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农业如何破解传统农业发展瓶颈?
最近,国务院下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文件,距2006年农业部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已经十年了。尤其在“互联网+”的助力下,生鲜果品的品牌化最先开始风生水起,并以产地消费为主的特色果品走向了全国消费市场。
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果品协会,对中国果品品牌价值进行了专项评估,首次对果品商业品牌的品牌价值做出了评估。该项评估于2015年启动,依据依据“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最终对113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和65个果品商业品牌,完成了科学,系统,量化的有效评估。
在CARD模型中,品牌价值=品牌收益X品牌强度乘数X品牌忠诚度因子。品牌收益是由品牌本身带来的收益部分,表征品牌的整体溢价能力。单位销量品牌收益指每销售1千克产品所获得的品牌收益,表征品牌的单位销售量溢价能力。而品牌强度乘数是一组表征品牌未来收益能力大小的指标,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强度由品牌带动力、品牌资源力、品牌经营力、品牌传播力和品牌发展力所构成。在此,小编将部分研究数据摘录分析。
1. 评估机构,对果品区域的公用品牌是如何评估的呢?
113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全国23个省,其中整个华东地区共37个,占评估数量的近1/3;西北地区的品牌为28个;西南地区的果品品牌数量为27个。
评估模型将待评估品牌分为瓜果、仁果、核果、橘果、浆果、坚果等七大类,主要集中在仁果、核果、浆果三类中,其中以苹果为代表的仁果类品牌数量最多,站评估品牌数量的1/3。
113个果品区域公共品牌的总价值为1964.78亿元,其平均品牌价值为17.39亿元。处在113个区域公用品牌最中间的价值为11.39亿元。然而,只有烟台苹果的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超过百亿,达到了126.01亿元。
然而,只有烟台苹果的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超过百亿,达到了126.01亿元。在50~100亿元之间的品牌为3个;20~50亿元的品牌共计30个,占据整体数量的1/4。因此,七成品牌价值不足20亿元,待提升空间非常明显。
113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平均品牌收益为1.08亿元,平均单位销量的品牌收益为1.18元/千克。
两组数据得出,东北地区的果品品牌因整体规模产量的优势,而拥有较高的整体品牌收益;而华东地区则在单位品牌溢价上更为突出,体现高效品牌经济利益。
真农网小编告诉你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华东地区正在试图走果品商业品牌的路线,发达地区的“果品商业品牌”发展已成为趋势。
有效评估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平均品牌强度得分为83.30。可见,这113个有效评估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产业经营、品牌传播、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苹果为主的仁果类品牌消费者忠诚度较高,其品牌的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高达0.90(最高为1)。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打造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是真正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地方。
2. 评估机构,对果品商业品牌又是如何评估的呢?
对65个果品商业品牌评估得出:品牌总价值为67.24亿元,平均品牌价值为1.03亿元(品牌价值在亿元以上的只有26个),其中品牌价值最高为5.42亿元,最低的不足百万元。从而表明,
果品商业品牌作为市场主体,品牌价值普遍不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华北、华中等地区的24个品牌,平均品牌收益和平均单位销量品牌收益分别达到了741.91万元和1.86元/千克;华东地区的品牌,平均品牌收益和平均单位销量品牌收益分别为715.90万元和1.36元/千克;西北地区的21个品牌,平均品牌收益和平均单位销量品牌收益分别为558.46万元和1.17元/千克。与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果品商业品牌,更需要注重自身品牌溢价能力有待提升。
65个果品商业品牌,平均品牌收益为674.64万元,平均单位销量品牌收益为1.48元/千克。与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相比,果品商业品牌在单位品牌溢价能力上更胜一筹。
品牌强度由品牌领导力、品牌资源力、品牌经营力、品牌传播力和品牌发展力构成,简称品牌“五力”。
评估中,平均品牌强度得分为74.96,最高得分为84.47,最低得分为66.58,整体表现并不突出。品牌“五力”得分,均未超80分,其中品牌传播力相对其他“四力”逐渐显示出优势。真农小编认为在自媒体的助力下,农业品牌的品牌传播力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传播将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月容易,将会刺激并补足农业品牌其他“四力”。
单独分析品牌传播力得出,果品商业品牌的平均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和好感度得分分别为74.59、73、91和84.75。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品牌喜爱程度的好感度得分远高于知名度和认知度。
被评估的65个品牌中,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为0.89(其忠诚度因子最大值为1),各区域间的差别并不明显。进而,证明消费者对农业品牌认可,农业品牌的口碑效应较为显著。
小编帮你剧透一下: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农业商业品牌颇具好感,说明农业商业品牌在媒体传播的助推下已赢得了消费者的眼球,其农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农业商业品牌的知名度,以及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偏低,说明农业商品品牌发展时间较短,仅有10年,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还远远未达到。从侧面也反映出,发展特色农业的市场空间巨大,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将会是趋势,将会被大量的真农人看重。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