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即,钾肥供给或迎来大高潮(附报告分析)
农资
  
2022-12-26 11:07:58
[ 导读 ] 近日,一年一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举办,明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肥供给或迎来大爆发..

       12月15-16日举行的一年一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是自2009年提出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后国家启动的第二轮千亿提升计划。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等媒体提问时也回应称,要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多渠道确保供应安全。虽然在上一轮千亿提升计划的刺激下,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尚未达到1.4万亿斤水平,且每年仍有大量粮食依赖进口。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68285万吨(1.36万亿斤),同比增长2.0%,2021年粮食进口总量16458万吨;2022年预计全年粮食产量为68653万吨(1.37万亿斤),同比增长仅为0.5%,而2022年1-11月累计进口14264万吨。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两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速比较缓慢,而进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均超过20%。“千亿斤粮食增产行动”的二次提出,再次说明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且在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需要以十年为周期的粮食产能提升来积极应对。而粮食增产的核心或者说最关键的是种子和化肥,其中化肥由于对于粮食生产保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钾肥,这氮磷钾三大肥中唯一不能自给的、还需要大量进口的肥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有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钾肥的供给能力,12月21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会议,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增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做好煤炭、钾盐保供工作。煤炭是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命脉,把钾盐(肥)保供与煤炭保供列在一起,可见钾肥供给的重要程度。

      粮食增产关键是科学施肥提升钾肥的施用比

     中国主要粮食产量前五省分别为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不仅耕地面积种植最广,而且都是我国粮食保供集中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用肥大省。其中,排名第一的黑龙江省今年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024.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552.6亿斤,实现“十九连丰”,连续十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并且是历史第二高位(低于2021年)——平均亩产为705斤;排名第五的吉林省,2022年的粮食总产量也有816.16亿斤,实现增产8.32亿斤,粮食平均亩产为940.52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21.6%。可以说,在上一个十年千亿斤产能提升计划中,已实现了我国粮食产量质的飞跃,那么,如何在本已粮食高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产千亿斤,是本轮提升计划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点,除了在种业技术上下功夫外,最主要的要在优化化肥施用比上做文章,真正落实“减氮、控磷、增钾”的施肥方式。

       按照我国农业部提出的中国土地氮、磷、钾最优施用比例为 1:0.36:0.28,发达国家土壤氮、磷、钾平均施用比例为1:0.37:0.36,而中国目前实际施用比例仅为1:0.38:0.12。在几大主粮的生长过程中,正常所需钾肥数量较大,水稻所需钾肥数量是氮肥的1.2倍、是磷肥的近3倍;小麦所需钾肥数量是氮肥的0.83倍、是磷肥的2.5倍;玉米所需钾肥数量是氮肥的0.83倍、是磷肥的2.5倍;大豆所需钾肥数量是氮肥的0.55倍、是磷肥的2.22倍。通过数据不难看出,目前氮磷钾三大肥中,钾肥的施用比仍远低于合理区间。若能够按照几大主粮的养分需求进一步提高钾肥施用比例来优化种植,将有助于完成本轮千亿斤粮食提升计划和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主粮作物收获物形成100千克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数量

单位:千克

       产能续建滞后、俄乌冲突全球钾肥供给缺口短期内无法解决

      为何我国农业种植长期施钾比例较低呢?这主要跟我国钾资源稀缺以及钾肥产能不足以满足我国农业施用需求有关。我国是氮肥、磷肥产量大国,每年除满足本国使用外还可对外出口,因此在农业种植中,可以保证氮、磷肥的施用量。而钾在我国是稀缺资源,每年钾肥的需求量约1700万吨,但还有56%耕地处于缺钾状态,且50%以上需要进口。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国土资源部2021年报告显示,在世界已探明的95.07亿吨钾盐储量中,中国的可开采钾盐总量仅占世界的2.2%,而钾肥用量却占全世界的20%,中国每年钾肥消费量50%以上依赖于进口。随着国内钾资源经济性可采量不断降低,国内主要钾肥生产厂商产量增长乏力且均呈现下滑态势,供给缺口在不断扩大。

      全球范围内钾资源虽然总储量并不少,但可供经济开采的钾资源矿藏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白俄罗斯等地区,加钾、俄钾、白俄钾的产量占世界钾肥产量的70%以上,其中,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占全球钾肥产量的 41%,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特征,使这三家寡头具有国际钾肥定价话语权。而2021年底对白俄罗斯的国际制裁以及今年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出口能力和产量受到极大的限制,全球钾肥供给也出现巨大缺口。即使俄乌冲突结束后,预计俄罗斯也将面临长期的国际制裁,也很难改变其受美元结算、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制裁影响的钾肥供给困境。此外,由于前些年钾肥价格处于低价期,很多钾盐老矿到期后没有新矿续接开发,虽然有部分国际级矿业巨头计划进行钾肥产能扩张,例如BHP公司的Jansen矿项目以及加拿大化肥巨头Nutrien计划中的扩建项目等,但Jansen矿将在2027年完成固定资产落地,预计2030年达产,Nutrien矿将在2025年增加300万吨产量。因此,在短期内无法通过新项目扩建解决钾肥供给短缺问题。

