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氏、牧原、双汇、新希望……这 13 家农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强!
(封面人物:庄怡果业联合创始人 吕雅丽)
三农日报第343期
今日名言:不晓得明天该做什么事情的人,是不幸的。
看三农日报,发现更大的产业!
「要闻」
1、研究:食用不含农药有机食品可将患癌风险降低8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对近7万名法国成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食用不含农药的有机食品可降低86%的患血癌风险,可降低三分之一以上患乳腺癌及皮肤癌的风险。
另外,一项通过对近7万名法国成人的调查研究表明,食用不含农药的有机食品可最高将人们患癌风险降低86%,尤其可使人们患非何杰金淋巴瘤几率急剧下降。总体来看,该调查研究中,食用有机食品的人患癌率降低了25%,而患皮肤癌和乳腺癌的几率则降低了三分之一。然而,该研究还表明,食用有机食品对大肠癌或前列腺癌患病几率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2、放心!我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我们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并不大,其一,政府早就意识到金融危机的危险性,早就提出要“去杠杆,控风险”。并且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而且目前房地产市场皆在政府掌控之中。其二,我国有3.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应对大规模资本的流出,其三,我国外汇管制较严,资金短期内大规模流出难度较大。
3、马云招什么样的人?情商高!乐观!
《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一书中写道,马云并不倾向于雇用高校顶尖学生,因为“大学精英”在现实中遇到困难很容易感到沮丧。
马云表示自己更加看情商,因为情商高的人往往有更强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马云十分看重乐观这一品质,认为乐观的人面对严峻挑战时总能转危为安,也正是乐观成就了阿里巴巴的今天。“所以我招的人,一定得乐观。”
4、数据:海淀成为AI企业注册地之王
截止 2018 年上半年,全国 AI 企业达到 4040 家。其中,26%的 AI 企业在北京,北京 61%的 AI 企业注册在海淀。
5、报告: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 比例高达72%
《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记者调查发现,利用自媒体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形成“以谣生利”的产业模式。
6、财政部再表态大规模减税 专家称规模可达万亿元
财政部税政司副巡视员袁海尧表示,“下一步,我们立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放水养鱼,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
袁海尧表示,在过去几年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在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1万亿元减税降费措施基础上,年中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又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措施,预计全年可减轻税费负担1.3万亿元以上。
「地方大动作」
7、北京发布新政:发展这种店铺最高补贴500万
为扶持便利店的发展,北京市政府将按总投资的50%,总体不超过500万元金额的标准对便利店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给予支持;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按总投资的30%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北京市商务委流通发展处处长邵全表示,对于搭载蔬菜零售、早餐、针头线脑、便民维修等便民服务的便利店企业还要给予资金上的补助。
9、浙江:养蜗牛收益超过养猪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大蜗牛市场的需求增长很快,养殖户的发展前景广阔。
把养猪和养蜗牛对对标,浙江衢州创业者彭耀新算了一笔账:首先是节约土地。养1万头蜗牛,占地仅为150平方米,而养殖300头生猪,需占地650平方米;其次是省料。养蜗牛的肉料比是1∶1,即投入1斤饲料能产出1斤“牛”肉,而养猪的肉料比是1∶3,效率要低很多;三是投入产出比高。养1万头蜗牛与养300头猪的收益相近,每年都能赚15万元左右,但前者投入仅为4万元左右,而后者投入需要多出好几倍。
10、湖北:首个农民职称评定标准发布
近日,湖北省首个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地方性标准在宜昌市远安县发布。宜昌《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规范》将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设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具体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农业工程5类13项。每项职称又分五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和高级。申请者首先要进行水平能力测试,总分100分,成绩3年有效。
11、海南儋州投资1.36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从海南儋州市畜牧兽医局获悉,儋州市计划投资13636.2万元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各项工程建成后预计年处理和利用粪污量达11万吨。该项目投资含中央下拨资金6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636.2万元,囊括大型沼气工程、中小型沼气工程、养殖场环保升级改造。
据称:“处理禽畜粪污时产生的沼气将用于发电,固态、沼液有机肥则可用来反哺农作物生长,实现变‘废’为宝。”
「产业新势力」
12、仓配模式是未来物流发展主流模式
一种业内观点是,未来电商物流的竞争格局大概率是阿里菜鸟和京东两派。虽然顺丰和通达系快递近年也提供一定的仓配一体化服务,但比重较小,仓配一体化成本上优于卖家“自选仓储+第三方配送”或是未来主要发展趋势。
比如,京东物流的仓配模式实际本身属于行业先进型。
13、我国自热食品火爆 规模超30亿 年增30%以上
数据显示,2017年自热火锅是天猫所有食品增速最快的“黑马”,在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中呈爆发式增长。今年,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热食品市场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除了常见的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网络上还出现自热面、自热螺狮粉、自热酸菜鱼等自热食品。除了网络销售,自热食品在线下表现也不俗。在超市速食食品区,多个品牌的自热食品与方便面摆放在一起,价格从20元至40多元不等。购买群体多为年轻人。
