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案例|71岁“老干妈”再度露面: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
2015年的农资电商风潮,以风口说的笑柄收场,广大零售商却纷纷明白了,在当下农资市场,想要站稳脚跟,必须有一门绝技在手。这个认识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我想说的是,作为真正的终端的农民,更应该学技术,才能获得想要的收益。
第一,你若从事某种作物的生产,对这个作物的生产技术不了解,那你就必然依赖聘请技术人员或者不时咨询相关老师。这就很明显对生产形成了束缚,病虫害都提倡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如何才能预防好,没有相应的知识是肯定无法办到的。还有施肥,凭借老经验或者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的做法肯定没有竞争力。依赖技术员,就有被忽悠的可能。记得曾经有人发帖抱怨,某个种植户,因为技术人员的坚持,非要某个品牌的农药,即便经销商告诉他完全可以有更多的替代方案,然而种植户只敢相信技术员的说辞,大家除了感到可笑,觉得那个技术人员或许有某种其他原因之外,就只能对该种植户的行为表示呵呵了。因为非要这个品牌的农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替代措施,最后可想而知,损失是肯定的,也只能是该种植户为自己的愚昧买单。反之,种植户自己有相关知识,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就算没有忽悠,因为技术员的水平有限,而你自己不懂,无法判别,那么,因为没有选择更好的方案,想要提高生产效益估计也就不能够了。
第二,很多农民原先从事的是单一的某些作物生产,是那种从前人那里言传身教得来的技术,然后因为种植多年,形成了一套经验式的做法,固化了,不敢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科学调整,又或者盲目乱调整。很多农民在别人眼中看来愚不可及,自己却洋洋得意为自己的多年经验盲目自豪,不肯接受新的理念与方法。毫不客气的鄙夷那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最后,只能用无形的损失为自己刚愎自用承担后果。
第三,实际上,农业技术看上去很落后,却可以说是最尖端最难的技术。在我们国内,搞种植的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因此有些人形成了一种认识,觉得农业不需要技术,老农民都会种,搞种植很容易,然而事实是,即便现在的科学家能让卫星上天,可以准确计算轨道参数,然而,目前还没有谁能够准确计算某个田块的生产需要以及产出。因为田间的状况变数太多,牵涉到的能够影响最后的结果的因素,包括了太多的人类还未能完全了解的,比如气候,土壤,植物生理特性。在国外,为什么他们的农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从事农业的都是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经过了严格的上岗考核,而不是像我们那样,谁都可以从事农业。
随着当下粮价的下滑的洗礼,很多农民在这个潮流中被淘汰,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好事,促进了适应新环境,新一代农民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都比老一辈的更完善和强大,中国的农业,必须在重视技术的氛围中,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