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大咖预判:白尿素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氮肥增效该怎么搞?
农资
   伊妮
2017-05-18 10:20:52
[ 导读 ] 近日,氮肥增效技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召开。

  近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氮肥工业(心连心)技术研究中心、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液体肥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办的氮肥增效技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召开。20名业内大咖到会发表氮肥增效的真知灼见,增效载体、中微量元素、控失技术、稳定性技术将助力氮肥全面改性、增效,与会人士预计,未经过改性增效的传统白尿素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亲临会议给予氮肥增效高度关注。

会议现场

  朱兆良院士表示,落实化肥“零增长”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氮肥,要想实现减施,增效就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表明,通过添加生物活性增效载体、施肥量精准化等手段,会大大推动氮肥产品的性能与功能的提升。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认为,尿素的好处是本身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中微量元素、腐植酸、海藻酸等增效剂合成到一起,协同效应好。

  众所周知,氮肥产品中,尿素活性强,损失途径多,同质化严重,肥效单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的氮肥增效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普通尿素产品,本次氮肥增效技术研讨会相当于武林亮剑。中国农业科学院新型肥料首席科学家赵秉强研究员领衔的肥料增值技术正在引领着国内传统尿素增值改性的潮流。赵秉强在会上表示,通过锌腐酸、海藻酸、禾谷素等生物活性增效载体与传统肥料科学配伍,实现对“肥料-作物-土壤”进行综合调控,更大幅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所通过控失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尿素容易流失、肥效期短的问题,该技术负责人吴跃进研究员表示,控失性尿素肥效高、生产工艺简单,内置网捕结构,水田旱地控失稳定,既有稳定性,又有功能性和生物活性,是重要的氮肥增效产品。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吴礼树教授表示,实践证明,中微量元素在氮肥增效方面效果显著。同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卢宗云研究员介绍的通过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传统尿素改性增效,郑州大学教授王好斌介绍无机包裹型缓释技术都被认为是尿素增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

  会议同时认为,以尿素硝酸铵溶液(UAN)为基础的液体复混肥也是氮肥增效非常重要的途径。据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介绍,美国液体肥料占总肥料的55%,年消耗液体肥料1600多万吨。法国、英国、德国等国都是应用液体肥料较多的国家。随着土地流转加快,生产条件改善,液体肥料将在中国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又是液体肥料很好的基础肥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旭研究员主持了UAN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得出了与等氮量尿素比较,UAN在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明显效果的结论,王旭也认为,UAN对发展液体肥料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研究员表示,氮肥增效的发展方向要从减少淋失(科学的使用方法)、加速肥效发挥(速效)、控制肥效发挥(长效)、配合其他元素(添加剂)共同提高利用率等方向切入。面对公众妖魔化氮肥的事实,长期从事氮素管理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巨晓棠教授指出,所有与氮素有关的环境问题都来自于不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氮素是不会引起环境污染的,对于氮肥增效,巨晓棠建议,通过与中微量元素等其它营养元素的合理配合来提高传统氮肥的性能是个可行的路子。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旭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发展高效肥料既是农业大势所趋,是氮肥行业扭亏为盈、提高企业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据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旭介绍,心连心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发的控失尿素,在减少氮肥使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效果明显,下一步心连心公司将利用中国氮肥工业(心连心)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在氮肥增效技术研究和产品升级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及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五弦维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约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来源:农资导报)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