最初,自热食品用于军事,主要满足军事行动和野外作业的需要,近几年拓展到民用,发展速度很快。如今民用自热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30亿元,年增速超过20%。
14、消息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复合饲料生产国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复合饲料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行业增长近9%。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国,2017年增长4.5%。然而,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鸡肉产量下降了6%。此外,与2016年相比,中国的复合饲料产量下降了0.5%。
亚太地区继续占世界复合饲料产量的34%,是世界前25大饲料生产国中的9个其中包括,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等。
15、农化专家:土地集中,种植户更信任品牌
土地承包期延长、土地流转加快自然给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更好条件,另一方面也促使农资流通渠道更加扁平化和下沉。“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对化肥等农资品种的选择、交易和使用方式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中国石化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光谈到,土地集中经营将使得种植大户更加信赖品牌,品牌农资也有望呈现强者愈强的利好形势,具备良好渠道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受益更大。
16、我国微生物肥产量预计将翻番 预计产量破3000万
2018世界微生物技术大会上获息:当前土壤质量健康和农产品安全问题决定了我国比任何国家都需要发展和使用微生物肥料产品。预计到‘十三五’末,中国微生物肥料年产量将比现在翻一番,达到3000万吨左右。”
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菌剂及食用菌质量检测中心主任李俊表示,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企业总数达到1500家以上,年产量1600万吨、产值300亿元,登记产品数量5967个,使用面积超过3亿亩。他强调:“要解决土壤的质量健康、肥料有效性及其利用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离不开微生物,必须研发和应用微生物肥料。2020年中国微生物肥料年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
「公司财报」
17、卖泡椒凤爪有友食品 一年净收1个亿 未来死磕产
根据有友食品招股书及2017年年报显示,有友食品2014-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8.8亿元、7.52亿元、8.27亿元、9.9亿元,同期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18亿元、1.04亿元、1.18亿元及1.81亿元。而泡椒凤爪是有友食品的主导产品,销售占比达80%左右。
“我创业时只给本人定了一条底线,那就是不跳楼就行。”鹿有忠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道。现在看来,鹿有忠还将其死磕精神带到了有友食品的上市路上。
「新锐观点」
18、专家表示:农民靠种地增收缓慢
“农民收入增速已经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望缩小。但城乡发展长期不平衡,农民收入基数很小,短期内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从收入结构看,外出农民工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已经超过50%。真正种地农户的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依然普遍。未来还应依靠农业增收来促进农民增收。
19、魏延安:农资电商也难以实现网上零售
魏延安认为:因为农资不是一般的商品,有毒有害而且十分笨重,季节性又太强,如果套用农村电商的一般模式,显然水土不服。线下农资经销商往往通过上门、赊销、配套技术服务解决了便利化、缺钱、使用不当等痛点,而农资电商在此方面显然是一个短板。
所以,好的农资企业可能都不需要自己搞电商,只需要成为电商的供应商即可。
「新商机」
20、农民把荒山改造成果园 产品每斤卖100元
6年的时间,农业创业者干少华将一片荒山进行了颠覆式的改造,建猕猴桃基地,敢将荒山变果园。
干少华的猕猴桃基地花费数百万元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引来专利品种,不施化肥农药,产品主打有机高端市场,去年其猕猴桃销往日本就有3500公斤。出口日本。单价每斤100元。
现在该基地推广的意大利金桃品种(猕猴桃)做中端,也是出口,价格大概在30—60元之间,还有一部分以后做采摘,面对普通消费者。
干少华开创了一种产品营销新模式——私人订制,园区内实现全覆盖视频网络,“订制”客户可以向公司示范园提出果品口味、植株树形等个性化要求。生产出的猕猴桃,由客户前来采摘,或通过快递方式送达客户手中。
截至目前,干少华的果园基地已有5000多株猕猴桃被客户认种,每颗猕猴桃树一年的私人订制费用是1998元,客户保底猕猴桃是20斤,但树上的猕猴桃全部是客户的。
本文由农侠会整理编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中国蔬菜之乡”到“数字沃土”:寿光新农人..
政策青睐!科技小院:乡村振兴新引擎,加速农业科..
赤峰老张靠诙谐日常走红快手,真实记录乡村生活..
硬核引领:长效科技加靶向精准技术,云大科技开..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
【智慧养殖】水禽智能化养殖面临的困难与发展建..
【数字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深化数字技术..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合作社模式】农民的财富密码:探究10大乡村振..
惊不惊喜!数字农业黑科技盘点:给奶牛戴眼镜、..
当300万粉丝遇上3000棵果树,“鑫鑫爱生活”在快..
【农业供应链】2025年牛羊肉供应链现状、挑战与..
乡村振兴如何低成本创业,不卖产品也能年入20万..
政策拆解!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泰益欣2025 年新品发布会隆重召开,携手创引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计划甄选100个合作县域,提..
2025工程师职称评审开启报名,人社可查+全国通用..
中国智慧农业何去何从?终局模式:政企合作..
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政策解读】玉米大豆是重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
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
【农村电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迈入“..
连续6年!全国农技中心携手大疆农业启动全国飞防..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