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案例|71岁“老干妈”再度露面: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已经实现现款销售的农资零售店,今年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反而那些以赊销为主的老板,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笔者在大田区了解到,该区十余个乡镇,农资零售店以赊销为主的占90%以上,而赊欠额在一百万以上的不低于60%,最高的每年能赊出去二百多万。
农资,赊出去的是钱,收上来的是气和风险。就像今年的大田区,小麦前期干旱,后期赤霉病,平均每亩几百斤的产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茬的玉米上,结果玉米又出了授粉不良造成的空籽现象,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算算农户今年在土地上是捞不到钱的,种地大户更是欲哭无泪,赊出去的农资款怎么办?虽然专家及时出面安抚民心,说这是天气造成的因素,但农户低落的心情势必会增加收账的难度。
有老板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就开始采取措施了,玉米还未成熟,就有人开始整理账本,准备下乡收账了,他们说,先下手为强,抢在别人的前面能收回来一部分是一部分。
秋播旺季马上到来,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农资零售店储备化肥的黄金季节,可这个阶段的化肥市场却是不温不火,除了化肥价格不稳定之外,零售店兜里没钱也是主要因素。
“我真的不能再继续赊了,再赊我这小店就要关门了,陈年旧账还有三十多万,已经知道要不回来的都有七八万,貌似销售额很大,实际上我这是在给农户免费打工,唉!自己欺骗自己啊!明年,哦不,从现在开始,我就开始不赊销了,我宁愿给农民便宜些价格,宁愿自己生意少做些,赚的少点儿,这样总比瞎忙瞎累好些。”零售店李老板的这番话代表了如今绝大部分同行的心声。
其实,如今的农民并不缺购买农资的钱,真正有困难的农户并不是很多,反正你们卖农资的像卖不出去似的求着我们买,既然能赊账,还能送货上门,还请吃饭送礼品,俺们还干嘛把你们当根葱,有钱存在银行里还能涨几个利息,能记账我干嘛给你现钱。
农民买农资不付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害怕买到假农资,他们要亲眼看到使用农资为他带来的好处,才心甘情愿付清欠款,不然不给你翻脸就是好样的。
这样问题就来了,并不是所有的农资用到地里就能立竿见影的起到效果,所以出现扯皮现象也是常见的问题,在这个真货还卖不完的年代,谁还愿意卖假货呢。
“以前赊销,真的是为了解决农户一时的困难,完全是一种善举,农户也懂得感恩,心存感激的同时,有钱了会主动来还账。可是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农户不但不感恩,反而有能使用你的农资就给了你天大的面子,服务态度不好,立马使用别家的,都是恶意竞争惹的祸啊!”李老板是个老农资了,对于这些变化,说起来无奈地摇头叹息。
今年的农资市场就是一个坎,熬过去了就过去了,熬不过去的就只能在苦海里煎熬吧,一二百万的欠账是注定不好回收的。
有人预测,明年的农资市场主题肯定会是从赊销往现款经营上转型,虽然难,但绝大部分农资人都愿意尝试。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