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在中国复合肥行业,金正大集团以勇于创新著称。曾经一度,金正大一举一动都成为同行解读研究的对象,它的崛起甚至被冠以“金正大现象”。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迄今,中国复合肥行业经历了一轮长达20年的黄金时代,也造就了一批引领风潮的头部公司。位于山东临沂市临沭县的金正大就是其中佼佼者。
尤其是2010年。当年,金正大登陆主板市场,在资本加持下,此后发起了一轮轮技术和模式创新。与此同时,金正大的眼光并不局限于国内,通过展开国际化布局,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合作、并购国际知名公司等,在全球肥料界声名鹊起。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复合肥行业最近20年的变革进程中,金正大一度是行业“颠覆者”和创新发动机。
进入新阶段,肥料行业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业力量此消彼长,与很多头部公司一样,金正大也开启了新一轮调整。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李玉晓履任集团CEO。对于这位从基层走上高管岗位的年轻的掌门人而言,这既是来自集团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挑战。
如何传承金正大既往的成功经验?如何应对当下急剧变革的形势?更重要的是,如何规划未来的战略和任务?日前,李玉晓就此接受了本报访谈。
一支打不垮的团队
最近两年,金正大在资本市场遇到一些波折,但金正大团队的韧性也在这种形势下彰显。在李玉晓看来,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金正大新一轮发力即将到来。
“在临沂市委市政府,临沭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资本市场的风险已经妥善得到解决。目前各基地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各类原材料准备充分,完全可以保障客户需求。而且,我们将2022年定位营销进攻年,将推出更多的新特肥料和更富创新的服务举措。”李玉晓说。
最近两年,金正大并未停止在产品和营销创新上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拓展新特肥料产品矩阵,一方面持续推进“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向着做受人尊重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靠近。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一支打不垮的营销团队。”李玉晓做销售出身,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经年。在李玉晓眼里,金正大多年打造的团队,熟悉市场,富有活力,他们是保障公司应对各种风险的基本盘。
“下地能看病,现场能开方,上台能讲课。”李玉晓说,这是金正大对所有一线销售人员的要求。正是坚持这三句话,让金正大即便在市场低迷期也能收获更多合作伙伴的信任。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也只有不断经历,不断跨越每一道坎,才能够让个人、企业更健康、更成功。”李玉晓认为。
骨子里的创新基因
如果一定要给金正大一个标签,创新无疑是最恰如其分的一个。
行业内都熟悉金正大创造的“缓控释肥传奇”。在国外,缓控释肥是贵族肥料,大多应用于高附加值的园艺作物。金正大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通过本土化创新,突破了缓控释肥普及面临的成本瓶颈,一举将缓控释肥应用在大田上。
“原先普通氮肥利用率仅有20%左右,缓控释肥让氮肥利用率提高到了70%以上,既节省了人工,更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李玉晓解释说。
“缓控释肥传奇”背后,源于金正大骨子里的创新基因。
今天,中微量元素肥料已经从幕后走到前台。而早在2002年,金正大就已经尝试在复合肥中添加中微量营养元素。“那时候,复合肥产业还是萌芽阶段,大家都只是注重把氮磷钾养分含量做足就可以了。”李玉晓说。
回溯金正大从诞生到壮大的20余年,几乎每一个阶段,金正大都曾开行业风气之先——
缓控释肥之后,金正大引入以色列技术,在国内肥料行业掀起声势浩大的水肥一体化推广热潮;
金正大率先喊出了拥抱套餐时代的口号,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套餐化升级,这在当年同样是领先之举;
套餐化模式之后,着眼于现代农业的趋势,金正大又提出打造作物解决方案,向着“产品+服务”的现代企业模式转型;
此外,金正大在农业电商、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上,同样都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吃螃蟹者”。
创新的背后是人。金正大一度拥有复合肥行业最富多元化特质的团队。
“金正大在团队上是包容的,我们很多同事来自于五湖四海,没有地域限制,也不仅仅来自农业这个板块,有很多来自于消费品行业、工业领域等等。”李玉晓介绍。
一个包容而且具有多元化背景的团队,才能碰撞出持续的创新活力。这是金正大过去20余年快速崛起的重要密码。
用科技武装农业
在设在金正大集团的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门前,来到这里的人,一眼就会看见门前挂着的十几块牌子。这些牌子代表着各种肥料的技术研发中心。小小的细节背后,体现的是金正大对技术的重视。
“金正大非常注重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及时把科研人员多年研发的心血变成产品,这样才能够用技术来改变中国的农业,用技术来武装中国的农业。”李玉晓透露了一组数据——
金正大在岗硕士和博士学历以上的研发人员达100名以上;每年给予科研人员的奖励奖金在几百万元以上;每年支持科研院所、内部研发人员用于田间试验示范推广的活动经费在千万元以上;截至目前,科研硬件投入累计有两亿多元。
“这个数据,我觉得在业内算是比较高了。”李玉晓说。
不夸张地说,金正大拥有行业最齐全的产品线,而且每年都会推出一批新产品,迭代极其迅速。这既得益于金正大对科研的投入,也源于金正大的国际化眼光。
近十年,金正大相继引入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美国富朗生物能技术、德国特肥技术等。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金正大实现了肥料技术与国际同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即减肥、减药、节水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
过去,成为金正大合作经销商会拥有一个“诱人”的福利——出国考察农业。
万人考察韩国、4000人考察泰国,这些活动至今仍为经销商津津乐道。李玉晓介绍,在发生疫情之前,金正大每年都会组织优秀经销商出国考察和培训,实地感受现代农业,让他们清晰到看到中国农业未来方向。
开启营销进攻年
金正大将2022年定位营销进攻年。这意味着经过最近两年的调整和重新布局,金正大将再度发力。
进攻的底气来自两大技术引擎。一是全面引入德国施诺德研究院新特肥技术,二是全面转化金正大参与的国家“十三五”肥药双减科研成果。
“经过多年沉淀,金正大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技术集成系统。我们一方面会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会与国际上知名的专家、研究院、研发中心来不断合作。”李玉晓说。
在李玉晓看来,未来的金正大将是创新型的金正大,不断把新技术应用到各个解决方案中;是平台型的金正大,不仅仅是员工的平台,也是为同行开创的平台,向同行业输出专利技术和方案,实现科技平权;是国际化的金正大,在“双循环”格局下,拓展国际化道路;是和谐的金正大,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共通。
处在变革之中的中国肥料行业,需要新的引擎助推,金正大已在路上。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吴俊生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深度研究!“三位一体”: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
【畜牧行业】数字化赋能养殖,开启“智慧畜牧”..
【预制菜】2025年预制菜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浅析!智慧农业9大赚钱模式,哪一个更牛..
普通人搞乡村振兴:不需要当大老板,可以尝试做..
【农村电商】深度拆解!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
【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
农场运营:小农场持续盈利的5个技巧..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