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顺丰26载:用物流赋能农业产业链
一个国家,没有农民。却能做到:
1)出口力爆棚:丹麦66%以上的粮食、黄油、猪肉、牛肉等农产品出口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到欧盟的农产品占60%,故此丹麦有“欧洲食厨”之称。
2)1个农民工人养活225人:在丹麦总共500多万人口当中,农民耕种的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3%,丹麦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农民”,都是清一色的“农业工人”。从事初级农业生产的人口只有4%,每个农民人均可供养225人的生活和消费。
因诞生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丹麦被誉为“童话王国”。其实,丹麦的另一张名片——“农业王国”,同样享誉世界。
为何呢?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农业、国家扶持、农业经营主体....
1、家庭农场主拥有机械、农田和厂房:机械化、产业化、循环农业
丹麦农业特点是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不论是农业还是畜牧业都是农场式经营,全国大约有6.7万家农场,一般的家庭农场平均拥有40公顷土地,87%的农场不雇帮手,主要依靠家庭内部劳力,这些农场都是农场主自己经营的,并且拥有自己的机械、农田和厂房。
如收割麦子,一台机器向前开,边收割边脱粒,麦粒和麦秆自然分离,分离后的麦秆由同一台机器打成大小同样的捆置于田间,然后被装车送往收购处进了造纸厂,麦田里只留下麦茬。
丹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职农场主家庭平均年收入约为47万丹麦克朗,高于城市服务业高级职员的平均年收入。农场雇工的月收入高于城里服务员的收入。仅从农业人口的收入看,丹麦城乡之间已经没有差别。
2、农产品优质高效:法律限制农药化肥、确保土地不污染、保障农产品品质
丹麦农业的高产优质,是在严格限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情况下取得的。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丹麦政府就制定了相关法律,限制化肥和农药滥用。
三大类化肥总体施肥量,则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224公斤下降到1996年的144公斤。目前,丹麦化肥用量还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准上下,远低于发达国家为防止污染而规定的每公顷化肥施用量225公斤的上限。
如此,提高农业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和品质,有好的品质,何愁卖不了呢?
3、卖产品:专人做专业的事情,商业公司全权负责销售、压价者会被打击
这一招比较狠,在中国很难做到。
丹麦的农产品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不论生产多少农产品,都不愁销路。原来,丹麦农产品出售由农民自己成立的农业协作社负责,每个农场主都是农业协作社的成员,农场主把他全部的产品提供给协作社建立的商业公司,而且公司不能拒收,农场主专管生产,商业公司管销售。
同时,为了防止协作社购买产品时压价,协作社内部通过选举或投票选择供货者,这就保证了大供货商在协作社内有足够的影响。协作社有自己的董事会,定期选举管理人员。通过协作社来解决卖方与买方的纠纷和利益冲突,这是丹麦沿袭了一个世纪的传统。
4、强化产业链:专业化、讲究精细分工、维护产业链条既得利益者
农业在丹麦有悠久的传统,但自上个世纪初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全球化蓬勃发展,丹麦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
以养猪为例:
丹麦养猪产业链分为育种、仔猪养殖、成猪养殖和生猪屠宰四部分。农民可根据自身兴趣、硬件条件以及技术特长选择合适的经营活动。
即使在一个行业,工作也越来越专业化。丹麦养猪产业链就分为育种、仔猪养殖、成猪养殖和生猪屠宰四个部分。产业链间分工明细,使得农民可根据自身兴趣、硬件条件以及技术特长选择合适的经营活动。
5、建立合作社:抱团+服务、让合作成为常态
丹麦农场90%以上都加入了一个或多个合作社,而合作社最活跃的形式就是建立专属的专业公司。
如此,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组合,合作社把分散的家庭农场经营融入整个产业链,实现大规模分工和分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
同时,生产期间,社员可以从合作社专属公司优惠获得良种、农业机械及技术指导等。收获后,合作社专属公司负责收购产品并集中加工销售。
除了合作社,产业链其他环节间的合作也不容小觑。事实上,研究人员、公司、公共机构及大学间的合作是丹麦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6、打造农业品牌名片:有机农业成为信仰
做农业需要做品牌农业,只要在品牌农业的基础,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才有可能。
丹麦,把有机农业成为国家名片。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丹麦有机耕地面积达24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全国有3700多家农场获得有机生产认证,占农场总数的9.2%。早在2015年,丹麦人均有机食品消费就达到200欧元,有机食品零售份额占全国食品市场的8%,占比居全球第一。
为进一步推动有机农业发展,丹麦政府制定了《2020年有机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丹麦有机食品在公共食品消费领域的比重要达到60%;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的食堂要变成“有机食堂”。为确保这些食堂的食物来源是有机食品,丹麦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有机食品供应商及生产商生产、研发更多有机食品。
7、农民:职业化,需要考试学习
在中国做农民太容易了,租一块地,就可以成为农民。
但丹麦农民需要考试、学习才有资格。
在丹麦,你想跳入“农门”是相当不容易的。无论你是照管牲畜,还是耕地种田,都要先接受3年的农学院基本教育和1年左右的实习,通过考试才有资格耕种和照顾牲畜。也就是一个丹麦人须经过10年初等教育,再在农学院学习5年,才有资格当农民。
尽管,丹麦专家预测2018年丹麦农业将出现萧条。但,丹麦农业品质和从业者素养、国家扶持,丹麦农业依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农业经营者,需要好好学习一下。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解码农业强国规划!中国农业蕴藏5大黄金机会,产..
亩产百万的秘诀:生态农业新思潮如何创造惊人收..
农药经营人员56学时证书2025年如何报名考试?附..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崛起:无人机种地、AI预测收..
深度剖析!中国乡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员单位纳新】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赋能乡村..
最新预测!预制菜趋势:聚焦大单品,迈向智能化..
从蓝莓热销到钱凯港开港:秘鲁农业如何成为中企..
【预制菜】行研!预制菜赛道淘金的机会在哪里..
【有机农业】什么是有机农业?基本原则的完整诠..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数字乡村】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提升乡村数..
2025农业迈入AI元年,或将引爆农业新一轮变革..
【农资行业】2025年农资行业的两极分化:如何在..
深度研究!“三位一体”: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
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模式与对策..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农村电商:进入3.0时代,不是建群而是建网!..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农场经营】休闲农场和村集体,如何打破“单打..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