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重出”江湖,释放什么信号?
农资
  
2022-11-12 01:49:26
[ 导读 ] 供销社“重出江湖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为何在近期突然“爆红”?

供销社概念股又涨了,与此同时,有关“供销社重出江湖”“重启供销社”的声音此起彼伏。

淡出公众视线的供销社,几乎一夜之间回到了聚光灯下。供销社“重出江湖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为何在近期突然“爆红”?

最近供销社“变红”,似乎跟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条有关“基层社恢复重建”的报道有关。湖北日报发布了一则报道称,湖北省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宁夏、浙江、重庆等地的主要党报,也陆续刊登各省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进恢复基层社的报道。

另外,10月26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了招聘公务员的通告,这一消息也进一步提升了供销社话题的热度。

很显然,接下来供销社还将继续大面积扩展。供销社“重出江湖”,对食品行业意味着什么呢?

供销社的前世今生

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曾简称合作社、供销社,已有近百年历史。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要渠道,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渠道,其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除了“卖”,供销社还可以“收”,也就是收购农产品,提供寄售服务等。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也成为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日益繁荣,再加上外资进入零售领域,各种小店铺、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供销社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短板也日益凸显。

在1992-1998年间,因为基层亏损严重,供销社系统平均每天消失274个基层网点,供销社逐步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供销社实际上从未退出历史舞台。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年销售额高达6.26万亿元,这一体量已超过京东与拼多多全年GMV之合。

如今的供销社,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物资供应点。而是一家动辄销售额超万亿的超级组织,在全国拥有超过3万多个终端网点,更为硬核的是它还拥有11条铁路专线、13家上市公司、37个国家级资源储备库,以及2个万吨级码头,它旗下的各类法人企业2万多个,职工总数超过200万人。

从2014年开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供销社逐渐恢复重启。这个逐渐苏醒的“庞然大物”涉足领域更是从柴米油盐到物流、化工、电商、金融、房地产、石油、酒店等。

供销社的回归意味着什么?

供销社在如今的市场经济语境下再次被热议,更多是因为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国资动作频繁,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重启”,自然受到了大众空前的关注。

尤其是对零售领域来说,这个国字号大牛“重返”零售领域会带来什么?

首先,对此我们不必过多解读。供销社“重返”零售参与市场竞争,不会过多挤压个体户市场,毕竟计划经济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供销社也不再是那个手握垄断资源的大牛,正如邮政与四通一达的和谐共生关系一样。

所以,供销社不但不会挤压个体,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市场经济,对打击市场乱象起到一定作用,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其次,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恢复供销社也是乡村振兴、稳定物价,以及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众所周知,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是“供”和“销”,流通顺畅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农产品滞销的关键是背后的供应链严重欠缺,导致农民增收不增利,供销合作社的供销体系可以很好地助农利农,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囤积居奇的行为,更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

另外,供销社凭借强大的下沉市场网点,通过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平台和流通功能,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尽快构建完成。

结语

近两年,线下零售市场承压,尤其是卖场销量连续下滑。2021年,Top100超市销售规模9076亿元,同比2020年下降2.6%,永辉、大润发等巨头艰难求生,所以供销系统“非营利性出山”才会备受关注。

诚然,作为国有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社在不同的时代承载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下,供销社的改革、重建仍然在路上,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不管怎么说,只要是好的经济手段和载体,真正有益于人民群众,就是好猫。

内容来源:食业家(shiyehome),农业行业观察全网推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