       人口增长粮价上行钾肥价格还将维持相对高位

      虽然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低,但全球人口增长还是很快的,从1975年40亿人口增长到80亿人口只用了46年,以前从10亿人口增长到20亿人口用了100年时间,现在从70亿人口增长到80亿人口只用了12年时间。印度、埃塞俄比亚、刚果金、巴林、阿富汗等一些亚洲、非洲国家是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粮食种植面积也会不断增加,对氮磷钾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大。特别在各国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的当下,更加凸显出钾肥对于农业生产的不可或缺性。由于钾肥具有独特的抗逆性作用(抗倒伏、抗病虫害、抗冻性)、优异的增产增收和增强果蔬、粮食口感的效果,考虑到对抗全球极端天气以及缓解粮食供给危机因素,预计2022年全球氯化钾需求为6420万吨,到2026年全球需求将上升为80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7%,其中,中国需求量约为17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5.6%,东南亚需求为8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9%。折算下来,即使在乐观情形下,2026年钾肥仍有1250万吨的供需缺口。因此,从上述这些数据表明,全球钾肥供给增速不及需求增速,国际钾肥供需紧张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所以钾肥价格还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全球氯化钾需求预测

资料来源:阿格斯分析报告2022Q2

       面对2023年全球农业种植需求,国际钾肥寡头们也纷纷给出了较乐观的2023年钾肥行情预判。Nutrien预计,“强劲的”农业基本面将支持2023年钾肥使用量的增加,随着库存减少和价格企稳,“被压抑的需求将出现”。美盛(Mosaic Co)公司虽然由于今年下半年钾肥需求恢复速度低于预期而暂时削减其位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Colonsay钾矿的产量,但对于长期前景仍有信心,并表示减产的决定是短期的,将在2023年初重启Colonsay钾矿的第二家工厂。印度于11月份启动的钾肥大合同谈判也因买卖双方的较大的价格预期分歧将可能推迟到2023年2月以后,据悉,印度报价在400-445美元/吨CFR范围内,而供应商的报价约为560美元/吨CFR 。中国大合同谈判更是无任何进展性消息。

      从上述情况综合来看,2023年全球对粮食需求依然强劲。首先,粮价仍在上行通道,这对全球钾肥需求有一定支撑作用,目前钾肥价格回落企稳后消费量也将会有所增加;其次,俄乌战争依然持续,结束无期,对粮食和钾肥价格会有较强支撑;再次,,国际钾肥寡头们纷纷秉承利润优先的原则,根据市场来调控产量,而且国际钾肥新矿建设投产期一般需要5~7年,达产期需7~10年。从这些方面来说,2023年钾肥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将趋于稳定价位运行。

      国内短缺国外巨头垄断我国境外钾盐生产基地建设需快速发展

      最近,联合国发出警告,全球有53个国家、2.2亿人人口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2023年,该数量可能要上升到3.4亿人,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全球每23个人里就有一个人面临粮食安全危机。11月底,联合国的另一份报告中也提到,小麦、玉米等主粮产量有可能达到历史新低。那么,我们国内为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而启动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行动,在面对持续高涨的国际钾肥价格和供给短缺时,有何良策?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便提议我国应大力扶持境外钾盐生产和储备基地建设,并就其涉及的金融、流通、税收等政策提出思考及具体建议,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仍应高度重视相关提议,虽然下半年开始俄罗斯、白俄罗斯通过铁路向国内每月运输近40万吨的钾肥,使得目前国内钾肥市场供货量相对需求而言较充足,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1)按照俄、白两国每月40万吨的供货量,2023年全年供货量也仅约500万吨左右,这与我国年均800-900万吨钾肥进口需求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2022年下半年需求受到抑制,固然有对因上半年暴增的钾肥价格而带来的库存消化和价格回落期的观望情绪影响,也有由于先期国内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后期管控放开后第一波感染“普及”带来的对下游复合肥厂、农户种植受到严重生产影响有关。因此,2023年这些干扰因素不存在的情况下,应有更真实的增量需求体现出来;(3)国际政治博弈仍在继续发酵,除俄乌冲突以外,中美贸易博弈对未来来自于加拿大的钾肥供应是否会形成影响,确实具有不确定性。从这三点来看,葛常委的建议高瞻远瞩,保障我国境外钾盐生产和储备基地建设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要关注那些能快速扩产的相关项目,给予资金、政策等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在境外“寻钾”的34个项目中,仅有老挝地区的亚钾国际(000893.SZ)和东方铁塔(002545.SZ)2个项目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
     其中,亚钾国际旗下老挝钾肥公司目前已具备100万吨钾肥产能,并已明确提出2023年底扩建到300万吨产能、2025年底扩建到500万吨产能的战略规划;东方铁塔旗下老挝开元公司目前年产50万吨钾肥,也提出新增扩建150万吨/年产能的规划(目前已启动一期50万吨/年产能建设),若能通过政策支持使其新增产能快速落地,对国内形成反哺增加国内钾肥供给,有助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的实施,也有助于增强与国际寡头供应商在钾肥价格博弈中的话语权,真正起到为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