕节”完美收官。
农一网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在3个层面的成功:打磨产品与服务、转型与创新、坚持专业。
打磨产品与服务:赢口碑与市场
(辉丰股份董事长、农一网投资人仲汉根)
辉丰股份董事长、农一网投资人仲汉根认为,平台竞争离不开产品的竞争,“我们推出‘一品’计划,销售在其它渠道和平台都没有的、农一网特有的独家产品,通过差异化产品保证竞争优势;并打造工作站、代购和种植大户的明星产品,实现品牌化发展。”
(农一网总经理胡艳)
农一网总经理胡艳认为,“农资电商真正的营销是回归到本质,本质就在于产品。”2018年农一网的一些调整和变革就是要提升专业服务,让产品结合应用技术去推广!
2017年,农一网大招不断,首次承办“三三春耕节”24h销售额即达到8112万元;入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农一网(杨凌)有限公司;推出“丰收年景”、聚谷氨酸系列产品;为农资经销商、零售店、种植大户、新农人提供多选项经营方案;面向省级和区域大代理商开展C2M定制业务。
截2017年11月,农一网已累计实现销售额近9亿元,销售农药近3万吨,发展代购7万余名,服务区域覆盖全国70%的农业种植区。
会上,仲董事长提出,农一网要在2018年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好“农民会、现场会、代购会”;做到“三讲透”,“讲透产品、讲透性价比、讲透利益关系”,线上做好产品、线下做好服务,赢得口碑。”
创新模式:赢得农资未来
2014年农资电商萌芽,2015年取得了迅猛发展,被称为“农资电商元年”。若干电商平台纷纷成立,大多却如昙花一现,在激烈的竞争和严苛的现实面前惨淡收场。农一网几经调整提升,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依然坚守农资电商阵地的平台之一。
仲汉根表示:“农一网一直坚守‘平台+县域工作站+代购’的运营模式。经过三年多试错纠错的探索,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其中2017年是变化最大、争议最大、难度最大的一年。”
(工信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华)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华表示,农一网不仅卖优质产品,更提供优质服务。这就奠定了农一网的竞争优势,完全有理由相信它可以成长为行业“NO.1”。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从“光棍节”到“春耕节”之变,就是因为农一网发现“光棍节”举办时间正值耕作淡季,并不方便农民。在春耕备耕的关键节点举办“春耕节”,如何保证农资及时投递到位呢?农一网总经理胡艳说,农一网目前已经建成相对比较完善的物流体系——7大中心库外加800个县域分库。
对农民而言,更大的利好是农业种植再也不要为用药技术发愁。农一网建成千余人的专家顾问团,通过网站平台、专家微信、植保服务热线等信息化手段,随时培训和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会长、原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生斗)
“我很欣赏的一点是,农一网正在成为上游生产厂家的销售平台、下游零售商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采购平台、新农人的创业平台。”陈生斗认为农一网已经成为农资电商互利共赢的典范。他还说:“只有真心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才能赢得农资未来。”这一点,农一网当仁不让。
坚守专业化:让平台走得更远
“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经过几年发展,‘互联网+’成为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载体。”陈生斗说。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支持农业电商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倡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农一网的‘三三春耕节’就是贯彻落实相关要求的一个具体行动。”陈生斗如是评价。
“顺势而为是农一网成功的要素之一。除此之外,依托于辉丰股份这个强有力企业,农一网在专业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秘书长花荣军表示,从农一网的发展来看,只有那些有底气坚持下来、有勇气纠正错误、有能力突破瓶颈的企业,才会取得更长久的发展。
当然,李建华认为,农资电商的核心就在于和用户建立良好的诚信合作关系。“很多农户对网上销售的产品不放心,部分农民的购物习惯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农一网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并输出“正品溯源、优质优价”的理念,使农民产生信任,对于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辉丰股份董事长、农一网投资人仲汉根介绍,农一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依靠产业、创新、信息化和金融四大支撑,打造生态经济共享平台”。“农一网现在还只是一个‘互联网+农资’的专业垂直电商平台,我们将通过农资产品抓住客户,延伸产品线,逐步向‘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村’靠拢。”(作者|农业行业观察 倪博)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