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接近疯狂!这11家农资巨头企业一年投入20个亿加强研发
农资
   兰溪
2019-06-13 09:50:09
[ 导读 ] 11家化肥企业整体优势的盘点。

一家企业是否的强大关键指标之一就是自身的研发能力。华为连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大作用。2018年度财报显示,华为当年全球销售收入7212亿元,同比增长19.5%,研发费用高达1015亿元,占其总收入的14.1%。研发人员近8万余名,近十年研发费用总计4800亿元,可谓是最舍得花钱的公司。此外,华为同样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87805件。

研发跟企业的未来息息相关。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化肥企业开始注重研发。以此次记者统计的11家上市化肥企业为例,2018年研发支出合计约20.66亿元,与2017年相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有6家企业研发支出超过1亿元,鲁西化工、金正大以7.49亿元、5.73亿元的大手笔投入排名前两位。芭田、云天化、史丹利分别累计获得374个、320个、263个授权专利,排名靠前。

接下来,笔者就以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团队人员数量、专利数量、高学历人才数量等几个指标,对上述企业进行分析。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充足的资金能使研发顺利进行。

2018年,鲁西化工研发支出7.49亿元,占其全年总收入的3.52%,排名首位。金正大投入5.73亿元用于研发,占其全年总收入的3.71%,在11家企业中比例最高。云天化研发投入1.71亿元,但仅占营收的0.26%。另外几家企业中,四川美丰年度研发投入非常微薄,仅有165万元,与2017年相比,还减少了20万元,排名垫底。

研发人员数量

实力出众、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能够帮助企业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推动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此次统计中,史丹利研发人员比例最高,鲁西化工人数最多。

2018年度,史丹利拥有703名研发人员,占其总员工数的19.01%,差不多每5名员工里面就有一人从事研发工作,比例最高。在数量上,鲁西化工研发人员多达1205人,占其员工总数的10.06%,相当庞大。对比来看,六国化工最少,仅有168名研发人员,比例也是最低。云天化虽然有493名研发人员,但公司员工人数高达1.2万人,占比仅为3.99%。

专利数量

注:“云图控股”、鲁西化工的专利数未在年度报告中公布,此次统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搜索结果

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是衡量企业研发创新成果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实力。

此次统计中,芭田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均排名行业前列。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74件,其所拥有的“高塔造粒技”为国内首创,曾问鼎“中国肥料业建国六十年最具影响力技术”,现在仍在不断为公司带来收入。

整个2018年,芭田共申请专利数高达128件,其中发明专利95件,实用新型专利33件,外观设计5件;授权专利94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70件,外观设计3件。在磷矿浮选技术、磷尾矿处理技术、纳米智能增效肥等技术、生物发酵设备及系统、水溶纳米有机碳肥、纳米智能增效肥、螯合集成骤冷工艺技术、禽畜粪便高效发酵处理等技术及产品方面新增发明专利申请超过60件,标志着芭田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其他几家企业,云天化(320件)、史丹利(263件),金正大(230件),司尔特(191件),新洋丰(130件),六国化工(131件),四川美丰(50件)。云图控股与鲁西化工未公开其专利数量,不过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搜索发现,以“云图控股/新都化工”为专利权人的专利合计有137件,鲁西化工则有213件。

高学历人才数量

企业人才的数量也是影响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


鲁西化工高学历人才数量(本科以上学历)与占比均排名第一位,3500多名员工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约为32%。平均下来,可能你遇到三个鲁西化工的员工,就有一个是本科以上学历。

其次,云天化(2811人,比例22%)、金正大(1795人、20%)、史丹利(1073人  比例29%)、云图控股(956人、比例10%)、六国化工(639人、  比例15%)、(新洋丰551人、比例8%)、华昌化工(460人、比例13%)、芭田(340人、比例13%)、司尔特(210人、比例6%)。

补充各大企业整体优势的盘点(源于各企业2018年年报,不完全统计):

1

云天化

云天化磷矿资源与煤炭资源优势明显,从磷矿采选、到硫酸、磷酸、磷酸二铵、合成氨、尿素的生产等方面,产业链配套齐全,生产技术先进,是优质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保障。

其中,子公司磷化集团、天宁矿业拥有磷矿资源,金新化工拥有煤炭资源,为化肥制造业务不断“输血”。此外,天安化工、水富云天化、金新化工等多个生产基地,拥有大型合成氨与磷肥一体化、合成氨与氮肥一体化生产装置。

作为拥有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云南省新型化肥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材料技术开发中心、云天化国际植物营养研究院等技术研发机构的大型国有企业,云天化早已形成了具有协同效应的研究开发体系,“矿物资源浮选技术及应用”更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新洋丰

新洋丰是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产品销量连续多年排名前二。除去上游原材料资源优势外,技术和服务能力同样突出,为龙头地位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充分支撑与动力。在其背后,是新洋丰确立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研发体系。其中,新型肥料研发中心采用两总部(北京、湖北荆门)、两基地(山东、广西)的构架,系统化地开展研究工作。

湖北荆门建有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实验种植基地和尿基复合肥、高塔复合肥试验工厂,专门用于研发新产品新配方。

“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以新洋丰为主体,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建立,李晓林教授(中)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则是新建了新型肥料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合作共建特种肥料工程实验室。将研究所设置在北京这个国家科技中心、对外交流中心,更方便企业跟踪国内国际肥料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山东、广西两个基地,是新洋丰新产品新技术集成孵化基地,常态化开展新产品需求调研分析、应用技术集成、孵化和示范展示等,确保产品创新工作紧跟市场不掉队。

在国际合作方面,新洋丰聘请了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前主席、国际肥料发展中心新型肥料中心主任等5位国际肥料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以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肥料生产技术和工艺。重点资质方面,2018年,“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落户新洋丰,实力不容小觑。借此部级平台,可以有效支撑新洋丰产品创新,引导技术进步。

3

金正大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金正大研发团队实力强劲,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高端研发平台。

在国内外,金正大早已打出名声,让控释肥料、脲醛缓控释肥料两项国际标准采用中国方案。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

截至2018年末,金正大拥有发明专利230项。此外,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挪威生命科学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等4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与德国施诺德研究院、越南南方农业科技研究院、埃塞俄比亚哈瓦萨大学等近20家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致力于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4

云图控股

整个产业版图中,云图控股已掌控盐、磷、硫等上游资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完整,即锁定了原材料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生产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效益,抗风险能力强,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


云图控股拥有雄厚实力、高层次国际化的研发团队。目前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料及农用硝酸铵钾等新型肥料的生产研发,并参与起草3项行业标准、1项国际标准。旗下嘉施利品牌致力打造全系硝基产品,作为“硝基肥专家”的市场定位已被广泛认可,各类硝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高端复合肥产品的领军品牌。

云图控股的水溶肥研发生产技术位于国际领先行列。作为唯一生产企业,主导起草的《水溶性肥料》于2013年6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施;以此标准为基础修订的《水溶性肥料通用要求》国际标准在2016年3月15日全球正式颁布。

5

芭田

作为冷冻法硝酸磷肥装置国产化道路的领军企业,芭田是不仅复合肥行业里第一家上市企业,同时也是目前行业里拥有专利技术最多的领先企业,其专利涵盖高塔造粒、低成本缓控释、包膜包裹控释、氨酸及其聚磷酸铵农用生产、纳米增效、中微量元素有机螯合、聚谷氨酸增效、快速腐熟发酵等共计89项技术。

此外,在磷矿浮选技术、磷尾矿处理技术、纳米智能增效肥等技术、生物发酵设备及系统、水溶纳米有机碳肥、纳米智能增效肥、螯合集成骤冷工艺技术、禽畜粪便高效发酵处理等技术及产品方面新增发明专利申请超过60件,标志着芭田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作为曾问鼎“中国肥料业建国六十年最具影响力技术”和“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优秀企业,芭田研发的高塔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方法及设备,让肥料的复合率从2003年的30%提升至现在的50%左右,不可不谓是我国复合肥行业生产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凭借着优质的技术资质和良好的生产效果,高塔造粒技术通过专利服务的方式已为芭田带来盈利增长。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建设了超过200座高塔复合肥料生产装置,年产值达600亿元。

6

史丹利

史丹利在开发高浓度、生态、多元素、长效化、专用化复合肥产品方面,技术研发实力强。高塔复合肥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就建成了高塔复合肥生产线。拥有“一种熔体料浆塔式造粒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和“一种生物腐殖酸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其中申报完成的“基于高塔熔体造粒关键技术的生产体系构建与新型肥料产品创制”项目荣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史丹利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功能性生物肥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截止目前,公司拥有专利技术263项。

仅在过去一年,史丹利在硝基复合肥、水溶肥、生物肥、缓释肥、海藻肥、液体肥、有机肥等7大款产品的研发方面就取得不少新进展。大豆50、60、70等多款高端有机肥、虾稻肥、劲素功能性专用系列肥等相继推出,更好地满足了终端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7

华昌化工

华昌化工地处长江沿岸,以煤气化为源头,形成“煤气化-合成氨-(纯碱、氯化铵、甲醇、尿素、硝酸、复合肥)的完整产业链。2016年合成氨生产被中国石化联合会认定为非无烟煤合成氨生产“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是行业翘楚。

8

六国化工

六国化工是我国首次从国外引进第一套大型磷酸二铵生产线的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基础上不断进行工艺革新。已经完全被其掌握的“低品位磷矿在大型湿法磷酸装置上应用技术”在行业内领先,实现了磷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并借此开发了多种新型环保型复合肥料。

9

司尔特

司尔特同样是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依托宣州马尾山硫铁矿、贵州开阳磷矿山优质原料优势,形成了从硫铁矿制酸至磷复肥产品生产、销售较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在研发方面,长期与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国内众多农业科研院校保持合作,投资建立了全国首家“中国农业大学--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

自2016年6月与南京农业大学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司尔特的“全元生物有机肥制造技术”开始进入应用阶段,为有效解决废物再利用和完善循环产业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8年,司尔特完成了专用生态肥系列产品、作物专用高效复混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的研究开发,研发投入大幅增加,新产品不断推出。

10

四川美丰

四川美丰近年来研发能力突出,多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生产工艺与技术涌现。

一是开发了喷浆聚合法复合肥生产工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技术具有成粒率高、返料少、能耗低、清洁环保等优点。独创的聚合反应技术和干燥工艺,使复合肥产品具有水分低、颗粒均匀紧实、外表圆整光泽、养分均匀、水溶性好,实现本质缓释,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四川美丰首创高塔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塔式造粒生产大颗粒产品的创举。

11

鲁西化工

实力强不强,看看业绩就知道。2018年鲁西化工实现营业收入212.84亿元,净利润高达30.7亿元,与2017年19.50亿净利相比,大幅上升57.29%。

漂亮成绩单背后,在于鲁西化工具备完整的煤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新材料化工产业链,综合优势明显。在化肥行业内,鲁西化工第一个走出了一条“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聚焦主业发展的同时,优化战略布局,实现了由化肥向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的跃升,并且是首批通过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

内容来源:肥料双交会信息平台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